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办养老院,让老人体面生活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你拥有35套房,会用来做什么?80后小伙陈卿做了一个决定,他辞掉北京的工作,回乡卖掉房产,筹资建了一所养老院。
  卖房产,办社区养老院
  陈卿是湖北省武汉市团结村人。小时候,父母每天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他。陈卿的童年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
  奶奶走后,陈卿的父亲陈保安显得格外消沉,念叨着自己总是在外打拼而忽略了亲情,“真想建一所养老院,为那些忙于生计的子女分担重担,也帮助无人照料的老人。”
  陈卿把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他从澳州留学回国后,在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工作。
  2012年5月陈卿家拆迁,分到35套房子。陈卿觉得帮父亲实现愿望的机会到了,他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
  陈卿为筹集资金,卖了9 套房凑了300 多万元,又把另外21 套房全部腾出来打通,改建为养老院。
  为了保证质量,装修时,陈卿选用环保材料,虽然贵,但对老人身体好;为了让环境优雅,他打造了独家的空中花园,设置了独立的晾晒区,让老人的衣服被褥被阳光充分照射;他还为老人设计了健身室、图书室、广场舞基地等娱乐活动区。他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不一,设置了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以及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总共198 个床位。他说:“在建养老院的时候,成本从来不是考虑的重点。”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他又卖掉了5套房,将钱全部投资到养老院。
  刚开始,入住的老人不多。经过仔细调查和走访,陈卿发现老人们不来养老院除了习惯养儿防老的模式,更多是对养老院印象不好。他开始跑社区做推广,带着老人和其家属来院里参观和体验。经口口相传,人们感受到这家养老院的与众不同,纷纷推荐给需要的朋友。入住的老人逐渐增加,除了附近居民外,还有不少外地老人慕名而来。
  让老人体面地生活
  2016 年,养老院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陈卿知道老人们最怕的就是孤独,于是他定下一个规矩:家属必须每月亲自来院里交费。陈卿理解有的家属太忙,但为了老人,他坚持这个规定。他希望家属不要忽略这些老人,哪怕只是每个月来看一眼、说句话,对老人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开心。
  很多老人来时身体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状态明显好转。即便身体状况不佳,康复无望,在陈卿的要求下,护工们也会尽力把老人照顾到最好。陈卿说:“虽然没有人能逃脱生老病死,但至少可以活得体面。”
  “你这么行,你怎么不来做?”“我如果可以站起来,未必比你做得差。”一天,陈卿走在楼道里,忽然听到争执声。原来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正在指点修补墙壁的装修工人,对方却顶了老人一句。老人看陈卿走过来,和他聊起了自己的过往,原来老人曾从事几十年的装修工作,是行家。“有些人不服老,渴望发挥自己的价值。他们害怕因为老了,而被社会遗忘和抛弃。”陈卿得知后,不断发掘每一位老人的长处。
  80岁的王庭南,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写春联时总是很积极。90岁的赵学端,弹了几十年的电子琴,集体表演时缺她不得。
  每位老人都很珍惜自己的荣誉,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件事,得到夸奖时,也会像孩子一样开心。就算没有职务,老人们也会很热心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电视没关,太浪费电啦!我不会关……”一位老人跑来找陈卿。“没事,我去关!”陈卿乐呵呵地跟着老人去关电视。他说:“老人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我的心里特别温暖。”
  如今,每天上午十点,陈卿都会到每个房间看望老人。“吃了吗?”“冷不冷?“您怎么不出去坐一会儿呢?”他和老人们聊天,尽量让老人们感受到平等关爱的氛围。老人们对陈卿的称呼有很多,怎么顺口怎么来,可在他听来却满是亲切和幸福。
  很多人问陈卿:“办养老院,你后悔过吗?”“从来没后悔过。我让房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老人们在这里安享晚年,早晨起来晒晒太阳、喂喂鱼,下午打打太极、唱唱歌,晚上和邻居互道晚安。他们住得很开心,这就够了。”
  跨入2019年,談到未来规划,陈卿说:“我办养老院的初衷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在不亏本的前提下,为老人做点实事。我和父亲有一个心愿,就是让来养老院的老人在这里‘生活’,而不是‘活着’。”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4月29日至30日,参加巴黎凡尔赛宫和平会议的英、美、法国家代表召开会议,议定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  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可以签约。次日消息传出,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会议,决定次日集会示威。  5月4日,3000余名北京学生游行高呼“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呼吁各界
