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语里的中国智慧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与来源之一,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力体现。成语则是中国语言的精华,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中国智慧,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华文明,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本文旨在赏析中华成语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国智慧,探索如何把成语更好地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结合,让其随着岁月的流逝,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关键词】 成语;传统文化;中国智慧;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101-03
  一、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成语生动凝练、朗朗上口,具有丰富的内涵;成语故事则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道理和独特的中国智慧。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现成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感情色彩,简短精辟、易记易用。一个成语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二)成语的来源
  1.来源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寓言。如:井底之蛙(《庄子》),愚公移山(《列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韩非子》)等。
  2.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牛郎织女等。
  3.来源于文化经典中的名言警句。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4.来源于历史故事。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三顾茅庐、赔了夫人又折兵等。
  5.来源于宗教。如:借花献佛、降龙伏虎、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等。
  6.来源于民谚俗语。如:投鼠忌器、唇亡齿寒、狼子野心、九牛二虎之力、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等。
  (三)成语的特点
  1.约定俗成。成语是使用汉语言的人们共同约定下来的短语,也就是大家共同的说法,字面不能随意更换。如:天衣无缝、生意兴隆、其乐融融、万事开头难等。
  2.代代相传。很多成语的继承是祖祖辈辈口口相授、代代相传下来的。即便是没有上学读书的人,仍然能够掌握使用一定数量的成语。
  3.大多有出处。比如“四面楚歌”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 项羽本纪》;“洗耳恭听”出自元代郑廷玉的《楚昭公》;“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出自《诗经》等。
  4.大多有文字记载。成语大多记载在《诗经》《汉书》《史记》《三国志》《易经》和诸子百家著作以及古诗词中。
  5.一个成语对应一个故事。如:完璧归赵、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这一特点也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佐证。
  6.对事物的概括性强。成语之所以能够约定俗成、被频繁使用,因为它对事物有着高度的概括性。比如期盼收获又不思进取时,人们会检讨是不是“守株待兔”了。
  7.饱含哲理和智慧。成语包含着中国智慧,有时候它不单单是以语言的身份作为交流工具,其本身就是哲学的思考。比如:鹬蚌相争、刻舟求剑、物极必反、塞翁失马等。
  8.帮助促进思维。根据语言是思维的媒介这一语言功能的定性,人们在思维中成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介入其中并影响、帮助思维的过程。
  9.涵盖了历史社会的方方面面。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反过来又记录了历史片段。如果把成语的来龙去脉都掌握了,那么也就大致掌握了历史。
  10.部分有变化。成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含义和感情色彩的变化上,如:衣冠禽兽、面如冠玉(原本是褒义的变成贬义,反之亦然);朝三暮四(原本是半斤八两的含义变成用情不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本是战友、兄弟之情变成男女爱情的誓言)。
  从以上的10个方面来看,成语全方位继承、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说它是传统文化及中国智慧的结晶丝毫不为过。
  二、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词语,必然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生存智慧、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既是思想文化现象的起源,也是思想文化的记录,还是思想文化传播的媒介,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及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如“持之以恒”这个成语,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各种坎坷磨难,不屈服、不气馁,从不停止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但是,至今并没有把成语单独列为文化的一项,是因为它属于语言范畴,语言虽说属于“大文化”的范围,但它的本质是交流的工具,或许恰恰是“工具”的属性淹没了成语文化的光彩。然而,语言虽然是交流的工具,但同时还是思维的工具,人们的思维是借助语言工具的,当借助成语思维和表达的时候,成语的文化色彩比一般语言就高了几个档次,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程度和“入木三分”的境界。
  三、成语里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因此,把成语作为思想文化的记录和重要的传播途径,努力发掘成语的思想含义和蕴含的中国智慧,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其发扬光大,则正是响应习主席這一倡导的有力举措。   (一)成语特有的属性容易形成社会共识
  成语“约定俗成”的属性会形成一种群体的社会共识。这种共识在眼下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精神文化的不同使国家在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速度和发展效果上会截然不同,也许太平盛世、和平环境使文化差异难以显现,而在特殊时期就差异明显了。最现实、最让人大开眼界的就是当下面对疫情的行为和结果。中国人能够迅速控制疫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人“万众一心”“上下一心”,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无疑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在中国人看来,政府要求公共场合戴口罩完全符合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中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高度自觉和高度的理性?因为在传统的文化中强调的是国家和集体,个人是集体的一员,尊重集体利益是行为底线。
  聚焦到成语里所体现出的中国智慧,我们走过的抗疫之路可以这样概括:2020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理念上国人信奉此事“非同小可”“人命关天”,所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斗志昂扬”;政府“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地防疫,群众做到“审时度势”“令行禁止”;当政府要求隔离或要求全民戴口罩时,群众觉得这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被隔离的日子虽然失去一定的自由,但只有经历“长痛不如短痛”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人“防微杜渐”,不“因小失大”,不逞“匹夫之勇”。
