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另类语言符号”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语文课堂中。这极大地推进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现代化进程,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便捷。但在语文文本以及看似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蕴含着一种“另类语言符号”,它也为语文教学手段的改善发着光和热,然而却被忽略了。本文拟就什么是“另类语言符号”以及它的有效作用做一些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符号 “另类” 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语言符号进行教学的过程。阅读课文是让学生接收这些语言符号并领会蕴含其中的深层含义,抄写生字生词是让学生巩固这些语言符号,动笔写作是让学生利用这些符号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并输出成为一种新的语言符号。因此语文学习实际上也就是学习和运用语言符号的过程。但是我们往往会把这些语言符号仅仅理解为文字,文字当然是最常见的语言符号,却绝不是唯一的语言符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深入挖掘、有效利用一些“另类”的语言符号,那么它们就能丰富语文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除了语言文字这一类“常规性”的语言符号外,还有哪些“另类的”的语言符号呢?笔者认为,诸如师生创作的“简笔画”、构成系统的“知识树”、体现思维流程的“数轴”、惟妙惟肖的“形体表演”,甚至是精心设计的“教学道具”,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另类”语言符号。这正如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一样,合理利用确实能为语文课堂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不少的情趣。有些学生甚至可能对某些“另类”的语言符号过目不忘,就像我们会对某首歌、某段乐曲终生不忘一样。如能如此,这样的语文教学岂不是“善莫大焉”?
  下面笔者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同行们的先进的教学经验来具体谈谈“另类”的语言符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挖掘和运用。
  一、“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有人说,语文是一门“杂科”,而语文教师则是一位“杂家”。此言不虚。大凡优秀的语文教师,如陶行知、魏书生、于漪、李吉林等教育大家,他们往往多才多艺、见多识广。但语文教师毕竟不是书画家,在语文课堂上如能自己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创作一些简笔画,就已相当不错了。在学习《松鼠》这篇课文时,我们能否结合文本中松鼠的可爱形象,让学生来画一画呢?在教学《爱莲说》这篇课文时,我们能否让学生结合自己所见的荷花以及文本中的描绘来画一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呢?在欣赏契诃夫的《变色龙》时,是否可以让学生试着用简单的线条来勾勒一下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的丑恶嘴脸呢?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凡的,大多数学生也有着创造和表现的强烈欲望。为了画好,他们一定会在画的过程中,不断研读文本,融入自己的见闻和情感。这等于是把课文细细的重又咀嚼了一遍,学生的印象能不深吗?在画画中享受了创造的乐趣,在交流评比中得到了被欣赏和肯定的快乐,你想他们能轻易忘记吗?看着自己的虽很幼稚的画作,他们还能丢掉文本吗?这“简笔画”不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另类”语言吗?
  二、“知识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类知识都有一个相对稳定且又蕴含动态的系统。语文知识也不例外。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课文的学习,往往是学习一个或几个知识的点,构不成知识的系统。只有通过对一系列课文的学习,或对几册语文书的学习,学生才有可能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又遥相呼应的知识系统。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种文体的知识系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把它编成“网”,有的把它列成“表”,有的把它谱成“歌”,有的把它绘成“树”……但笔者认为,把它画成一棵知识树更好。为什么呢?一是它反映了知识间的主次、枝叶和衍生与被衍生的关系;二是它更容易包含一个知识生成、发展的动态过程;三是它是立体的,和知识的立体性不谋而合;四是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在学生中生根、发芽。一提起说明文,学生们立马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棵说明文的知识树。哪些是干,哪些是枝叶;哪些部位容易滋生“病虫害”(容易出错);怎样通过阅读给这棵树施肥浇水,使它长出新叶(不断充实知识树)……学生一目了然。写作也好,阅读也罢,都有那么一种直观、易触摸的语言符号在提醒学生,在给学生们使用,学生们又怎能学不好说明文?说明文如此,议论文、散文又何尝不是如此?现代文可以,文言文又何尝不可以?文体知识可以形成知识树,其他的语文知识又为什么不可以?有学生亲自参与并不断完善的这棵知识树,它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发展将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我认为不可估量。这倒不是因为具体的语文知识将给他们继续的帮助,而是因为这种“另类”的语言符号将给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形体表演”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自然科学注重实验,注重在实验中探究科学的本质,那么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学科中有没有自己的“实验”呢?当然有。“形体表演”就是其中的一种。语文文本以“文字”这样一种符号样式出现,它赋予了读者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但与图片、影像相比,它缺乏直观性与形象性。这就好比某种化学现象如光靠文字的记载,很难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一样,它必须通过实验,最好是学生亲自做实验,才能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学生解读和欣赏文本,惟妙惟肖的“形体表演”就能起到“学生实验”那样的效果。鲁迅的《孔乙己》堪称经典,但因为年代的隔阂,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总会产生一些陌生感和审美的推拒感。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如能插入一些“形体表演”,可否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些许的热闹呢?