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来源 :中华戏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普遍认为,自清中叶“花雅之争”后出现的地方戏勃兴,标志着中国戏剧从元明清的作家中心转变为演员中心,并成为近代戏剧引人瞩目的现象,其中梅兰芳先生蜚声中外的艺术成就堪为这一历史转折的辉煌典范.这一认识也是描述中国戏剧发展史的标准范式,使中国戏剧史的表述呈现为地方戏兴起前后作家中心和演员中心的二元格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互动融合已成为客观需求.通过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耦合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福建省2013—2017年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中体育产业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养老产业综合水平在2013年最高,而后回落呈平稳发展态势.但从两产业的增长速度来看,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要比养老产业快;(2)体育产业中经济效益综合水平呈增长态势而后趋于平稳,就业效应综合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支撑条
程序设计类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建构了一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实施策略,分析实施效果评价.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度与成绩显著提高,接受程度较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育的重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其自主创业,更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分析闽江学院经济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性和不足,探讨三螺旋理论下各方协同育人的模式、课程体系细致化设置及校内外双创师资的储备,这些是推动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新工科是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在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同时,存在着高校毕业生不好就业,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适合自己需求的人才问题.本文直面“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现象,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结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训,分析产生这一两难问题的原因,提出破解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思路.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大规模线上教学,疫情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传播提供了契机.通过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在环境生态学专业知识的线上教授过程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价值观、伦理观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渠道.
引言rn涂面与假面都是改变自己的面相而成为或试图成为另外一个人、鬼或神等的演出艺术造型手段,但是二者所采取的方式却大不相同.涂面,是巫师、演员等在自己脸上以各种不同的颜色勾画不同的条纹、花样,使自己的脸变形、变色,抑或突出或削弱自己本来的相貌.面具则不同,它是用另外的材料,诸如金属、木材、竹、葫芦、毛皮、纸等,制作、雕刻成迥异于自己的另外一张脸,在举行仪式或演出时,将其戴在自己的脸上,从而达到从脸型到五官迥异于本脸的目的.进而言之,如果说戏曲演员勾脸被局限在本人脸面上的话,那么巫师或演员使用面具则完全遮盖
期刊
唐代大曲迭经王国维、任半塘、丘琼荪、阴法鲁等几代学人的努力,已取得不少的研究成果.而任半塘先生高足王小盾先生的著述可谓后出转精,经过稽钩,王氏考得唐代大曲曲目121种,对学界贡献良多.①然而,这121种大曲之中并未包括“雅乐大曲”在内,不免有所遗漏.更为重要的是,唐代不但有雅乐大曲流行,而且部分曲辞至今尚见遗存,这部分曲辞对于考察唐代大曲形态能提供不少帮助.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唐代雅乐大曲尚存的曲辞作出考述,以祈有所补缺焉.
期刊
李开先《宝剑记》在明嘉靖年间问世后不久便被搬演,尤其第三十七出以《夜奔》之名一直活跃在明、清、民国,直至现当代戏曲舞台之上.折子戏之外,在民间戏曲舞台上,全本演出也一直存在,并且经过艺人的再度创作,形成了不同于原本的舞台改编本.戏曲史上,常有文人杂剧或传奇作品被艺人改编,形成新的剧本,前者被称为“墨本”,后者被称为“台本”,同一“墨本”会有不同声腔剧种的“台本”,《宝剑记》亦然.但与折子戏舞台本保存较多的情况不同,《宝剑记》全本戏的演出本一直未见付梓.直至20世纪50年代,政府大力挖掘传统剧目,《宝剑记》
期刊
随着元王朝南北混一之后社会的日趋稳定,经济状况的好转,加上官方尊奉程朱理学为“国是”,横亘在人们心头的“华夷之辨”逐渐淡漠,对异族政权的认同和接受取代了前期的诅咒与抗争,朝野众庶由衷地期盼政通人和的社会稳态的重构.处在民族矛盾渐趋缓和情势下的一批仕宦作家,如郑光祖、宫天挺、金仁杰、杨梓等,均在他们借古喻今的历史剧中表现出整饬伦理纲常、推尊儒家道德观、崇尚功业理想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弥漫在元代前期历史剧中的兴亡之思声息渐消,对现存秩序的维护,对贞臣烈士的誉扬,对个人才智的肯定及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汇聚为元代
期刊
龙岩市永定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南部,地处博平岭山脉和玳瑁山山脉地带.周时属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国;三国时属吴国的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永定治地属晋安郡新罗县,上隶扬州.元康元年(291)改隶江州.南北朝宋泰始四年(468),属晋平郡.隋朝永定治地先属泉州,后隶闽州.唐大历十二年(777),永定治地属汀州上杭场.宋淳化五年(994),升上杭场为县,永定治地属临汀郡上杭县.元至正十六年(1356),永定治地属汀州路上杭县.明成化十四年(1478),取“永远平定”之意,设置永定县,隶属汀州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