河口区红树林海岸地形演变及其农业评价——以珠江三角洲河口区为例

来源 :热带地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红树林是热带海岸及河口区的浅水植被群落,由于红树林生长迅速,使河水及潮流带来沙泥停积在红树林海滩上,有入无出。密茂的树根使退潮、退浪不能带走泥沙,而流入红树林内的流水或波浪,又转变成为无浪环境,沉积了幼细物质。因而对海滩的加积、扩展起了很大帮助。珠江三角洲河口比较典型的红树林海滩每年淤积可达0.1~0.15市尺。但在光滩则堆积后又可以再流走。红树林滩加积变高在珠江口又较为突出,因为这里
其他文献
The most significant physical features along the coa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ay bebroadly classified in terms of tropical coastal landforms.This coast,regionally noted as aspecial type of mountaiono
期刊
数年前,李四光先生于《地质论评》(Ⅶ.pp.253—266)以南岭何在为标题,讨论南岭之地质构造。文中有谓"……所以在地文上,南岭的存在,毫不成问题……"地质方面则尚有加以确定之必要。笔者以为南岭一名在我国虽享有悠久之历史,久经史地学家沿用,而外国不少学者,变随声附和,然其存在,即或未致根本动摇,亦非大加限制不可。换言之,李四光先生所谓"毫不成问题"者,实有商讨之余地,而李先生对南岭地质之见解,笔
期刊
在这个纺锤形的岛上,自北部基隆、淡水港口起至南部恒春、鹅銮鼻角,整个岛屿中部和东部,都被一个广阔,绵亘南北延长的高耸山地所纵贯,那就是被称为中央山地和海岩山脉的部分,由西而东,愈近中心地带地势愈高。这一带南北延长山地,是由混乱和复杂的褶曲和断层运动所做成,也是构成了岛屿的骨干部分。并且将本岛分成两个不大对称的斜面-东斜面和西斜面。西斜面坡度递降比较和缓,所以有较长的斜面。因此,沿着斜面发育的河川,
期刊
本文试从湖南红岩盆地构造、岩性、地貌特征等方面,探讨丹霞地貌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分布特点,并阐明丹霞地貌风光与旅游开发的有关问题。
期刊
本文论述武陵源砂岩地貌的类型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机理,在湘西北掀斜抬升的背景上,地貌发育首先是受构造格局及水文网的控制,加上水蚀与重力等作用塑造而成,地貌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根据该地砂岩地貌的特征,提出了"索溪地貌"的命名。
期刊
一、华南海岸地形一般特征三角洲地形是海岸地形类型的一种,因此在研究珠江三角洲时,应先了解华南海岸地形的一般特征。华南南海沿岸地形类型至为特色,和世界各地海岸地形类型不同,我们提议命名这种特殊的海岸类型为"华南型海岸"。华南型海岸是一种"多"字构造支配下的沉降山地海岸。"多"字形水道和"多"字形伸展的岛屿和半岛为最基本的形态。山脉走向和海岸平行,而断裂走向却和海岸线交截。华南沿岸地区山地主要构造方向
期刊
洞庭湖复式地堑盆地,形成于早、晚白垩世之间的燕山运动中期,在以后的构造运动中虽有多次抬升,甚至在晚第三纪,地壳强烈抬升并遭受剥蚀,但湖盆发展的总趋势是:周围不断抬升,腹地持续下降,湖面逐渐向中心偏南萎缩。
期刊
现代地貌的基本轮廓明显地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尤其新构造运动对现代地貌的形成作用更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新构造运动形成现代地貌的基本规律和地貌烙印特征,重点分析了几种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地貌方法。
期刊
一、前言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及宋人周去非的笔记中对石灰岩地形,如石山、岩洞、地下河等已有所研究。地下劫夺也有记录。明代徐霞客对石灰岩地形有较深入的研究,他把漏斗称为"眢井",圆洼地称为"盘洼",深陷的圆洼地称为"环洼",入水洞称为"龙潭",喀斯特湖称为"天塘",自然桥称为"天生桥",峰林地形称为"石山",并对岩洞、暗河、出水洞等地形作了详细记述。他还把中国西南部石灰岩地形分为三大类:(1)"粤
期刊
根据梅林湖湖滨平原的海蚀海积地貌遗迹,说明该平原是由古海湾演变而成,平原的生成时代约为2000—300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