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度行业寒冬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比想象中更寒冷
  此次纺纱新技术应用研讨会由中国棉纺协会主办,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在我国棉纺行业面临复杂形势的关键时点上,适时召开。
  “今年的形势比2008年金融危险机时更为严峻。”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对目前棉纺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发表讲话时这样表示。在今年六七月份时,行业专家纷纷认为,经济形势基本已经触底,正在出现反弹的趋势。但是经过对上半年的梳理,从七月底起,大部分子行业不但没有反弹,而且还在继续下滑。国务院对于经济走势的定调也已经有所转变,出口的整体下滑已经是必然,经济增长的增幅下滑也将更为明显。
  从纺织行业来看,1~7月份纺织行业仍有10.9%的增长,总体来看虽然正常,但这个增长幅度却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0%。1~7月份,纺织行业出口已经是负增长,其他数字虽然仍在增长,但是都比去年同期降低。而在纺织工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受影响最大,同时对纺织工业产生影响最大的,还是棉纺行业和化纤行业。我国出口目前整体仍有9%的增长,但纺织工业却已经出现0.27%的负增长。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低迷,达到前所未有过的程度。
  高勇指出,对于整个纺织工业的形势判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退,欧债危机仍在继续,国际影响无法避免;第二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相对调整期。在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受影响最大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制造业。在这种情况下,纺织工业如何应对,是现在整个行业探讨的问题;第三,联合会将向国家呼吁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棉价差问题、出口退税问题、配额问题,希望从环境上给棉纺企业制造稍微宽松的条件。但是目前看来,棉差价问题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这将是与棉花有关的各个行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而棉纺协会资深顾问华冠雄则认为,今年的纺织行业面临出口下降、内需下滑、产量增长下降、企业开工不足严峻局面,这个严冬将会很寒冷。近年来,行业生产要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优势逐渐丧失,国内对棉花等政策的变化导致纺织行业的深层次困难。目前我国工人工资已经比印度高3~4倍,比孟加拉高6倍。而配额制的取消在短期内恐怕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冬天将会很漫长。
  应对,史无前例棉价差
  棉纺行业遇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棉花差价。高勇表示,目前面临的问题虽然很多,比如国际市场低迷,国内消费信心指数下降,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等等,但是棉纺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国内外棉花差价问题。目前为止,棉花价格仍然在18300元/吨左右,最近虽然有小幅上涨,但这只是因为企业棉花库存已经越来越少了。
  “国库的棉花如何放,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现状就是:国储棉无法使用,市场上的棉花也已经快要用完,虽然之后国储棉即将以18500元/吨的价格开始出储,但这个价格仍然与国际上的13000元/吨有5000元左右的差价。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要求尽快多放配额,让国内企业可以更多地使用国际市场的棉花,但是没有太大成效。因此现在的棉纺企业等于是被绑住一只胳膊去和国际企业竞争,市场被人为地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割裂开。”
  在后高棉价时期,原料价格的影响目前只是刚刚传递到面料,还没有传递到终端的服装。如果原料价格的影响传递到终端,表现在市场上将出现的情况就是量价齐跌,到那时候,终端再反过来对前道行业产生影响,必然将更加不利。
  “中国的棉花经济整体来说是小农经济,每人每年产棉平均1吨,但在发达国家,每人每年产棉却达到70-80吨。因此国内棉价比国外高是必然的。丧失原料竞争力,棉花差价每吨达5000元以上。这样的差价下生产的产品怎么可能具备国际竞争力,因此出口才会越来越困难。而我国纺织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规模已经发展到全世界第一,对于市场来说,已经是明显的供过于求。每年1亿2000万锭的棉纱市场是否真的有能力消化?”关于棉价差问题,华冠雄直接指出棉纺目前面临的现状。
  面对高棉价及棉价差问题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的事实,高勇认为,棉纺企业应该努力做到尽量减少用棉量,尽可能降低原材料在纺纱产品价格中的比重,减少棉花和原材料因素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此次纺纱新技术研讨会应该实现的目标,就是利用各种各样的纺纱新技术提高棉纺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和竞争力,解决眼前的棉花现状与难题。
  
