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如何关注贫困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z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6日,北京正值盛夏酷暑,距离9月1日“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征稿结束还有一个月零五天。王文澜、解海龙、鲍昆、于文国、李舸、阿音、成卫东、康泰森、柴继军、马宏杰等中国摄影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应本刊之邀聚首新华社,在聆听了大赛主办方之一新华社的代表就比赛基本情况、推介情况、征稿进展等的介绍后,他们围绕大赛的意义、推介渠道及摄影如何关注贫困等话题畅所欲言,其中不乏发人深思的真知灼见,值得摄影者乃至摄影赛事组织者等思考和探索。
  
  大赛简介及征稿进展
  会上,大赛征稿联络人之一、新华社摄影部网络编辑室主任张瑞琪首先介绍说,“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首先是新华社与联合国多年合作的一个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公益性的行动,主题是关注贫困,目的是在全球媒体引起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唤醒各国政府和人民对消除贫困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之前,新华社跟联合国机构搞过两项活动,一个是全球媒体儿童日,还有一个世界粮食日的专题新闻直播,都是全球范围的直播。这次大赛也是由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提议,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发起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和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是这次大赛的组委会主席;评委会则由11名评委构成,其中涵盖UNDP的官员和国家扶贫办的官员,其他的也将是全球顶尖的摄影专家,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王瑶担任评委会主席。张瑞琪解释说,因为涉及到保密性,评委名单尚未公布,但都是国内或国际的权威专家,国际评委将占有不小的比例。
  此次比赛一共设立了七项大奖(详见本刊今年7、8期后插页上的征稿启事),征集创作于近十年内的相关主题作品。其中最大的一个奖项是“消除贫困贡献奖”,是针对摄影师个人的奖项。参赛分纪实类、创意类,涵盖创意图片,这在新华社组织的比赛中是一个创新,目的是体现方方面面的摄影人关注贫困的贡献,这个奖项应该说是针对创意者的团队而设。
  大赛征稿联络人之一、新华社摄影部网络编辑室副主任陈立群介绍了大赛征稿的进展。从5月27日大赛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开始征稿以来,已收到国内外摄影师的网络来稿3000余幅,有来自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摄影师的作品,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色列、美国、莫桑比克、伊朗等。大赛将于9月1日截稿,9月中旬完成评选,在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举行颁奖礼。
  谈到征稿对象,张瑞琪说,为了保障稿源的广泛性和稳定来源,大赛支持机构参与,并介绍了一些参与机构的大致情况。首先是新华社系统的海内外专职摄影记者、非专业摄影师。新华社旗下的中国全球图片总汇(原称中国图片总汇,主体业务由新华社摄影部网络编辑室承担)是国家的一个立项,总汇的签约摄影师目前将近1万人,这也是一个渠道。另外,新华社有媒体峰会的架构,路透、美联、法新三大通讯社、Getty Image、Corbis等合作图片库,也会提供一些相关的照片,还有海外的相关合作网站、战略合作伙伴、一些资深媒体。可以说,参赛渠道是开放的,有图片库、互联网、传统媒体,涵盖所有和摄影相关的新舊媒体的摄影师。
  新华社外事局对外战略合作中心负责人李京波介绍说,举办这次大赛主要的基点是关注贫困、消除贫困。2000年联合国发表共同宣言,100多个国家的首脑签署这个协议,承诺大家一致努力,到2015年,将世界极度贫困的人口,在1990年的基础上缩减一半。目前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但是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中国在1990年的基础上,已经使中国的极度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目前计划到2015年达到完全消除。围绕这个主题,有不少国家和机构纷纷组织了各种相关的活动,目的就是让民众、各国政府、媒体,同时通过媒体重视这件事情,经过共同努力,把这个目标完成好。有不少的媒体和联合国携手合作,做了各种形式的努力,也做过摄影大赛。此次摄影大赛主办方希望比赛规模超过往届,形成一次具有影响力、全世界瞩目的大赛。
