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5分钟“川剧”在音乐课中的渗透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za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当地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理解为“本土音乐资源”,其中包括地方戏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可以推动广大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文化觉悟,增强民族自豪感。四川最有特色的戏曲就是川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一批就将川剧列入其中,利用课前5分钟对川剧进行渗透,可以更好的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热爱四川本土的音乐文化,进而为川剧的复苏、发展、繁荣、创新做出贡献。
  如何让川剧进校园,如何让川剧进入课堂,如何让学生真正了解川剧,让学生爱上川剧,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通过课前5分钟“川剧”在音乐课中的渗透发现,孩子们对川剧的热情充分得到了提高;通过每节课5分钟的渗透,孩子们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川剧是非物质文化了;通过每节课5分钟的渗透,孩子们已经能演唱一些川剧片段了;通过每节课5分钟的渗透,学生视野开阔了,艺术修养也得到了提高。
  1 充实理论知识
  学习川剧的知识,做好理论准备;认真审视教材、音响,寻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川剧知识、欣赏、唱腔、表演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让作品打动自己,才能寻求最好的途径,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川剧,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蜚声中外的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给我们进行了精彩的川剧专题讲座,陈巧茹老师婉转的唱腔、精湛的技艺,激起了我对川剧的极大热情!,同时陈巧茹老师还专门针对性进行了专业培训,训练了如何唱,如何演。在这个过程中川剧文化传承人也重新焕发了活力找到了用武之地,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2 认真研究课标
  原四川省省长肖秧同志早在1993年就提出过:“川剧要繁荣,要从中小学抓起”,随着川剧传承工作的不断发展,像川剧这类型的校本课程很容易被“二次边缘化”,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进行渗透川剧文化。地方音乐文化带有本地区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记载了该地区的音乐文明的灵魂,将地方音乐资源融入音乐课堂当中,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音乐课程价值之一——“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脱离社会背景,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
  我认真研究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材和教师用书,《课程标准》为地方戏曲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风格与流派”对于3-6年级的学生要求是:“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认真思考怎么利用好课前5分钟渗透好川剧。我发现通过引导——体验——发现,欣赏——技能——情感“三位一体”两种方法交替运用到川剧渗透教学中。
  3 选择川剧优秀作品欣赏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学生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和角度出发,形成一種独特的信息,建构出让川剧更能充分的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川剧在课前5分钟的渗透在小学阶段是以欣赏为主的,要使学生对川剧有学习的欲望,那么欣赏教学中就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诙谐幽默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川剧”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艺术教育,我校建立了川剧社团1和川剧社团2,两个社团有不同的分工,但又相辅相成。川剧社团1主要负责川剧的声腔演唱,川剧社团2主要负责川剧身段的表演,我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欣赏我校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节目《小放牛》,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小演员都是身边的同学,孩子们对川剧的兴趣就非常浓厚了。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对川剧的兴趣。
  4 川剧特色“高腔”渗透
  川剧是以高腔为主,让学生了解川剧就要了解川剧的高腔在高腔的渗透中,我进行了三次渗透:
  4.1 渗透一
  让孩子们欣赏了我校参加川剧比赛节目《春到驿都》中的一段川剧高腔演唱《别洞观景》,揭开川剧神秘的面纱。学生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川剧高腔的魅力,同时孩子们也发现,川剧演唱的方言是四川话,总结出来,川剧肯定是四川发言演唱的。通过进入川剧教育的渗透,也是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将地方特色文化可持续地传承下去,避免文化断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2 渗透二
  三百年历史的川剧,是巴蜀文化土壤中培植生成的一树奇葩,囊括了中国戏曲的五大声腔体系,我通过溯源寻道,讲解了川剧高腔的来源,而川剧高腔是以“帮、打、唱”结合的独特音乐结构形式在戏曲界独树一帜,被戏曲音乐家称为戏曲高腔系统发展最完善的音乐形式。我让学生聆听《别洞观景》的演唱,通过对比戏曲里面的两种声音,引出了川剧的帮腔,让孩子们自己谈谈帮腔的作用。教师总结帮腔的第一任务是起腔定调,演员才能依调行腔。
  4.3 渗透三
  因为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在这一节课中,我让学生一起学习了《别洞观景》中的帮腔,通过让孩子们在演唱中注意川剧的吐字咬字,注意四川话的准确性,同时和普通话进行对比,孩子们学习兴趣是非常浓厚,开始喜欢上了川剧。
  利用课前5分钟,是“川剧”在校园艺术教育传承中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这一步会影响着小学生走向初中、高中、大学乃至步入社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戏曲艺术对他们思想上、审美上的浸润。这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有意识的去接触戏曲,了解戏曲,熟悉戏曲,认同戏曲,喜爱戏曲。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学习戏曲川剧文化的氛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对川剧的学习,让我们的川剧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推进,幼儿的成长和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起来,幼儿园环境也逐渐改善。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思想观念依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怎样才能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开设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广大农村幼儿园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自然资源;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策略  新课程教育标准对幼儿园教育提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此言不虚。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一棵小花,固然要为她添加成长的养分,为她修理多余的枝干,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让她懂得光明的方向,能够每天都面对太阳,不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失去了理想和希望。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始终把德育摆在优先位置,砥砺前行,争当立德树人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是教师从自身的学习体验、教育理念转为教学行为的科学过程,2019年度全国中学物理创新教学交流活动探究物理教学的核心素养,倡导探究学习的课堂文化,提高物理观念建立的效率,实现课堂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2017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等核心素养。本次交流活动能够很好的体现核心素养的理念,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能够关注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
期刊
摘要:当下课外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在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从而不断健全学生的知识网络,拓宽学生的眼界。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许多小学生的认字能力有限,正处
期刊
数学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良好的数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际生活中数的问题,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其实数感是一种对数的悟性,这种悟性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离不开情境、离不开思考、离不开表现。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不可缺少一个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1 注重估算,注意方法,形成数感  常为小学生供给估量事物的数目和运算的成果,用不一样的体验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得到了颇多益处,微课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的出现不仅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在开展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时,有效地将微课融入进课堂,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
期刊
经过三天科学培训的学习,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次培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三位培训老师每一位讲的内容都让我有所感动,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区的同学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水平和工作能力。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和我一年多代科学课的亲身体验,我想如何就切实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含义既广、内涵又深,非一项单纯的教学所可蹴就,亦非微末如本文者所能尽言。但是,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此有所思考。本文试以德育的立场,就新时代初中劳技教育“以劳树德”功能,就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在“静心、细心、耐心、自信心”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事实上,人们很多优良的人格品质,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在劳技课堂上以劳树德,组织学生
期刊
摘要:幼儿天生具有爱玩的天性,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其开放性、自主性和游戏性深受广大幼儿的欢迎,不仅可以为其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良好发展。基于主题教育活动的幼儿室内区域活动,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进行了有机整合,那么采用哪些指导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成为当前教育部门继续研究和推进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区域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