  技术,应运而新生
  棉纺协会会长朱北娜指出,今年棉纺行业面临出口下降、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国内宏观形势不佳的多重困境,这就要求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对棉纺技术改造提出了新要求。近几年,棉纺技术进步出现了以下几个新方向:第一,技术化,短流程。第二,细纱机、集体落纱、细络联。第三,不可忽视的设备器材节能降耗作用。第四,推动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加快产品创新。
  此次会议中,作为棉纺行业龙头企业的青岛环球集团进行了自动落纱粗纱机与粗细联的应用分析,分享了环球自动落纱粗纱机研发的领先经验。青岛即发宝盛纺织则就粗细联与细络联的使用经验与效益进行了分析。此外,拥有最高技术水准的国际领先企业瑞士立达向国内棉纺企业介绍了立达四种纺纱技术;欧瑞康集团则就新型高效纺纱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大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同与会企业共享研究成果。
  同时,参会院校代表也从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方面给予了极具实用性的讲解。青岛大学邢明杰教授对新型纺纱技术及其适纺性分析进行了简明扼要地分析,明确了纺纱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性问题。江南大学的谢春萍教授则对紧密纺纱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专业的探讨讲解,普及了紧密纺这个热门技术的基础知识、装置结构及发展潜力。
  而出席此次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则表示,我国正在从世界第一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型的路上。纺纱纤维原料无论从产品品种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国际性的突破,不仅有了多种类棉花纤维,而且在非棉纤维系统中走出新的道路。在纺织理论发展上,我国始终没有放弃继续研究的努力。尤其是在纺纱原理上,近年来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纺织机械也在向计算机自动化发展。
  对于纺纱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姚穆提出几个建议:第一,所有纺织工作者应重视关注重要决策的指导方针,将“产学研”结合升级为“政产学研用”的结合。第二,由向前端研究转为向后道研究。目前我们面临产品品质和数量的双重压力,因此对产业链的研究要进行延伸。第三,要转变思路,即纺织加工原料的采用及产品研究的思路。如何减小原料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如何研发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第四,重视标准,要考虑到所纺纱线如何保证最终产品的特殊用途。棉纤维不仅具有卷曲特性,还有转曲特性,比如左右螺旋转曲。怎样将这些特性保存下来,在生产成品中实现其特点及功用,是应该持续关注和努力实现的。
  严冬,如何安然度过
  
  面对可能即将到来的行业严冬,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华冠雄表示,企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自强不息,内强外正,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境。同时要加速三步升级:企业管理升级,技术水平升级及产品品种升级。
  “因为我国的棉纺企业一直以来都处于原料低进产品高出的状态,所以2010年以前大家的日子都很好过。但在2010年以后,棉价由3万元/吨一路下滑,企业的情况变为处于持续的高进低出,长期陷于亏本状态,当然日子不会好过。而今年的情况更是原料价格高而纱线价格低,亏损面将达到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提升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华冠雄指出,一是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要将用工水平降下来,降低成本支出。二是提升技术水平,适当缩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定要持续扩张,在适当的时候缩小规模,淘汰一些落后设备,不仅可以减少支出,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用工成本也将降低。不是任何时代都适合越大越好,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更重要的是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适当地进行缩小淘汰、重新整合,稳住企业的根基也是必须的。
  虽然面对相当严峻的经济环境及行业现状,无论是整个纺织行业还是棉纺企业,都没有人逃避问题。大家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交换彼此的经验心得,探讨应对的可行性办法。对于可能到来的漫长的行业严冬,勇于直面的态度,也许是最为重要的。而因为抱有这样的勇气和共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再漫长的寒冬也总会过去。因为如果冬天来了,春天难道还会远吗?