  同时,张瑞琪也提到,8月中旬新华社也将和路透社共同组织记者,到非洲去拍摄一些相关题材的照片,充实这次大赛本身的内容并引起媒体的关注,扩大影响。非洲行将由新华社摄影部国际新闻编辑室负责协调和对接等工作。李京波也透露,为配合这次“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的“非洲行”子项目,得到了路透社的积极响应,目前双方已经召开了几次正式会议,非正式沟通也非常多,基本上趋于成熟,已经确定了几个拍摄地点,将于8月9日举行启动仪式。
  陈立群提醒大家注意,最早发布的征稿启事中要求参评“消除贫困贡献奖”的摄影师提交50幅个人代表作品和两组组照,经讨论组委会决定将其中的“50幅”降为30幅,并取消对“两组组照”的要求,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奖项的评选中。他也表示,此次邀请大家来参会,是想请各位在各自或各自所在的机构近十年的积累当中,发掘关注贫困的优秀摄影作品,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这次公益性的摄影大赛,扩大大赛的影响力、提高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平。《摄影世界》总编辑李根兴说,希望各位对大赛征稿等方面贡献想法、会后继续贡献资源和优秀作品参赛。
  
  意义深远令人期待
  与会者们从诸多方面肯定了举办“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的积极意义。
  策展人、摄影评论家鲍昆说:“我觉得在今天的现实下——中国是一个新崛起的、后发的大国,国际上对我们这个大国有不同的说法——新华社有这种意识做这件事情非常有价值,涉及到大国公关、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问题。中国在世界21世纪所承担的责任中包括世界文明整体的和谐进步,从这一点来说,(关注贫困、消除贫困)不但是中国这个国家,也是作为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族画报》高级记者成卫东说:“国内这些年有各种各样的摄影比赛,由于权威性、吸引力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影像记录历史,这是毫无疑问的。过去这些年,那么多的摄影比赛都是莺歌燕舞,做表面文章,假的、空的、摆的、虚的都有,包括大灾大难的照片,现在回头看仍有不少假的成分在里面。这次大赛,首先关注贫困这个主题,应该说是新华社发起这次活动一个中心的、最有意义的点。由于大赛的公开性,它的意义就不仅仅是通过摄影大赛收集了多少照片、评出多少奖,而是通过摄影、通过大赛征集的作品,新华社能够掌握贫困地区的一些现状、一些真实的数据,至少能够让人们了解21世纪中国的贫困现状。”
  蒙古族摄影师阿音也赞同他的观点:“现在国内很多展览、比赛,只是(为展览而展览、)为比赛而比赛,很多事情领导、有钱人参与以后,真正说事情的照片是没有的,尤其是贫困的主题。所以这个比赛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意义。”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于文国说:“如果是有这么一个节点,通过这次比赛把‘摄影扶贫’的事业做大,将是非常好的事情。”
  希望工程《大眼睛》照片的拍摄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秘书长解海龙对大赛的国际性表示肯定和期待。他说:“新华社做这个事,社长亲自参与,我觉得意义非凡。正如刚才鲍昆所讲,作为一个全球摄影的大征集,‘全球观念、责任感、国际形象、大国公关、担当’这些关键词,都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我们过去征稿,不管是政府行为还是一些社会团体的行为、媒体行为,比如全国各省、市、旅游系统的,很多都是围绕自己所在的系统范围去发征稿通知征集作品,而我们这次却是一个面向全球的事情。
  “王文澜刚才介绍了我在拍摄的一些题目(并推荐我参赛),我倒是觉得这次大赛的摄影师奖项,如果我们有意识让国际上的人得到,才说明我们的大国风范。现在经常是一个地级市或县级市搞一个活动,三两个外国人来参加就变成‘国际’的了,新华社不要弄成这样的东西,我们将来做事情就有意义了。”
  解海龙多年致力于以摄影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希望“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的主办方在大赛推广中着重突出大赛的公益性:“大家参加这个活动的动机不应该是为了来拿奖;最后要总结这次大型活动,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大奖上,凡是得奖的人不该以这个(得奖、奖金数额)来说事。正如我原来在我一本书的首发式上说的:我们的镜头对准了拍摄对象,通过我们的行动,镜头帮他们解决了问题。我只要帮了一个人,就相当于获了一次大奖——我们要有这样的一种心境,这样我们大赛的格调整个就提高了。”
  成卫东把大赛看作一系列公益事业的起点:“我觉得通过这次摄影大赛,如果新华社通过征集来的照片,形象地记录了21世纪中国今天的贫困现状,会带来更多的副产品,让我们知道今后还有哪些可以持续做下去,包括慈善、公益,比如现在把(退役后被忽视、难以就业的)运动员找来,每月给你一万元还安排工作……这是后续的事。