期刊
从电视剧《大江大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到前段时间热播的《都挺好》,2019年的热播剧,侯鸿亮几乎都参与出品。  每支常胜队伍,都有相似的价值观  从1992年入行,侯鸿亮先后当过摄像、导演、制片人,经手的作品屡获大奖。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背后强大的团队。  侯鸿亮所在的团队被外界戏称为“处女座团队”,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爱较真,执著于剧中的细枝末节。在侯鸿亮心目中,导演孔笙是整个团队的核心
期刊
2019年2月,电影《流浪地球》成為春节档口碑第一的黑马。出人意料的是,该片导演郭帆本科念的是法学专业,“不务正业”的他是如何造就了《流浪地球》的成功?  法学院里唯一拿摄影机的人  郭帆从小喜欢画画,11岁的时候曾获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绘画组冠军。  1999年,刘慈欣创作了小说《流浪地球》,正是这一年,中国高考作文中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富有科幻色彩的命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郭帆的文章仅仅扣了2分,文
期刊
“一切归零,再出发。”2018年,毛文超在小红书(年轻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内部信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人生和管理企业有着相似的主题。对于毛文超来说,把所有过去的留在过去,未来的山在眼前,而广阔的大海在山的后面,脚步,不能停下。  扎进未知的生活  生活的真谛就是担起责任。  初中时,毛文超当上班长,在和老师、同学的接触中,他渐渐对责任形成了认知。那时,毛文超身边有些同学家境并不富裕,当老师告诉大家,原
期刊
近10年来,中国快速发展起完整的移動互联网市场。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在继续加快加深改革的机遇中,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  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早在2000年,硅谷的弗瑞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就提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产业互联网,被定义为用复杂物理机器和网络化传感器及软件实现制造业企业互联。不过,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概
期刊
如果有一间藏书楼让你终日饱读,白天悠然见南山,晚上星空常相伴,是不是比电影《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巨大图书馆更觉喜爱?何况这间藏书楼的建成是源于爱。  商人李光友因为女儿爱看书,为了更好地陪伴女儿成长,他斥巨资在山间打造了一间“哈利波特式”的图书馆。  心里不可触碰的柔软  李光友大学学的是工艺美术设计,25岁时,他从设计行业转战投资酒店,一路摸爬滚打,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钱,他的
期刊
外出经过一处堡坎,看到园丁在修剪花草。走近才发现,对方除了整理花苗,连花丛中的野草也一并修剪整齐。我很惊诧,野草应该拔掉,对方却像对待花儿一般对待它们。不过,修剪后的野草很有姿态,和花儿们一起,将堡坎装饰得十分好看。后来又见过几次园丁修剪野草,才确定往日的思维定式已经被打破,城市绿化有了更高级的审美观。  想起韩国济州岛路边的野草。那日,我们步行去三阳黑砂海滨浴场。沿途的居民住宅大多不高,幾乎家家
期刊
“我是一棵树,长在山林中/因为有你的陪护/所以从未觉得孤独/我们虽然都会慢慢老去/你陪我守护山林/我陪你化作泥土。”这是景祥俊写给丈夫的情诗。夫妻二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山林,一起面对危险,一起享受生活,被人们誉为林间眷侣。在全国妇联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等联合主办的“乡约·2018中国十大爱情故事”评选中,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  一起种下60万棵树的人生意境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米仓
期刊
富贵过眼云烟  马静芬父亲解放前是银行家,她属于名副其实的千金小姐。她23岁时同褚时健结婚,在外人看来,马静芬算嫁对了人。褚时健并非平庸之辈,从糖厂经理到“烟草大王”,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化,成为叱咤风云的商业才子。  而在马静芬看来,褚时健算不上优秀的丈夫。他不仅埋头工作不顾家,对妻子要求还颇高,在家总是指手画脚,说妻子这儿不行、那里不对的。有一次,马静芬半开玩笑半委屈地说:“你是在用圣人的标
期刊
网络红人带动了粉丝经济,也影响了传统的商业模式。随着一些网红牵手企业实现价值变现,侵权、违约等各种问题也浮出水面……  巨资打造网红  22岁的卢钢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身高1.85米,长相清秀。他从老家来到广州后,主要通过参与模特活动赚钱。2016年,他在一次模特大赛上获得第三名,小有名气之后便在网上开通了个人直播间,一个月内便拥有了近两千名粉丝。  2016年8月下旬的一天,广州市达木服装公司人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