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抗除草剂基因从栽培种向其近缘野生种漂移的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基因流)是防范作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拿捕净)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以青狗草作为花粉受体材料进行了栽培种向其主要近缘野生种基因漂移的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一般认为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是自花授粉植物,栽培谷子的性状基因仍可向周围60m范围内的青狗尾草漂移,其基因流的频率随着距花粉供体中心路离的增加而递减,花粉供,受体植株相邻0.03m时基因流频率最高,平均达1.14%,基因流锐减的陡坡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法国Agropolis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包括134个SSR引物
高芥酸油菜品种是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的专用型品种。本研究通过两个常规芥酸品种杂交,采用以单株和单粒筛选相结合对芥酸含量正向选择为核心的技术,育成了芥酸含量达60%的甘蓝
玉米S型CMS为配子体雄性不育类型,其线粒体DNA上的R区被证明与胞质育性密切相关。R区含有。orf355和orf77两个开放阅读框,被认为是玉米S-CMS重要的胞质育性候选基因。本研究通
8种不同胞类型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9个恢复系按P×Q交配设计分别配制不育系杂种和保持系杂种,接种白叶枯病(X00)“强”致病力菌系ZHE-173和“弱”致病力菌系KS-6-6,研究杂交稻抗白叶枯病的遗传
从两个水稻品种、4种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幼胚愈伤组织,通过反复继代和悬浮培养,建立了具旺盛分裂能力的胚性悬浮细胞系。胚性悬浮细胞为圆球形、单个或聚集成多细胞
采用PCR方法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川农16”中克隆得到一个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新基因LMWCN16-2(Gen Bank No.AY296753)。该基因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
逆预测又称逆回归,是从依靠变数Y的某一定值Y0预测独立变数X的对应值X0及其100(1-α)%可信区间。本文详细地解释了逆回归的原理、方法和注意问题,推导了逆回归的一些基本公式,并用两
用in planta方法进行遗传转化极大地促进了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但在农作物中仍少有in planta的成功报道。我们采用in planta方法,用含有质粒pSG529、pHTT613和ApSC
根据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研究了冬小麦超高产(hm^2产9000kg)籽粒)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结果指出,于土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麦田,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
用高表达的转PEPC基因水稻HPTER-01作父本,与水稻不育系培矮64S、29130S、7001S以及恢复系5129、437进行杂交,获得505株后代材料,鉴定出42株高PEPC活性和高光合效率的植株。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