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中学习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在课堂中如何在学生喜欢的操作中贯彻学习任务以及学生上网“喜欢做什么”与“应该做什么”之间寻找“切入点”问题以及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从对网络的认识问题、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问题、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五个问题进行了反思。同时提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信息素养要从反思做起。
  关键词:信息教育;课程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2
  "Play" to Learn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Reflections
  Ye Chuan
  (Shanxi Xunyang School,Xunyang 7257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like how to carry out the operation in the learning task and student online"like what"and"should do"look between the"entry point"for a series of issues and thinking,from the network the problem of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eacher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materials and lesson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 five issues.Also suggested as a teach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ir own culture,to reflect information literacy from the start.
  Keywords:Information education;Teaching;Thinking
  曾經有一位学生当着我的面直言:如果上网不给我们QQ和聊天,那就干脆不上的好!——这或许还说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但究竟在拨通了网络连接之后,学生们更喜欢做什么事?在“喜欢做”与“应该做”之间,我们的学生找到了“切入点”了么?我们学校的校园网工程基本完成了,网络教室成了学生们的又一个乐园,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连接上Internet。同时,网络教室也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上述的问题是其中之一“学生贪玩”。
  不可否认,一些信息技能可以在“玩”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一次监看学生屏幕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在“聊天”、“QQ”、完成学习任务三者之间交替进行着,令人惊讶的是,她飞快的输入速度、敏捷的才思和娴熟的操作技巧,这些技能不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么?
  一、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我们都知道“学生一旦接触互联网就会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通过正确的引导,网络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如果缺乏引导,学生也会被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正确的引导方法是什么?学生们知道网络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清楚电脑不仅是“游戏机”、“影碟机”,但他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沉迷于“玩”中。“玩”是年轻一代的天性,儿童时代的“玩”性在网络的包罗万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延续。在“玩”中,有人“玩”出了精彩、“玩”出了一片赞扬声,也有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现在有人提出要开发教育游戏,所针对的正是学生“贪玩”的这种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这会不会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变得被动呢?毕竟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如果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还要过分地依赖“游戏”,那么“网络”就真的逃脱不了被一部分人排斥的命运,那真是我们的悲哀了。
  社会各界一直都在进行“学生上网利弊谈”,但不管谈论的结果如何,网络进入生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而且是时代的需要。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它是不可排斥的,它是工业时代转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我们要做的是把学生引向“学习”中来。毋庸置疑,与任何事物一样,“网络”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到的是正视它、用好它。以往学生是在“两个世界”中学习,一个是经验世界,另一个是语言文字世界,而且现行教育模式使这两者越来越脱节(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出虚拟的现实世界,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OICQ”、“聊天室”和“论坛”等正是网络创造出来的虚拟社区,属于“第三个世界”的,我们不是要“取缔”,而是要“拿来”为教学所用,促使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这样才是积极的做法。
  二、实施“信息技术教育”
  纯信息技术的世界是空洞的么?目前,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教技术,一味追着技术的发展,而我们自己所能学到的只是浩瀚信息海洋中的一滴水,所能教给学生的更可能只是这滴水的几分之一。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能和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去关注纯信息技术的世界空洞与否,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
  现行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高信息素养的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是否进行了角色的转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因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主动地教和被动地学的关系了。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可能使一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教师。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位热情的帮助者,正如萧伯纳所倡导的那样:“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三、软件学习与信息技术课程
  有人戏说:中国的信息化教育是办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微软培训班。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几次改版,在“微软培训班”中兜了很多圈子。的确,微软软件以其友好的界面、完善的功能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计算机,对其软件应用的学习无疑是必要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性课程,在知识、技术、能力和伦理道德方面都应有所涉及,它有其作为一门课程所必须包含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评价方法。因而没有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只停留在讲讲某个应用软件的操作、讲讲浏览器、讲讲某一杀毒软件的操作……,用教技术的方法来教技能将造成“穿新鞋走老路”——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效果。