  多位与会者表示了对大赛征稿中“纪实性”的关注。成卫东说:“希望作为主办之一的新华社,在要求评委评选的时候,还是以纪实为主。艺术类的通过作者的视角反映世界贫困的某种内涵性的东西,可以;但是主要来讲还是应该是纪实的。因为我们很多摄影比赛都偏重美、漂亮,都是沙龙式的,而在这次主题比赛当中,大量的东西应该是以纪实、客观的手法拍摄,才能反映21世纪今天国际社会的贫困现状。”
  于文国也希望大赛强调真实性的重要,他说:“纪实作品一定要以真实为主,咱们关注贫困,如果失去了真实性,第一信任感就完了,而这个东西特别重要。通过比赛,我告诉你的,是今天世界的真实——这一点很重要。”
  解海龙在发言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关于唯美还是唯真,这是最大的问题。这次活动即便是征集来了10万张照片,如果最后没有把真正的好作品挑出来,而是挑出一些形式感特别强的、又是游离于这个主题的,那么我会觉得大赛是不成功的。”
  对于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是好作品,解海龙认为摄影活动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他讲:“我们既然做这件事,就应该不做表面的,不做秀,实实在在。这些年来各种摄影活动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我们说老师讲课,如果讲得不到位就是误人子弟,同样,如果我们各级摄影比赛在评选作品时评得不到位、不实际,也是误人,会把人带到沟里面。这些年很多同行一直都在倡导摄影应该求真、务实,因为只有这样,摄影才能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如果我们只是去追求一种审美性、审美功能,我们就永远落在后面。如果我们追求的是纪实:记住今天、告诉未来,才能体现出摄影功能的所在。
  “20年前,我拍摄教育的贫困,鲍昆看了我照片多次也提出,说你拍这种照片,你的目的何在?我们很多搞摄影的,现在都在关注拍摄一个专题,实际我们也是在做批评,结果有的时候我们做着做着,被社会带得(偏了),明白吗?现在我们常常出了一个问题,不说这个事什么原因,就开始自我表彰,结果变成天天表彰了!”
  解海龙以推动希望工程的实际经历告诉大家:“越早说实质性的事情,对社会越有好处。”他也表示,“相信大赛主办方实实在在做这件事,必然会带来积极的响应。像成卫东讲的,现在全国那么多摄影人拿着相机,这是一股力量,不要小看他们,看着是在玩沙龙,有人跟他们沟通以后,他们会自己选择一个题目拍下去。以无形的力量去做这个事,应该能收获有形的效果。”
  此次比賽征集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内拍摄的反映关注贫困主题的作品,此举也引起了诸多与会者的注意和赞同。成卫东说:“应该在推介中强调这是征集十年内的作品,让摄影师们好好翻翻家底。”与会者也表示期待“关注贫困大赛”能够有第二届、第三届……解海龙说:“我们过去搞的、应该搞的,比如中宣部提倡的新农村摄影大奖赛,都是主旋律的赛事。像这次活动也应该说是一个主旋律的事情。既然我们确认是一个主旋律,就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长远要做的事业,而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活动,搞完以后总结总结就完事了。这次活动只不过是我们要做的事业中的一方面、一部分,应该在长期性上做好准备。”
  张瑞琪解释说,新华社是计划搞成一个“关注”系列的活动。于文国说,如果把相关的长期举办的计划一并告知大家并加以解释,让大家觉得这是在做一项事业,就会得到更好的重视。
  于文国也提醒主办方注意:“首届比赛非常难,难就难在开始大家不知道该投什么样的片子。比如说当年的‘华赛’,人家‘荷赛’关注灾难、关注战争,你是关注和平与发展,第一届征稿时很多人不知道(这种偏重),后来出了几个样本,(对参赛者很有帮助)。”所以他也建议,面向网络、传统媒体,把一些故事、照片具体说一下,以帮助参赛者选择适合主题的照片参赛。
  
  摄影者该如何关注贫困
  陈立群在现场向与会者们展示了随机选出的一些参赛照片,他说,到目前为止他个人的感受是:收到照片中以儿童为主体的照片过多,虽说儿童更能集中地体现很多问题,但是比重过大,有失均衡,其实表现贫困不一定非得用儿童来表现;反映农村贫困状况的比较多,城市贫困题材的还比较少;到此一游式的照片数量较多,而真正静下心来,盯住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发掘和表现,这样的作品还比较少。用成卫东的话说,目前收到的稿件“第一面太窄、第二分量太轻、第三作品太一般”,对此,与会摄影界人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国家地理》图片编辑、纪实摄影师马宏杰认为,目前看到的参赛作品,更多的是沙龙摄影师拍的。他说:“中国摄影有一个现象:摄影诞生进入中国以后,主要的评判标准是画意标准,在海龙老师出现以后,才有纪实标准出现。画意标准至今依然存在,这些(目前已经投稿的)摄影师也并不是完全用贫困的理解去拍摄作品。”
  成卫东的发言首先提请大家注意何为真正的贫困:“今天在中国最不缺的是按快门的人,因为无论专业相机、卡片机,世界各国都没有中国的相机用户多;当今中国缺的是有想法的人,成功一定青睐有想法的人。贫困从内涵到外延怎么讲?有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有生活贫困、环境贫困,有的贫困只是假象……摄影师对这些贫困怎么理解?
