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传统艺术精髓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元素符号的使用,通过电影进行表现,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尤其是《风的故事》是中西方结合的典型代表。本文的两部电影均展现出中国的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推导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艺术作品的构成 中国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
  一、《云门舞集之行草》
  (一)艺术作品的内容
  观众一旦进入林怀民营造的氛围之中,便不知不觉的被舞者的表演所吸引,舍不得转移视线。舞蹈中的演员们或身着黑衣,或赤裸半身露出身体清晰的肌肉线条,随着他们或沉或浮的动作,以表达作品的表面主题。
  汉字流畅的线条感,在整个表演中展示的淋漓尽致,这除了舞蹈演员们堪称完美的表演之外,灯光的运用无疑也起了极大的帮助,它使导演能够实现所想要达到的艺术层次,同时也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演员的身体线条上。为了体会《行草》他们还苦练书法,我想观看过表演的人都能感受到舞者把身体融入到书法,用生命去舞蹈、去书写、去表达。舞蹈演员自身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营造出汉字的庄严、严肃、气势磅礴的气氛,从而使观众领悟到从舞蹈演员身上所传达出的作品的深层主题。
  (二)艺术作品的形式
  《行草》这部舞蹈清晰可见的三个主题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行草】以永字开始,比较规整的行草书法形式,舞者身着黑衣,表演书法家的书法,行草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亦有慢跑之意,看似随波逐流,点画随心,实则功力所至,意境使然,非短时间所难达到。可见舞者们的修炼之深。舞者以气带动身体起舞,展现书法的庄严。第二部分是被林怀民命名为【松烟】,舞者身着裸色或白色衣服,墨分五色,我想他在这部分要表达的就是那种松烟墨的感觉。传统肢体训练是云门舞者身心的主要养分,静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太极导引、内家拳是他们每天的功课。【松烟】的舞蹈动作,融合了缓慢深沉的呼吸吐纳,以及疾速舞动的踢打奔跃,更在刚强阴柔、间接与直接之间,取得了均衡。舞者的演出不只是精准优美的表现,更是一种精神的修炼。变化万千的舞姿随着吐纳延展收缩,舞台彷佛成为一个磁场,牵引了观众的呼吸。第三部分【狂草】又回归到舞者身着黑衣,有的赤裸半身有的手拿长沙,在舞台中翩翩起舞,舞者用舞蹈展现狂草的那种就如人在狂奔,大江大河,千上万水,意境浑然,随笔所至,皆为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感受。整部舞蹈的艺术语言是舞者用肢体与动作展现书法的酣畅浑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三部分各有千秋,运用的艺术语言也是各不相同但又相彼此联系互为呼应。
  舞蹈的开场只是个引入,如果我们能静心观看,就会体会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和汉字的精髓。舞蹈演员们严肃、甚至可说是神圣的表演之中,使观众在汉字之中(外)更能感到一股正气与和谐,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当今社会更崇尚一种既简之风,无论是服饰还是家具设计。我想作者也正是要做这种极具中国元素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的含蓄内敛简约大气的中国精神。
  二、《风的故事》
  《风的故事》是由伊文思尤里斯所导演,他曾说中国是他第二个故乡。这部作品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他本人很迷恋中国这片热土,所以在中国运用中国元素、符号表现他对风的感受。他运用极具现代性、极富诗意的文化符号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一个西方人,在影片场景中常常使用猴的脸谱符号,一方面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其了解和喜爱,另一面是表现出他的一种类似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理念,这也是晚年的伊文思极其想尝试和驾驭的题材。
  (一)藝术语言
  整部影片的场景很混乱,都是在近乎梦境中的感受,没有很清晰的结构,但是细心的观者会发现,整部影片也可分为小板块场景,每个板块的转场都是运用航拍中国的地貌,或山水湖泊的镜头,伴随着主题音乐和风声完成。这些表现出导演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有定的章法可循。观看影片的最深感受就是仿佛置身在风中,飘逸在梦中。
  每部影片都有其拍摄的侧重点和角度,伊文思来到中国拍摄,正是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他较多使用航拍,真实的记录了中国大好的河山,展现了他们气势磅礴与宏大,更有利于记录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特写镜头的运用使画面主体突出,有更深层次的用意。色彩上面没有过于明亮的色调,都是灰暗的,为了营造一种梦境的感觉,风在其中也有很强的效果,通过一些形象如骆驼、沙漠、树木、风车、人的衣服、围巾这些人们可感的事物表现风,很多代表那个时代的中国元素夹杂其中,没有用过多的鲜艳的颜色,但已经能使观者感受到风的颜色。色彩与光线的完美融合,没有使观众感受到一点跳跃或突兀,都是在比较和谐与柔和的氛围之中,虽然伊文思的每个画面都很奇怪,把看似没关系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谐统一的表现出来。这部影片是声音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声音部分主要由主题音乐、风声、伊文思与工作人员以及当地人的对话组成的,安排的灵活巧妙。主题音乐婉转大气,是在模仿风声。影片中的风声是真实的收录,这是影片中最动听的原声,这种方式的表现更能感染观者。
  (二)艺术意蕴
  “风”是看不见找不着的物象,是自然界最自由有的元素。伊文思从小就喜欢逐风,他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他知道风不仅仅是一种力量,也是自由的灵魂。在影片中他把自己放入镜头之中随性而为,带领着观众看一个自由的世界。他作为影片的一个元素,他也让观众通过镜头来了解他。导演以诗意的中国符号和自己对东方文化的见解,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感性的中国。孙悟空是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传统形象,就象征着一个自由人,孙悟空看到的画面,就是伊文思当时眼中的中国。伊文思病倒在床,孙悟空在他身上展开一幅中国古代的龙,并用毛笔为龙点上双眼,顿时狂风大作,在窗中看到了一个孩子驾龙升空的倒影,表现了伊文思以一个孩子的形象和心态,好奇的开始探寻中国文化之路。
  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归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影片的表现手法细腻,内容虽然抽象而又晦涩,但是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
