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感悟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通过《端午的鸭蛋》一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思考与改进,拉近孩子们与文本与时代的距离,让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端午的鸭蛋》 民俗文化 常教常新
  在咸咸海风中,在微醺的六月里我又迎来了我那记忆里的鸭蛋,特殊的地域特点,让这里的孩子肤色红黑,让这里的孩子更具淳朴,也让我产生了新的教学灵感,让我的教学之树迸发新枝。
  散文《端午的鸭蛋》其作者汪曾祺在悠然恬淡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可以说是岁月的一种沉淀。这些岂是不谙世事的花季少年能够体悟的!另外《端午的鸭蛋》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的民俗风情。面对情人节、圣诞节等一系列洋节洋文化的蚕食与火爆程度,相比之下我们的端午等中国传统佳节实在是太冷清,太受冷落了。特别是长兴岛学校的孩子眼界受局限,对我们的民俗文化不甚关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民俗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自2003年入编已有近十个年头,我教过已有四遍了,可每次读他的《端午的鸭蛋》都被那种信笔的自然生动,那种对人生滋味的从容闲适所打动。儿时的生活,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上一层异样的光辉。可以说一个“鸭蛋”,再现了我生为六十年代人的一段旧年生活,见证了那曾经让人难以忘怀的童心童趣。它开启了我尘封多年的记忆,穿越四季的时空,有鸭蛋的端午是我们这代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愫。这份情愫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少年们难以感受到的。
  每次教这篇课文我都会把我那份对过往岁月情不自禁的难忘感受说给学生听,好拉近他们与作品的时代感,懵懵懂懂中他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趣味、这份浓情。他们眼里多的是对我的绘声绘色情节的陶醉,不解与羡意也是并存的。可以说怎样拉近孩子们与文本与时代的距离感一直是我教这篇课文所努力的方向。每次教这篇文章我都会对教学形式做以调整,每一次也有不同的收获,可以说是常教常新。这次的长兴岛执教,特殊的地域特点,特殊的民族节日,何不来一个特殊的“鸭蛋”?于是我很快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①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带给作者独特的情与趣。品味作品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②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本文的情趣。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③提倡珍惜传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关注生活细节的情感。
  我针对学生的特点,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课前让学生搜集各地端午风俗;学生桌椅摆成几张茶话会用的桌子造型,学生分坐几组学习。我也准备了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鸭蛋络子等。
  教学过程分为几步:
  一、创设情境,忆端午
  1、根据多媒体出示的相关诗句和食品图片猜中国的传统节日。2、欣赏端午风俗的图片,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写端午节会选择写哪方面。根据诗句和特色食品来猜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将古诗与传统节日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学作品的教育,欣赏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设想自己写端午节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本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标中规定的“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理念。
  二、初步感知,说风俗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并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教师范读文章的第一段,同学们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哪些端午节的风俗?
  3、小组活动:假设自己是江苏高邮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家乡的风俗。
  本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通过阅读提炼信息,了解高邮特有的端午习俗,并通过小组内以导游身份介绍家乡风俗的形式,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感悟文中的趣味。
  三、赏读文本,品情趣
  1、寻读课文,体会情感。让学生在朗读后思考“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师生再细细品读这些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从而体味出作者对故乡倾注的深情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2、默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认真思考:作者着重写什么内容以表达他心底的故乡情结的?分哪几个层次来写?
  3、精读课文,品味趣意。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端午节的风俗那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只写了小小的一枚咸鸭蛋呢?师生共同精读课文中写鸭蛋的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納。教师出示鸭蛋络子的图片,并以实物展示鸭蛋络子挂在胸前的情形。同时让学生也拿出准备好的鸭蛋鸡蛋感受作者的童年情趣。
  4、细读课文,表达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爱的描写鸭蛋的段落朗读。说一说你认为高邮咸鸭蛋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我始终以多种形式的“读”来贯穿,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对鸭蛋特点和围绕鸭蛋的趣事的分析来感受作品内在的韵味,体会鸭蛋包含的情与趣。这个过程注重情感体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并合作交流。
  四、探究特色,评语言
  1、学生交流本文中的好句子,并分析其特点。可以由教师先给学生做示例:“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白嘴吃”就是空嘴吃的意思,是地方方言,平实却有韵味。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文本中找出语言评析其特点。
  2、师生共同美读这些句子,然后总结这种语言特色。
  这个环节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了解文中特有的方言,短句,文言词及平淡质朴,饶有趣味的风格。
  五、拓展迁移,诉真情
  1、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风俗特产让你非常难忘。
  2、用一两个细节描述家乡的人们过端午节的场景。
  3.亚洲某国家(指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你对此有何看法?