其他文献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自古流传的美句所揭示的,是一个地域的繁盛以及它的功勋卓著。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群体的长久被关注。从洞庭商帮到如今的“新苏商”,这个群体务实、刻苦、低调、沉稳的个性引领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的诞生。今天,我们要走近的,是这其中的一员,“新苏商”的代表,爱慕集团董事长张荣明。  成熟商业版图  一曲《牡丹亭》,浪漫、风雅、唯美、动人,江南风情的爱情华章,任谁都无力抵挡。听说,闲暇时
期刊
看当下:稳中有压力  本次调查报告选取了涉及纺织工业各子行业的437家样本企业,其中棉纺织企业最多,占20.59%;其次是家用纺织品制造企业,占18.54%,服装鞋帽制造企业占11.67%,化学纤维制造企业占10.07%。从样本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占比最高,达到39.36%;从样本企业地区分布上看,东部地区企业最多,占79.18%。样本侧重对小企业及东部地区企业的采集,也反映出对我国纺织产业结构调
期刊
2012年9月6~7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杭州萧山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和萧山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作为国际化纤领域的一项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性例会,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伴随化纤行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七年,回头看仿佛是化纤行业长征路上留下的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在高成本时代化纤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新格
期刊
2013年3月26日-29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即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拉开帷幕。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CHIC 2013以“友好体验、产生期待、实现共赢”为目标全力筹划展会。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调整关键期,市场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几倍的信心?  “作为市场的晴雨表,展会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去年以来,纺织服装市场面临的各方面压力相对较大,全行业都面临着增
期刊
关键词1:现状-高成本时代  记者:请您谈谈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压力下中国化纤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现状?  端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化纤工业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期间“低成本竞争优势”一直是中国化纤工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然而近几年,化纤企业却渐渐地感受到了成本优势的明显丧失,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能源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物流成本等不断上升,给化纤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期刊
“美国制造”强势回归  “美国制造”的强势回归,不再是以往所关注的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消失,一度被中国所垄断的初级产品加工也开始向美国本土转移。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正在下降。尽管中国制造业时薪还远远不及美国的水平,但中美之间的成本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010年,美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了6.1个百分点,单位劳动力成本降低了4.2个百分点,从2002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单
期刊
《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化纤工业在“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自主化技术及产业化生产取得一定突破,相关的工艺技术、配套装备、产品应用、标准法规等也取得较好进展,高性能纤维产业实现了初具规模、初上水平,并可部分替代进口,初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急需。新溶剂法纺丝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乳酸(PLA)纤维、
期刊
苏州京都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虽然以生产小产品著称,但颠覆生产型企业的传统观念,以“服务型制造”的理念得到了纺织和化纤的市场份额,多年来专注产品品质,专注于服务下游企业,赢得了广大纺织化纤企业的青睐。近日,记者专访了京都陶瓷总经理邓晓。  记者:今年以来贵公司的运营状况如何?面对成本压力的膨胀是如何应对的?  邓晓:目前,在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原材料、能源等价格的上升和劳动力成本的高涨,使得我们生产成
期刊
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吴江市震泽镇,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高品质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的现代化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公司总生产规模扩大了208倍。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企业迅速发展为居全国同行前列,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企业。现有国际领先的赛络纺设备15万锭,赛络紧密纺设备3万锭,气流纺设备2万头,涡流纺纱机15台,年产粘胶、竹纤维、莫代尔、天丝等再
期刊
本届针博会更是以“瞩目针织生活”为导向,吸引了众多行业特色企业与产业集群的高调参与,呈现出行业低潮时期展会的独特魅力。 据悉,今年安莉芳、古今、欧迪芬等文胸巨头,三枪、铜牛、AB、新雪竹等内衣大腕,即发、东渡、圣桑、恒源祥、皮皮狗、米皇、海慈密语、南极人、博士蛙、金龙、旭化成、旭荣等针织行业重量级企业纷纷参展;五洋、瑞源、晴添、诗蕾、松鹤等一批新兴品牌亮相展会。台湾制衣公会、台湾纺拓会、天竹、汉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