  两部影片都使用中国元素符号进行表现,都有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尤其是《风的故事》是中西方结合的典型代表。两部电影均展现出中国的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推导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作者简介:姜浩(1989.8)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把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实现高效课堂。通过选用与主题相关的目标词汇,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任务活动,推动目标词汇的循环再现和提升运用,使词汇学习在阅读中得到实践,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字:解读文本,词汇 ,循环提升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普遍发现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成为他们最大的压力:词汇量大,记忆困难,词汇的掌握程度要求很高,要掌握词汇不同的语境和搭配等。但是现有
期刊
《千与千寻》是国宝动画巨匠宫崎骏勇夺奥斯卡杰作。影片剧情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冒险故事。在以往影片中宫崎骏的情景设置只为了一个目的达到建构一种作者所想象的美丽空  间,大多是森林,例如风之谷中的森林,拉普达的自然景观,龙猫居住的大树和乡村美景  等。画面上森林占了很大的比例,色彩上以绿色、蓝色为主,分多层次展开,制造了一种  视觉效果,从而激起相应的心灵感应。一本动画电影何以有这样的魅力能打动全世界的
期刊
摘 要:为了跟随新课程的步伐,有效教学被更多的人应用起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对有效教学进行解读、对小学数学在讲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的进行分析,并且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老师来说是一种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一、对有效教学进行解读  自从有了教学, 教育者就开始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这种教学理念比较新颖,它存在的历
期刊
摘 要: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今教师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目标;创新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需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带来了许多方面的革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就目前来看,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其中可视化的教学模式渐渐被师生接受。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基于此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接着论述了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期刊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本文拟就中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
期刊
常常有学生觉得学习英语难,所以有很大一批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害怕的心理,对它失去信心,最终放弃了英语,放弃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宝贵时间,对以后的发展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们老师只要多动脑子,掌握方法,灵活多样的处理教材,用视觉、听觉等不同方式去触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可用的教学资源,善于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并指导他们坚持下去,最后结合适当的
期刊
摘 要:在中职院校中,物流教学是一个以增加就业为目的的教学工作,是以突出学生能力、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为要义的,所以技能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是这一过程能够顺利开展,班主任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起到对学生技能训练中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中职教育;技能培训  笔者在步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担任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班主任,虽然没有丰富的经验支撑,但在这一过程中
期刊
《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快乐学习》,是根据《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特点及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情况提出的,在文中针对如何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快乐学习,谈了三点做法:一是把握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意识上“活”起来;二是激发兴趣,使学生从精神上“活”起来;三是精心设计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从行动上“活”起来。这样营造起“活”的氛围,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在新一轮课改中,小学阶段设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大语言实践,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词汇是构建英语知识大厦的基石,多听、多背、多阅读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输入,是学习、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能否巧妙地记忆词汇、快速背诵课文、有效地阅读成为学生突破英语的关键。我们从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教学策略,达到厚积薄发。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厚积累,常背诵,跟上学法指导。  一、注重情感因素和“心理优势”的作用。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