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切缝挂线高位置管引流术治愈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

来源 :中国肛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0岁.因“肛瘘术后反复肛旁肿痛流脓伴瘙痒10余年”入院,10余年前于某院行肛瘘手术(具体不详),术后患者反复肛旁红肿疼痛,红肿处自行破溃流脓,伴瘙痒,不伴明显畏寒发热等.我院门诊以“肛瘘、肛门缺损”收入院.入院症见:肛旁肿痛流脓伴瘙痒,无明显畏寒发热.既往史:糖尿病史10年,血糖控制良好.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查体配合.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居中.肛旁9点位、7点位分别可见长约10 cm、4 cm手术瘢痕,9点位肛旁3cm处可见一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其下可扪及一条索状管道通向肛内.指检:肛门松紧适中,后侧肛管直肠环纤维化变硬,肛管直肠下段未扪及异常肿块及息肉,指套退出无血染.肛门镜检:7点位肛窦深大、凹陷.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羧肽酶E蛋白CPE△N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评估其作为肿瘤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相应指南.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 (qRT-PCR)方法检测分析C
目的 观察乙醇对体外培养枯否细胞(KCs)吞噬功能、微丝表达和膜流动性影响.方法 经门静脉插管胶原酶灌流消化肝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KCs;体外培养KCs中加入不同剂量乙醇(1、2
为比较环状脱垂性混合痔行TST加外痔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将环状脱垂性混合痔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TST加外痔小切口手术治疗,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效果,为临床产妇产后康复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行自然分娩的初
目的 评估syndecan-1(Sdc1)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别转染Sdc1 siRN
1 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前的诱rn治 局部中晚期NSCLC即使能进行手术切除,疗效仍不佳,特别是有多组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2),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仅15%~20%。治疗失败的
为探讨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将156例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8例采用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一次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对
目的 探讨MRI多期动态增强(M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联合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进行检
为观察槐花散加减治疗Ⅱ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将62例确诊为风伤肠络型Ⅱ期内痔患者分为槐花散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三七化痔丸口服治疗,槐花散组给予中药槐花散加减内服
目的 了解1991-2014年西藏藏族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的长期变化趋势和流行现状,为藏族学生超重肥胖的早期预防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91、1995、2000、200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