  “朱镕基曾经到过云南楚雄,他哭了,说没有想到建国后这么多年,这里还有这么贫困的。别说朱总理,我现在去云南滇西北三江并流的怒江大峡谷里面的独龙江,县里、乡里的一行人陪着我采访了一些地区,大人跑、狗叫、孩子哭,(那情景我过去)没有见过:全家就是把东西都卖了,我觉得10块钱都不到。现在有一些贫困,有的来讲就是环境所限,感觉到贫困;而我看到的这是环境带来的贫困,我国几大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主要贫困就是在这些地区,而且少数民族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环境所限遗弃造成了贫困。我是做少数民族报道工作的,22个相对弱小民族,那些贫困真是贫困。
  “刚才有一些参赛照片,您看是在说贫困吗?有的人房子有,无非可能只是感觉到贫苦,我觉得并不是真正的贫困。水源不行、土地贫瘠等等环境带来的贫困,(在座的)解海龙最有发言权。”
  解海龙也认为,分析什么叫贫困非常重要,“刚才播放的参赛照片里面,有一些真的不是贫困,我觉得还真美,比如有几个孩子推着废弃轮胎在跑,怎么会是贫困呢?都是这样的片子就完了。所以,在人的生存状态上,比如说卫生、教育、灾难,甚至是战争等方面,残疾人、民工等等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寻找体现这些方面的题目(来参赛)。”
  阿音对随机播放的部分参赛照片的印象是:“直接去一个地方拍几张照片就拿来参赛”。他认为:“真正关注贫困的照片,需要摄影师多年的关注和拍摄,而且这些照片会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能帮助这些(被拍摄的)人,这也是我的目标。”尤其是贫困的主题,多年关注内蒙古贫困和脱贫的阿音介绍说,全球性的生态恶化如干旱等,导致牧民失去放牧的草原,他们却并不具备其他生产能力;一些传统牧民不适应市场化经济,很多事情安排不好,比如为救急借高利贷,结果一夜致贫……他希望大赛评选出的获奖照片“必须有意义,有社会价值,反映人类在社会上做的具有真正历史价值的事情。”“关注贫困贡献者奖”的参赛条件之一是参赛者精选30张个人代表作,而阿音认为,凭借《大眼睛》一幅照片,就可以把这一奖项颁给解海龙,因为虽然这张照片是面对过去的贫困,但它推动了教育事业,促进了贫困问题的解决。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王文澜在现场就帮大赛主办方向解海龙征起了稿,他说:“一提海龙,大家想到的就是希望工程。我们老在一块,出去开会、讲课,完了他就去拍他的希望工程的续篇——一个新的、有关于希望工程的系列,就是乡村教师题材。原来他是拍学生,现在学生慢慢上学了,乡村教师的现状是怎么样的?他继续在拍。这对于消除贫困的主题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准确的。
  “他还有一个民工题材,拍摄民工进城后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材,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的希望工程,这个题目是在新的经济时期关注民工。海龙有一个工作,就是从拍摄之前就盯住这个人,让他填一个表,备一个档案,记录这个人整个家庭的现状、工作的变换等等,他拍完一次之后,过段时间会再看这个人上哪去了,他会继续跟进拍摄。他就这样一个民工一个民工地拍,长年在拍全国各地的民工。因为民工的付出咱们才获得了现在的国富,民工见证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他们的收入怎样?付出怎样?很多人是非常贫困的。对于消除贫困的主题来说,这也是个很好的题材。我刚才跟他说,别说30张,500张他都能拿出来,先拿出一组来,至于8000美元的奖金,愿意捐给谁是他的事。你的片子在这儿,到时候联合国一来,各国的评委一来,一看展览,确实是很棒!”