譬如,在品味“排”和“摸”两个动词的妙用时,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来即兴表演一下。结果如何呢?学生兴趣盎然,会把孔乙己两种生活状态表演得淋漓尽致。这时,我们的语文教师还用得着对这两个字喋喋不休的讲解吗?“形体表演”是一把钥匙,“形体表演”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另类”语言符号,正如肢体语言是人类的另类语言一样。高尔基的《海燕》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我们在欣赏、学习这篇激昂慷慨的文字时,十分注重朗读。这毫无疑问当然是正确的。但我们是否可以引入“形体表演”和“简笔画”这两种“另类”的语言符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文中主要意象的精髓呢?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来表演、模拟海燕在大海上矫健飞翔的英姿、乐观勇敢的叫声?是否可以让学生们来画一画海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与乌云、闪电搏斗的场景呢?这些“另类”的语言符号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的艺术氛围,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把长篇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更容易为自己理解、接受的样式、途径,最终更深入地潜泳于内涵深厚的文本中。
  语文文本中蕴含有太多的“另类”的语言符号,语文教学过程中也隐藏有太多的“另类”的语言符号,这些符号与传统的“文字”符号,互为补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多维的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符号系统。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为语文教学手段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为语文与其他学科搭建了联系、沟通的桥梁,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培育了一对隐形的翅膀。同时,它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强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善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提升了学生们的多方面的审美情趣,最终为学生们的可持续发展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集聚源源不断的知识、技能、思维的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
其他文献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症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针对病症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做好病症分析工作,及时采取合适方式进行护理指导.患者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下面就它的应用举例说明,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rn一、求角度rn例1 在四边形ABCD中,AB=5,BC=3.DE(+)AC于E,DE=3,S
期刊
本专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知识板块:简单的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信息的传递。  本专题的考查重点是:关于磁场的基础知识及应用,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实验内容,意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夯实学生的生物学实验基础.结合目前翻转课堂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相结合,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翻转课堂对促
摘 要:近几年化学考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理解、推理、分析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文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一轮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后续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8-084-01     一、依据高考大纲、考试说明,以课本为例进行有效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广泛使用,对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档案管理的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更加严峻。因此,高校人事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档案管理体制、机制等措施,以适应信息时代人事档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人事档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在中组
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朋友约好在某个地方见面,到了约定时间却没有看见彼此,于是在电话中互相询问对方身在何处,身边都有什么标志性建筑物.接着一边保持着通话一边左顾右盼地互相寻找.如果今天你还在用这种方式找人,就显得太落伍了.现在的你只要打开微信,向对方发送一个此刻定位,之后你可以在原地等待,朋友很快会沿着软件所规划的路线出现在你的面前.其实,这项
期刊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采用复方嗜乳酸杆菌与思密达联合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加速推动了楼宇行业的发展,这些年,生活周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楼宇融,它的出现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安全性与舒适性 。根据舟山技师学院(筹)楼宇实训室已有的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三个方面对智能楼宇安防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安防系统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研究能够对教师的日常教学以及学生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