  成语“引导”了社会集体的思维即“思想文化”,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在诸子百家之中,集中在传统道德之中,集中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之中,而最终呈现的则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正如著名文化学者蒙曼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背后其实都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它实际上不仅仅是解开古代生活的钥匙,也是解开今天的生活乃至于未来的钥匙。正如同我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中国的事情终究是要靠中国人来解决,而中国人要解决中国的事情,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国人的智慧积淀。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民族是能够在文化的荒原上来建起城堡的。所以我们能走这么长的路,而且能够行稳致远,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这种滋养就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可以说,面对疫情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蕴含于传统文化内核里的中国智慧功不可没。
  (二)成语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语典故最直接且真实地彰显了我们的民族灵魂,生动地记录了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和民族灵魂形成的过程,充满了中国智慧。成语作为汉语言中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在国际舞台及外交外事活动中,往往被“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地频繁使用,自信地向世界宣扬着 “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彩地承担着输出中华文化、扩大汉语言影响力的重要职责,以达到“鞭辟入里、一语中的”的效果。
  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如何实现“脱贫攻坚”问题时,李克强总理引用成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其中的蕴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需多言。翻译张璐将这句成语做了如下翻译:“As the saying goes,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state and when the foundation is solid the state enjoys tranquility.(正如该成语所说,百姓为国家的根本。只要根本稳固了,国家就能安宁。)”
  可以看到,汉语中言简意赅的八字成语,翻译成英语需要足足二十二个词才能说清楚,而译文的语言冲击力是不能与原文相比拟的。正是基于成语在信息传递中的巨大能量,才促使李克强总理在这样一个正式场合选择用成语回答記者提问。
  2.外交部发言人用十个成语教英方“重新做人”(人民日报海外网2019-7-6):2019年7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亨特在接受采访时,发表了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涉港言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连用了“居高临下”“指手画脚”“不知悔改”“信口雌黄”“自作多情”“痴心妄想”“厚颜无耻”“罔顾事实”“颠倒黑白”“自不量力”等10个成语作出有力回应,表达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最后,耿爽又强调,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政府、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否则,注定是徒劳的。
  3.与此同时,中国的成语文化在外交领域已不仅仅是单向输出;海外学者与高层官员汲取汉语言精髓,“学以致用”的事例层出不穷,将古老的中国智慧有机地折射在现代政治事务中。
  最著名的例子当属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963年对全美作出的电视讲话。在这篇关于禁止核试验的演讲最后,肯尼迪总统呼吁:
  “有句中国成语说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国同胞们,让我们迈出足下这一步。让我们尽自己所能,走出战争阴影,追寻和平的道路。如果说,这条道路有千里之远,让历史记录这条路在这片土地上,在此时此刻,始于我们足下。”(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Chinese proverb,‘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ust begin with a single step.My fellow Americans,let us take that first step.Let us,if we can,step back from the shadows of war and seek out the way of peace.And if that journey is a thousand miles,or even more,let history record that we,in this land,at this time,took the first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中国文化历来赞赏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这种文化穿越亘古,远渡重洋,连美国总统都受到了感染。
  在这些外交事例中,上至总理、下至外交部发言人的成语应用,无不起到了“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效果,有理有据的同时,充满了独特的中国智慧,充分彰显了我国在外交舞台上日益强大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自信;而外国政界人士折服于中文的博大精深,学成语,用成语,用精炼的“中式智慧”向公众传递所思所想,更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及在世界范围内放射出的耀眼光华。
  (三)成语在商业广告中的智慧应用
  成语作为普罗大众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因其寓意深刻、朗朗上口的特质,在商业广告的传播过程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独具匠心”“另辟蹊径”的优秀创意广告词,通俗易懂,精准深刻,诙谐有趣,令人“一目了然”“过目不忘”,利于成语的传播。
  广告创意中的成语应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某成语完整地套用到广告宣传中,另一类是按照商家需求,对成语的字词进行活用,以追求更生动形象的宣传效果。
  1.一诺千金(某银行信用卡广告)
  “一诺千金”出自《史记 · 季布栾布列传》,本意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被银行借来做广告,取的是其原意,力图表现该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信用高、服务好,客户可放心使用。
  2.一毛不拔(某牙刷品牌广告)
  “一毛不拔”出自《孟子 · 尽心上》,意思是一根汗毛也不肯拔,用来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很明显,此处对该成语的应用延伸之意与典故本意不同,“毛”指的是牙刷上的刷毛,一根毛也拔不下来的牙刷质量当属上乘。
  3.随心所“浴”(某热水器广告)
  “随心所欲”出自《论语 · 为政》,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此处将“欲”替换为“浴”,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热水器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令人过目难忘。
  4.美轮美“换”(某汽车修理行广告)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而在这则广告中,短短的四个字,创意无限,精准地表达了产品质量(美轮)和技术水平(美换)的双重巅峰含义,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此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1998年颁布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广告中成语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引起误导,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诚然,成语的规范使用有助于维护标准汉语的正统性,以正青少年视听;但也有学者不提倡“一刀切”,折中的办法是立法规范广告中的成语,凡成语中改动的字均需要加上引号,而非随意乱改乱用,造成混乱。
  综上所述,成语历经2000多年的岁月悠悠而来,随着时光荏苒,历久弥新。成语中蕴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智慧值得我们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看待和体会。文化工作者也应该以各种生动的形式,向民众普及成语的“前世今生”,进一步推广成语的普遍性和实用性价值,展示中华古典文化和中国智慧的魅力,唤醒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文化共鸣。
  参考文献:
  [1]邢麗梅,莫彭龄.关于成语广告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11,(2B):104-106.