  “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在征稿中要求参赛者“必须在投稿表上填写标题及图片说明,图片说明须客观真实。每幅图片作品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摄影者的完整姓名;图片拍摄地点;图片拍摄时间;如果可能,还要包含图片中出现人物的完整姓名。”解海龙则进一步强调参赛稿件要有叙事性:“我们这次的征集稿件更多的是叙事,不要一张照片下面写两个字:“渴望”、“期待”,或者“夙愿”……这些根本什么也没有说。你说得好一点一二百字,简单点80个字不行,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怎么回事,完全可以(配合照片)说清一个事。”
  解海龙现身说法,举了一个最近的例子:“前不久在包头,我们和四个马格南记者在一起进行‘PK’,直接跟他们去拼摄影恐怕很难,我们没有人家在世界各国跑的经历,只能是独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我拍了一个在上大二的孩子,这个孩子家里很穷,是贷款上学,每个学年贷款4400块。城里孩子放假一般都是放松、欢快的,或者互相请客吃饭;这个孩子抱着两本书回到家里,一本是计算机课的,一本是英语的,他就白天放羊晚上看书。我抓住这个点拍了一组照片,回来一打投影,三个家企业找我说要帮他。我选了一家,那个人买了台6800块钱的新电脑,给他两万块钱四年大学的学费,这张照片就是‘暑期回家重新拾起放羊鞭的大学生’。如果不说这个情况,不说贷款上学,不说他班上7个同学住在一个房间他没有电脑,不讲这个故事就不会感动人,也没有人掏钱帮助他。通过这次很小的一个实践,我又感觉到一种摄影美的东西不如真的东西,真的东西不如理念,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把这个讲透,大家会把很多社会生活中的故事挖出来。”
  成卫东也赞同用文字对所摄照片提供文字参考的做法:“有一定的时间、地点、怎么回事、什么结果,毫无疑问,有了这些,相当于作者给我们主办者和世界做这样一个告知:这是有名有姓、有地点的真实。”
  解海龙也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了他个人拍摄经验:“刚才说的表格也是多年来我的总结,你找到一个人进行拍摄的时候,基本的东西一定要问,有的时候一慌,拍完片人家走了或者来不及了就容易忽视。我身上永远带着一沓表格,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然后是家庭的基本条件,进城务工给你的工资多少,有没有劳保,居住条件以及通讯条件,还有家里的孩子是什么情况,是打电话、写信还是一年不联系,你对生活基本要求……
  “对于对生活基本的要求,回答什么的都有。我给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男孩拍照片,他的回答是:我最盼我姐早点让别的男人领走,因为他现在每个月挣2200块,除了自己花800块之外,1000多块都是要供他姐姐上大学的。姐姐赶紧找一个主儿,他就能自己攒钱将来娶媳妇,这是最朴实的需求。他的生活你能了解吗?你不问的话,自己编也编不出来。我们在挖掘生活的时候,一句话:不要做表面文章,动员大家深入下去,只要进了一个村,进入一个环境,进到一个群体,跟他们聊天,就能聊出特别真的东西。”
  解海龙被其他几位与会者公认为最有发言权的人。基于他自身持久丰富的实践,他对“关注贫困”的题材拓展也有非常具体的事例参考:“全国扶贫基金会过去搞的‘十大扶贫状元’评选,谁掏的钱多谁就是扶贫状元,比如我掏5000万第一,你掏3000万第二,他是这么排名;可是后来我们看到有一些人,比如说在中越自卫反击战当中被炸掉双腿的人,后来怎么白手起家,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挣钱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山区的贫困人家,他去帮助他们;再比如说天津有一个老人,每天出去蹬三轮,他蹬三轮车的路程加起来能围着地球可转三圈。他每次蹬一里地,可能只能挣两毛钱,最后挣的钱(很多)都资助大学生了……在反映贫困的同时,对这样在消除贫困、关注贫困方面做得好的一些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纳入这个关注贫困的題目?”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李舸也在发言中进一步拓展了“贫困”的范畴:“什么是贫困、贫困的概念?贫困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我深有感触,为什么呢?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选题“逃离大都市”,贫困其实是个很大的概念,不光是非洲、中国西部,现在大都市的小白领没有车、没有房,甚至连老婆都娶不起,这也是贫困。还有思想贫困、精神匮乏,也是一种贫困。”他的这一观点得到鲍昆的肯定:“参赛照片要新、有震撼力,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说贫困,一般人想到的就是贫穷,今天确实有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出现,转型中的国家出来的新的贫困问题,没有车、没有房,结不了婚,这个比赛如果有新意,这真是一个可以表现的维度。”
