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导入法的尝试浅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o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历史教学“导入语”设计尤为重要,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它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导入语”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不拘一格,因课利导,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缩小学生和教师间的差距,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这将会大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现就一些教学中的导入方法做如下尝试:
  一、复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即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过渡,它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如讲述《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课,通过复习内地与台湾的历史关系(三国时卫温到夷洲和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进而过渡到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是一种侵略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为维护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逐荷虏”,收复台湾。
  二、问题导入法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能结合教材重点,把教材中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存疑的形式诱导学生,给学生以极大的悬念,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贞观之治》一课中,我设计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吗?”“她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她称帝后有何作为?”这几个疑问紧扣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答案,注意力显得十分集中,很快导入新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谈话导入法
  上课伊始,教师可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如:
  1、从神话传说开始,设立情境。在初三历史上册《人类历史的起源》教学中,我就是通过讲述有关人的起源几个神话传说再结合类人猿在原始森林生活的情景导入新课。学生能从潜意识中体会类人猿艰难的生活环境和演变为直立人的过程。
  2、概括谈话法。结合教材特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如《繁盛一时的隋朝》概括简述隋朝的繁盛、一时再铺开。这种由简到烦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故事典故导入法
  当学生尚未从课间活动的余兴中恢复平静,如果教师这时说:“听一段故事好吗?”你会发现讲台下的目光是那么的渴求,秩序是那么的井然,这时教师若能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无意识的注意转换为有意识的注意,用故事或典故的导入就收到了预定的目标,其牵线搭桥的作用也赫然跃于纸上。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故事引入北宋的建立再展开到其它民族政权的建立,形成了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
  五、引用材料导入法
  材料多种多样,能否恰当地运用,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印象的深刻性,对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起到点睛的这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
  1、诗词对联导入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既能加深对语文基础的牢固掌握,又能对诗词的内涵产生兴趣,从而对诗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讲述《开元盛世》一课时,引用杜甫《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富庶景象,天下太平,远行安全。那么这种景象是怎么得来呢?进入新课。又如《收复台湾与抗击沙俄》亦可以用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从对联中的“荷虏”,“英雄”这两个名称进入新课。
  2、图片文字导入法。图片文字是最直观的教具,而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除了课本的插图我们还可以搜集许多历史实物的图片,如福建长乐出土的郑和镏金塑像图片,泉州打捞出来的宋朝海船图片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六、其它导入法
  1、时事导入法。在教学中,根据时事新闻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能锻炼我们的能力,激发求知欲望,拓展视野。不再成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书呆子。比如: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60周年,那么60多年前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那种局面?让我们一起走进60年前的历史,学生的探究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也就变得活跃。
  2、影视导入法。放映影视片段,直观又形象。不但有利于顺利导入新课,而且也有利学生甄别艺术与历史的差距。
  3、乡土教材导入法。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十分的熟悉,而且都显得异常的亲近,更便于产生学习的兴趣。解人类的起源时我们可以利用“昙石山文化遗址”资源来了解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不仅更形象地反映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情景,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家乡情怀。
  所有历史课的“导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移注意,激发兴趣与动机,这样的导入方法才是有效、可行的。当然任何一节课的导入方法不是死板的,它可以用多种方法也可以不同方法并用。总之,只要有益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一种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数学是推理中的音乐,而音乐则是感觉中的数学。代表理性的数学,其规律与秩序所产生的美感,虽无声音之传递,但与音乐是根本相通的;而代表感性的音乐,其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曲式及风格,虽无明显的数学表达,但数学的踪影却处处可见。  数学概念在乐章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方面是Fibonacci数列和黄金分割理论的存在。前者是由意大利的数学家L.Fibonacci命名的一个整数数列。其特点是:从第三项起,
期刊
摘 要:课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有时候,一个教学细节的忽略,往往会导致整个课堂气氛甚至教学预期的改变。提出了教师应利用教学细节,让教学真正走向有效和高效。  关键词:细节;精彩;预设;生成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的,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在课堂中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机智地处理好每一个预设之外的教学细节,那么
期刊
问题1:数学通报(2011年4月刊)中2000号原题  设a,b,c∈R+,且a+b+c=1,求证:■+■+■>■.  数学通报在2011年5月刊上登载了该题的解法.在考虑本题时发现利用排序不等式也可以解决本问题.  首先,将排序不等式叙述如下:  设有两组数a1,a2,…,an;b1,b2,…,bn满足a1≤a2≤…≤an,b1≤b2≤…≤bn  则有a1b1+a2b2+…+anbn(顺序和) 
期刊
摘 要:无论课程怎么改革,教学中一定有自己的规律和方法,在分析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带上自己的学生,走进书中的人物,从入戏到欣赏再到描述和表演,让书中的人物走进自己的世界,让我们和他们有心与心的交流,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特色。  关键词:入戏法 表演法 人物形象    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而又探索的过程,在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人物形象的分析,无论是在记叙文中还是在小说
期刊
高考命题组的总结:“相当数量的试题都源于课本的例题、习题,或稍加改造,或做拼合,常规题型、常见思路、常用的方法在试卷占了主题地位,突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考查。”很多高考题和模拟卷上的题有很多题都是课本习题的变式,尤其是在书后探究拓展、思考运用部分出现的频率更高,所以本人通过课本习题说明常见的构造图形法。  如,苏教版必修2第62页第18题:  【原题】设P,A,B,C是球O表面上的四点;
期刊
中国古代绘画是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而对于古代绘画课程的讲授,长久以来却面临着内容古老、知识深奥、作品陈旧、氛围沉寂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如何使“山水之灵”激活“课堂之动”,让国画之精粹在课堂上绽放异彩,笔者为一节中国古代山水画课做了入题和收束的设计。以问题环环相扣紧凑引入,用活动激发兴趣轻松收束。  入题设想  引导学生走进“山水”,靠近古人。流过的是时间,停
期刊
【案例主题】  又到一年复习时,每每下课后,教师一碰面,都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抖抖手中的试卷,看着学生出现的一个个错题,不断地摇头,一脸的疑惑,嘴里还在不停嘀咕:这些题都讲过N遍了!怎么还会错呢?是啊,我们很多在一线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疑惑和无奈:为什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知识,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掌握不好呢?是不是我们的教学过程出了什么问题?  现代教材中介绍了不少重要的公式,提高了不少有深刻背景的
期刊
摘要:在c语言编程中,起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是两种常见的排序编程,教师应认识到这两种排序编程的重要性、编程过程、特征和应用。  关键词:起泡法;选择法;排序  一、重要性分析  在c语言的教学中,起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是教学重点,在c语言编程考核中,对这两种排序的考核,也往往用来作为测量学习者水平高低的标准。  二、起泡法  用起泡法对10个数排序(由小到大)  1.算法分析  将相邻两个数比较,将小的调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又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从新课引入、教学方法以及课后作业布置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兴趣 课堂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对学习有如此巨大的促进作用,课堂又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我想从新课引入、教学方法以及课后作业布
期刊
【摘要】 面对日新月异的高考,如何以高效率的教学去提高学习成绩,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渗透高考意识是每位教师的目标。以高考题的题干作为设问的切入点来研究高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把这种思想渗透到高三及平时教学中会事半功倍,同时辅助其他的设问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 高考研究;题干的学问;课堂提问技巧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这是千万考生,家长和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也是所有的人难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