  另一个问题,因为教材的编写是“螺旋式上升”的,从小学到高中,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一直在“螺旋”中重复着,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旧的课程观,那么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无心学习、被动地“玩”的现象肯定很难被扼制。因而,运用“新课程观”来执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课程观中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创造、开放性、个性化、超文本链接的课程体系,因而,让学生参加到信息技术课堂的资源建设和教的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的自组织的过程,就会自觉地回归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信息技术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混乱”局面,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正确、有效的评价手段。我认为:如果信息技术课也被列为高考必考的科目,那信息技术学科就完了。应该说,这种想法偏激了些,但这也正是我们目前基础教育评价手段的陈旧所导致的,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应该包含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对学生的认识太少了,我们面对的是几百位学生,每周一节课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有完整的认识,因而评价不能光靠教师自己,還要靠学生自己。根据国内外新型的学习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课评价所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文件夹,文件夹中包括了学生自己的作品、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对别人的作品评价、自己的心得、与别人交流的情况等等。评价的结果不是对某个软件的熟练程度,也不一定是某一个分数,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各种各样的虚拟社区是学生的所好,很多学生在那里自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正如前文所述的那个同时进行着QQ、聊天和学习的学生那样,因为她要多任务工作,因而她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但我们一直在课堂上排斥“OICQ”和“聊天”这类东西,就连学生自己也莫明其妙地舍弃他们的所好。反过来想一想,“如何有效地组织起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这些爱好能不能为学习活动服务呢?这一类问题一直是教师们执行教学时所考虑的问题。
  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中,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而我们教师实施这一方案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用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学会放飞学习者。放飞学习者的关键是:老师要敢放、会放,学生要大胆飞。
  放飞是一种艺术,我们应该怎样演绎这种艺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中存在着不少不敢飞、飞不起来、飞了又掉下来、懒得飞的人,他们或是放弃自主学习的机会,或是不断地等待。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最难的,“自主”在学生习惯了几年、十几年的“灌输”教育之后会演变为“自由散漫”。但“自主”在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会有很好的体现。“放飞”不是放任自由,放飞的方向、放飞的尺度都要教师把握好的艺术要领。“切点”需要在一次次磨合中提炼出来。所谓“磨合”就是利用反思来解决教育改革中所遇到的困难。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现代与未来的教育,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因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教育,贯彻终身学习的思想,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创新。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套模子的方式来塑造灵魂(即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是愚蠢的。因而,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交流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2002年——2011年间《羊城晚报》有关网民的报道进行抽样分析,旨在了解网络在中国传播的近十年来,主流媒体视野中网民形象经历怎样的变迁。从而透析网络社会的演变历程,为未来网络社会的调整与发展提供参照。  关键词:内容分析;网络形象;网络社会  中图分类号:G206  互联网进入我国大众视野已经十余年,随着信息产业急剧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内容的不断完善,我国网民数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卷烟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越来越多,在信息管理方面的挑战性也越来越大,如何让信息技术真正地为生产服务,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成为当下各企业所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对卷烟厂信息技术专业团队的建设思路、意义以及技术团队的日常管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管理;技术团队;激励机制;生产效益;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3 文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效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供需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到位而引起的。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关键词:就业难的原因;职业生涯规
期刊
摘 要:由于移动网络低安全等特性,导致移动数据库中与用户隐私相关的字段处在一种可能会被披露的状态,如何实现高效可靠地隐私保护是当前移动数据库中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其中k-匿名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靠地数据查询发布技术,在文中,我们在移动数据库引入k-匿名技术从而对数据库中用户的相关数据或敏感数据进行保护,以防止具有知识背景下的隐私披露。实验证明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时间复杂度也在可控的O(k)级别,比较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以建筑企业为例的项目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利润等概念及其涵义,分析了项目安装工程消耗成本的各项费用,指出严格控制项目实际消耗成本的意义,结合建筑企业项目建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套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旨在解决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以及对项目实际消耗成本进行及时统计等问题的项目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以期为从事工程研究、设计、系统集成、生产和技术管理、技术服务以及与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汇文图书管理系统及Excel的函数功能,把文献信息增长规律应用于测算图书馆书库排架,来计算不同类目图书未来增长占用架位数。并具体阐述利用Excel函数进行图书排序及架位预留的方法。  关键词:架位预留;Excel宏;函数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为便于读者获取所需图书,图书馆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对馆藏纸质
期刊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环境的合理设计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力求通过人文和技术资源并重的角度,对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与资源系统整合设计提出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远程教育;环境资源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形式由以往的函授、广播电视教育发展为运用多种媒体,结合现代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智能自动交换光网络,它的出现是传送网络概念的重大历史性突破。本论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光网络的基本概念和需求推动智能网相关发展情况,并对智能光网的网络结构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智能光网络;发展;演进结构  中图分类号:TN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Analysis of the Intellige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网站建设实训教学的特点,指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分析了网站建设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通过以购物网站实训教学为例,按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对实训课程进行了探索,提出的教学方法以资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关键词:网站建设;实训教学;购物网站;购物车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Shopping Website T
期刊
摘要: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往往采用模拟摄像头作为图像采集单元,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清晰度视频图像处理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嵌入式高清网络摄像机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TI公司的TMS320DM365的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性的特点,可输出最大分辨率720P@30fps的H.264高清视频图像。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高清;网络摄像机;TMS320DM365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