  对此,李舸和鲍昆也指出,现在国内一些新锐媒体如《新京报》、《东方早报》的年轻摄影记者关注的问题很广,此类照片都有现成的。
  CFP总裁柴继军说:“新华社做这个事情,大家肯定会关注,比赛结果一出来,全世界都在看中国人是怎么理解贫困的。这也是新华社举办这次大赛最重要的目的。所以也希望参赛作品中有一些中国的视角、甚至中国的解读,不是简单意义上可以表面化表现的贫困。”
  纪实摄影师康泰森说:“刚才播放的照片多数是表象的,其实根本不能算是表现贫困的照片。一般人在猎奇的状态下,拍摄了穿着少数民族的服装的人的日常活动,这并不能说就是在表现贫困了,实际上在那些地区有好多贫困的故事,摄影师应该讲出故事来才算‘关注贫困’了。”他还说,现在一个宣传某城市的或某景区的比赛,就能征集到1.5万到2万张照片,说明现在中国拍风花雪月的人比较多,因为比较容易;可能很多摄影师也做了深入的拍摄采访,但是可能不了解、没有太在意这个大赛,康泰森也因而认为,进一步传播大赛的意义、引导摄影师参赛非常重要。他希望新华社此次“以身作则”多拿出照片来,同时也“引导大家,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照片是反映贫困、真正能够有助于解决贫困的照片”。
  马宏杰也和大家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基层摄影师”的两个长期拍摄的题目:“一个是我跟踪拍摄了12年的去宁夏买媳妇的故事:残疾人,穷,在当地娶不上媳妇,就到更穷的地方买;还有一个耍猴的题材我跟了9年,我在街头见过他以后,觉得很奇怪,他们走江湖怎么走?我想了解生活。有人把耍猴定性为虐待动物,我了解以后发现不是那种概念,我在各地看到这些人领着动物,实际上是一种表演行为,因为穷才牵着猴子走江湖,目前在河南那个地方有2000多人靠耍猴卖艺赚钱。我跟他们一块扒火车,其间警察抓他们、我去救他们,关系非常好。这个题材到明年就做了十年了……这些人的贫困,在基层的摄影师看到的会更多一些。”
  对于用创意类图片反映“关注贫困”这一主题,与多位与会者表示并不乐观。柴继军说:“因为毕竟这是第一次做(创意类的奖项设置),肯定也不是全球贫困的一个主流……如果一定需要三四百幅作品(参赛),可以跟高校联系,一些设计类的比赛也会跟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联系定制,现做一些反映这个主题的图片,而不是用已有的图片来参赛。”而有担任评委丰富经验的鲍昆,则对此类参赛作品对电脑技术的滥用表示了担忧。
  对于扩大稿源和比赛影响,诸位与会者也积极出谋划策,建议主办方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发布会、网络、报纸等媒体发布比赛征稿信息并加以解读、广泛借用社会力量比如一些公众人物、铁路、航空等渠道进行传播),启动定点约稿机制(如向《纽约时报》、《英国卫报》、新闻集团等国外媒体、机构发布征稿信息、分头给有关摄影师打电话约稿),等等。
  鉴于座谈会上宾主双方的务实和热烈气氛,9月中旬的大赛评选足以令人期待(大赛官网:http://www.zoom-inpoverty.org/)。而“关注贫困”直至贫困消除,则需要广大摄影人更加深入、持久的参与。
其他文献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约310公里处,在长约250公里、宽约150公里的海域里,由45座岛、洲、礁和沙滩组成。东面为宣德群岛,西面为永乐群岛,犹如两串镶嵌着白边的蓝宝石,静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上,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一起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南部的蓝色疆土。  西沙群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奇特的景观。西沙群岛海域海水清澈、洁净透明,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
期刊
6月25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边境小城满洲里热闹非凡。以“食·色中国”为主题的首届满洲里中、俄、蒙国际摄影节隆重开幕。从6月25日至7月15日,这次为期20余天的展览选择了满洲里的户外广场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展出形式。主办方紧紧围绕“食·色中国”这个贴近普通民众生活又亘古长谈的主题,联合中、俄、蒙三国摄影家协会共同推出此次由近百名摄影师作品参展,又十分富有生活情趣的摄影展。  此次展览作品题材
期刊
自2001年8月在山东出现“一品”摄影节以后,“摄影节”在中国变得兴盛起来。2001年的首届平遥摄影节是中国摄影节走向“国际化”的开端,之后,(按出现的时间顺序)贵州都匀、武夷山、宁夏、青海、河南、桂林、连州、北京宛平、大理、沈阳等地也纷纷举办了各自的摄影节。摄影节无疑为中国摄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有不少摄影节由于“山寨”、“不专业”等各种原因而遭到诟病。这些摄影节是否具有专业性、国际水准?
