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书本是甜的”。能从小就体味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独立思考;阅读能力;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
  1.让学生自己读书
  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
  2.让学生自己提问
  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读。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让学生自己说话
  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分同桌、或分小组、或分全班),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而且通过这种个性张扬,能转化为学生更具有个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倡导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四、拓宽阅读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创意朗读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领会不同,读出来的情感就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角度去体会课文,去感触课文,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出自己的情感。
  2.适时引导学生想像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课文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此处做出合理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结尾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发展了自我,在想象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经历,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強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书本是甜的。”能从小就体味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日渐繁荣,与之相是不断攀升的房价。房价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法独立承担买房重任,父母出资为子女结婚购房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语文阅读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学生的学生生活和未来成长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将接读法应用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去,可以将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堂阅读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将接读法有效的应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目标,所以化学实验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化学实验教学的含义、功能以及实施策略三方面对化学实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存在,在全球各区都广泛应用,逐渐在各国各区形成了不同的篮球文化,篮球文化的传播提升了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而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又促进了篮球文化的
俄罗斯是一个文学大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不朽之著。在中国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俄罗斯作家名字,比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
摘 要:朗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述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进而分析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现状,提出朗读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教学;语言材料  一、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英语朗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朗读可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摘 要:实验教育学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变成一种具有影响力和实践性的教学研究。文章主要以音乐教育为视角,从实验教育学对其产生的影响、具体的实践过程以及现实意义三方面进行讨论,促进我国音乐教学向前发展,提高音乐教育的品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音乐教学;影响  实验教育学可以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创意,以音乐教育为例,实验教育学可以在应用的过程中为其提供新的灵感,实现创新教学。因此,音乐教育
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使其实效性大打折扣,不利于进一步推行教育改革.因此,探索出能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合理路径便是重中之重,也是本文的期盼
外国选篇进入语文课本已有百年历史,经历了由无到有、数量由少到多、由重政治思想性到重人文性、直到如今明确了选篇比例及具体阅读推荐篇目的过程,可谓艰难坎坷。从上世纪九
民事诉讼程序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如果想更好的实现核心的民事诉讼目标,那么要对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详细的考究,因为这与诉讼是否公正,是否能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