  [2]姜岚,苗兰彬.成语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探析[J].人文天下,2015,(19).
  [3]Papers of John F.Kennedy.Presidential Papers.President's Office Files.Speech Files.Radio and television address to the nation on nuclear test ban treaty,26 July 1963.
  作者简介:
  魏亚争,女,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副研究馆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作品屡获国家及省部级大奖。
其他文献
【摘要】 以农村为题材所创作的接地气电视剧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农村电视剧所蕴藏的乡土文化是深刻烙印在乡土人的基因中。而欲了解中国农村电视剧先要走进中国农民,欲了解中国农民必须明白人与乡土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概述乡村文化与农村剧的基础上,通过从农民文化入手,创作出的农村剧展开分析人与土地之间复杂的联系,从而分析农村的三种形态,即往昔乡村、现实乡村、未来乡村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国农
期刊
【摘要】 在家国沦陷的抗战时期,一部分文人艺士为躲避战火,纷纷前往彼时西南片区,集结于重庆,形成一方文化高地。而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鼓舞斗志,以舞为“器”,在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抗战时期的西南地区舞蹈家为中心,通过其舞蹈表演、作品创作等内容,论述战时西南地区舞蹈艺术贡献及其在后续中国舞蹈发展中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 舞蹈家;抗战舞蹈;西南地区  【中
期刊
【摘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探讨了在技术变革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艺术中潜存的政治权力主题,其内在本质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本雅明在书中揭示的艺术、技术、政治权力之间相互交错的关系,结合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以建筑艺术为载体,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艺术的革新意义及其特定背景下的社会批判主题,从而引发对现代社会现实的思考。  【关键词】 机械复制;艺术
期刊
【摘要】 阅读日本原著文学作品时,经常会注意到「だろう」作为一种情态认知助词而频繁使用。参看对译作品发现「だろう」多数情况会被直译成汉语“吧”,但也不乏其他例外翻译文字。本文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中出现「だろう」的例文集作为研究对象,试从语义机能方面,对照分析中日语情态认知助词中汉语 “吧”和日语「だろう」的使用状况,考察分析两者用语方面的异同点,减少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关于「だろう」的偏误使用。 
期刊
【摘要】 北宋时颜真卿的书史地位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此和苏轼的推崇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宋四家”之一,苏轼对颜真卿的推崇,不仅直接影响了黄庭坚,并且影响了当时的一群文人士大夫,逐步奠基颜真卿在北宋的书法地位。  【关键词】 苏轼;颜真卿;书法接受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089-02  一、引言  颜真卿为唐开元年
期刊
【摘要】 跨文化交流中,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没有充分地了解,说出不得体的话语,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是导致交流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跨文化交流所产生的障碍、冲突及误解,不仅仅只是与语言的发音、语法及单词有关系,还与使用该语言者之间的交流有关系。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文化语境;语言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
期刊
【摘要】 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由于人口密集化和城市不断发展,生物多样化逐渐减少,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也导致海洋物种濒临灭绝。文中把海洋濒危动物元素设计在食品包装中,向消费者普及珍稀海洋生物的知识以及呼吁人们要重视和树立维护海洋生态的理念。  【关键词】 食品包装;海洋濒危动物;普及理念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我和我的家乡》是由九位导演共同执导制作的一部喜剧电影,该片由五个单元故事组成,讴歌了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本文以翻译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对影片的字幕翻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生态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
期刊
【摘要】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观察该民族的文化历史,了解其生活习俗。本文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探讨其与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 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思维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127-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
期刊
【摘要】 白嘉轩作为《白鹿原》的最重要人物,具有重现农民地主阶级思维结构和道德模式的示范作用,白嘉轩既是儒家传统美德文化的继承者,又是封建社会沉疴宿疾的拥护者,极端矛盾是白嘉轩人格中的显要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了白嘉轩命运的悲剧,使白嘉轩这一人物形象成为封建制度在社会变革时期濒临瓦解的影射。研究白嘉轩形象中的矛盾特质,可以促进读者对白嘉轩所蕴藏的精神内涵进行更加系统化地认识,从而全面解析《白鹿原》中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