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激发初中生的物理探究兴趣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不只是接受一些科学的结论。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初中生的物理探究兴趣呢?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兴趣;激发;生活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这就提醒物理教师,应当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式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实际,深入学生中间,发现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所在,这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出发点。下面,笔者就列出几个激发学生物理探究兴趣的策略。
  一、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状况,通过挖掘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寻找学生们的认知经验的共同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进行,并且可以成功的引导、启发学生依据自己认识水平、知识经验的逻辑性提出自己多感兴趣的物理学科的问题。如在上“水的沸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安排分组实验,要求学生观察水在沸腾前、沸腾时、和沸腾后温度计读数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和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提出这样的问题:“水是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才沸腾?沸腾后虽继续加热,为什么温度计的示数却不再上升?你能从教材中找到科学的依据吗?”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深入学习与思考,学生兴趣很高,也会学得很投入。
  二、依据学生思维实际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由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思维发展和思维高度各不相同。教师要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索、讨论、探索与表达。要把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作为教学的资源和生长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两个实验。第一组是让学生用力推木块在桌面上运动,然后停止用力。另一组让学生用力推乒乓球在桌面上滚动,然后停止用力。让学生观察木块与乒乓球运动情况。同时思考: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两个实验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差异,发生了冲突。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提出疑问,这很自然地引起思索。教师以此作为教学资源的生长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育家杜威说过:“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这说明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现在的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实用心理,如果他们认为某些知识有用,他们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所以,教师应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让物理学科的知识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学内容只有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与吸引力,学生才会对其产生亲切感,才能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物理科学的巨大魅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例如:在刚进入学习“光”这方面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雷电交加的雨天,人会先看见闪电而后听见雷声呢?”并且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是因为眼睛在耳朵的前面,这么说对不对?”引导学生对光产生兴趣,以便于后续的学习。再如:在惯性的教学中,用鸡蛋、玻璃杯、纸板、水配合演示物体的惯性。用鸡蛋实验,有惊无险的实验现象,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探寻物理原理的欲望,而且因为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尝试。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信息技术这种以计算机为核心,以教学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也得到了推广普及与应用。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创设物理探究式教学情境给物理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也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也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教师通过自己制作的物理课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比较好的课件、网络课程、Flash动画、三维动画等方式轻松方便的创设各种物理教学情境,将学习内容进行处理,将不见转换为可见,将静止转换为动态,将动态转换为静止,将抽象转换为具体,将微观转换为宏观,将复杂转换为简洁明了。如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对工农业生产了解甚少,是个教学难点。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后,通过影视与动画,展示火力发电厂生产全过程,对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整个过程一目了然,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结语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对于要探究的教学内容已经熟悉或者已经有很坚实的认知基础,那么他们就会失去进行探究的兴趣,致使探究式教学失败。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过难,这样也会使学生丧失进行探究的兴趣,过难的探究教学内容可能会给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设置障碍,致使学生以后再也不想进行探究式学习了。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满足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即所选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是可以获得或者实现的,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都要渗透探究式教学的思想,不断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褚丽娟.探究学习基本理论评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张丽. 初中物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教研), 2010,(05)
  (作者单位:四川省兴文县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根据高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态势,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征,从6个方面提出了构筑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策略。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名白术汤,具有补气、益气健脾之效,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经典方剂,其对气短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萎白等导致的不良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
从图书馆藏书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服务、馆员素质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提高中学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举措。
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的状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培养模式。
"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即直觉感悟法、演绎探索法、数学建模法、横向拓展法、综合实践法等。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岗位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当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真的思考回顾和重新定位,要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成为先进教育手段的示范者与资源整合的多面手,更好地胜任现代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角色;履职  当前,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当与时
叙述了30余年来宁夏师范学院图书馆期刊工作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期刊工作对学校教学科研、升本评估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途径。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教育教学体系还比较薄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同时对新时期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促进教学相长。以下为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以来的几点思考,期待同行共勉。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是平等的,是互助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是主体,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
通过对传统模具CAD系统的分析及目前并行工程等先进制造理论对新型模具CAD系统的要求,基于一般模具设计过程及EXPRESS-G的研究,提出了面向并行设计的模具装配描述模型,同时讨论了已有装配模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