  教师感言:看看我们自己,一提起吃就是肯德基,一提起穿就是耐克,一提起节日首先想到的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再对照对照作者,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我们看看屈原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就会明白端午节一旦流落异乡我们失去的将会是什么。因此,我们要热爱,要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个环节将学生的关注点迁移到自己家乡的风俗人情上来,引导学生体验日常生活的趣味,唤醒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这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
  只有反复的朗读,才能体会本文的情与趣。本节课,我坚持“阅读教学要注重朗读”这一要求,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整节课,“诵读--范读--寻读--默读--精读--细读--美读—自读”,引导学生感受本文内在的韵味和小小鸭蛋包含的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读带说,读说交替,并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细节的情感。
  一堂课下来,我和孩子们都很兴奋,再说起我的那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孩子们也投以热烈的回应,把自己过节时的美妙细节与独特感受深沉而细腻的交流出来。特殊教学氛围,激发了特殊了教学形式,收获了特殊的教学体验,教材只要常去研究是常教常新的。长兴岛执教让我的教学之树再发智慧之花!
  窗外海风依旧烈烈,我感到时光是多么神奇,它让每一时代都能雕琢出奇异。只要我们心里常存美好,并能把它形容下来,让岁月沉淀出它的美,我们又何必要感同身受呢!再次执教,再次找寻到了生命中的一个美好的“鸭蛋”。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由美国麻省菲利浦家庭服务公司研制、在去年拉斯维加斯冬季消费电子产品展上亮相的P200电话是集多种尖端科技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该电话机使用普通接线和电源插座,配有一个32
合作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合作才能达到共赢。时间:2010年10月19日下午地点:全晋会馆洪鼎茶社主办:《新晋商》杂志、瀚思正道地产顾问机构媒体支持:融讯地产网、山西青年报、山
1994年9月,省农场总局对垦区史志工作有功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给省农场总局史志办记大功一次,奖励12名编辑人员奖金2万元,根据个人贡献大小予以分配。 In September 1994,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结合了抗性消声器和阻性消声器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提高消声器消声效果.某重型卡车排气消声器为阻抗复合式,通过整车噪声定置试验,得到空管和原消声器的排气频
靠接法先播西瓜,4~5天后再播南瓜。南瓜播后12~15天、南瓜苗的第一片真叶展开时为嫁接最佳时期。嫁接时,先将南瓜苗切去真叶和生长点,用刀片在子叶下1厘米处向下斜切茎部,角度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s,AGIs)是一类通过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AGIs降糖平稳、安全性高,并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手段研究了双脉冲电沉积法制备泡沫金属载体的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脉冲频率和负向平均电流对载体抗压强度和镀层质量影响最为显著,得到最优工艺组合为A2B3C2D
心脏病专家针对生活中最常见的危害心脏健康与安全因素,提出爱心与护心的7条建议:(1)少脂肪:应少食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的虾、肝、蛋黄等。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鱼,可防止发生
美国泌尿外科学的教科书上,早期前列腺癌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可实施根治手术的恶性肿瘤。术后病人无需打针、吃药,肿瘤不会复发或转移,但这一切都归功于早期发现,即临床症状
英国路透社最近的一份报告称,新的研究提示:婴儿出生时,如果给纯氧超过3分钟,可能会增加童年时期癌症的发病率。明尼苏达大学的医学研究人员调查了5万多名1959~1966年出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