期刊
阿尔勒(Arles)摄影节  阿尔勒摄影节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摄影节,位于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1969年由法国摄影大师、法兰西学院第一位摄影师院士吕西安·克莱格一手创办,至今已举办了42届。  时间:每年7月  网址:www.rencontres-arles.com    休斯敦FotoFest摄影节  FotoFest是由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弗雷德里克·鲍德温和温迪·沃翠丝与德国画廊老板佩特拉
期刊
一些摄影者背着相机走进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面对着形态各异、色彩万千的自然景观,举起相机用取景器框住一个个画面时,总感觉有些茫然,其结果不是一阵乱拍,就是左顾右盼不知所措。往往拍出的照片主次不清、光影平淡,只是泛泛的记录,缺乏摄影所要表达的艺术魅力。如何解决好风光摄影的构图,以达到摄影艺术语言的完整表达,成为每个摄影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中找出秩序;构图
期刊
到大自然去观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环保娱乐活动。通过参与观鸟活动,可以进一步放松身心,亲近自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因为观鸟大多是在野外进行的活动,除要注意出行安全之外,广大观鸟人也非常关注必要的观测望远镜,以及鸟类图鉴等观鸟装备的携带。为支持人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和融入大自然,国际著名的摄影包品牌——乐摄宝,针对野生鸟类及自然生物的观测,首创设计出Optics观鸟系列背包,使观鸟爱好
期刊
5. 大风天气  自然界的风,对摄影创作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如果利用得当,可以渲染主题气氛,营造动感效果。  图1,站在飓风呼啸的黄河边,相信你的心情绝不会像站在西湖边上那样轻松。大风裹着黄沙扑面而至,遮挡住了杂乱的背景环境,营造了主题气氛,效果尤为壮观。浑浊的江水、犬牙交错的怪石、若隐若现的石拱桥、在没有高楼大厦的先人时代,景色就是这般模样吧?此时此刻,一幅古代画卷萌生于脑海之中。这一灵感激
期刊
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是1862~1887年活跃于上海滩的英国摄影师,他拍摄过很多题材的照片,诸如官员出行、罪犯行刑等新闻时事及社会风俗,并多次在《远东》(Far East)、《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杂志发表。在清末民初很多西方出版的有关中国的图书中,都大量采用了桑德斯拍摄的照片来图解中国社会。英国著名的东方摄影史学者泰勒·贝内
期刊
初识百诺(BENRO)是从它的三脚架和云台开始的,短短几年里,百诺就从一个单一生产三脚架和云台的企业转变成为能生产多种摄影摄像附件的国内知名摄影附件企业。而且,产品走向了国际。Ranger(游侠)Pro 400N是百诺新近推出的一款针对专业户外摄影爱好者的双肩背摄影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这款双肩背摄影包的表现让我满意,现将Ranger Pro 400N双肩背摄影包介绍给大家。    外观时尚用料
期刊
在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中,各种海洋动物在水中游走,时而嬉戏,穿梭在珊瑚之中;时而休憩,享受着美好的时光。面对如此美好的画面,我们更多的是感叹,却难以亲身感受海洋世界的美妙。由于水下拍摄设备昂贵,摄影地点稀缺,又有不少的拍摄限制,因而令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甚至一些专业摄影群体也对水下摄影望尘莫及。难道我们真的要远离这样的拍摄题材吗?其实不然,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拍摄方式和技巧,在水族馆拍摄水下的美景,将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