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色彩传达角度谈中西方国家形象塑造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191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辩证思考的基础上,尝试从色彩传达角度出发,对中西国家形象存在多方面差异进行对比,并由此分析了这些差异所折射的文化传统背景因素,从而得出中西传统国家形象传播、塑造过程中,色彩传达具有独特影响效果的结论。
   关键词:国家形象 色彩传达 塑造
   从去年初,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到今年有关“壬辰龙票”的种种争论,让人们在看到中国国家形象愈加强大的同时,更突显出国家形象定位的重要意义。国家形象宣传片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的做法,是中国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国家形象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人民通过现实生活取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所塑造出来的,也是这个国家的人民通过文艺作品‘重塑’出来的。在这种重塑中,包含了既定的现实,更蕴含了一种向往,希望成为一种什么样的国家、希望追求什么样的精神。”这些内在的的诸如精神需要等的动因,需要借助于相应的外在形式去表达,才能转化为一个国家的国家力量。色彩传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而具体到从色彩传达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可以看到,中国国家形象色彩的选择倾向性明显。“壬辰龙票”就是很好的例证:大多数的人会倾向于选择某几种色彩表现方式,如红色、金黄色作为国家形象色彩,这一方面说明这些色彩本身作为国家形象传达的外在形式的社会认可度较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人们对国家形象色彩传达方面的认识相对较单一。而“在绝大多数西方人那里,中国文化无非是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秋歌,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之类。好吃的中国餐加上非常模糊的孔夫子,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面对这样一种现实,我们应当思考如何从色彩传达对中国和西方形象进行认识。
   与中国不同,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非常善于运用色彩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近代出现国家形象标志较早的法国,其国家形象既有庄严的三色旗,同时也用高卢公鸡、葡萄酒做国家形象标志;新西兰的国歌就带有当地土著人的色彩,配合当地人的衣着和舞蹈,向每一位到访的游客展现着新西兰极富吸引力的国家形象。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特别是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往往特别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其在色彩选择上一方面具有本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另一方面色彩的传达始终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的国家形象中的色彩运用已经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具备了跨越文化、文明、种群而进行传播的强大实力。
   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其中有外部客观原因的影响:“由于国际传播领域中的信息流动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特点,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由国际大媒体向一般性媒体流动,所以我们在国家形象的塑造、维护和传达上,效果始终无法更好地凸显。”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自身在一些方面的缺失。例如,在色彩传达方面的认知度低,特别是对于国内民众的宣传方面存在空白;同时,在色彩运用上缺乏现代视角和创新的形式。“在国外,有些外国人看到记录当代中国的生活照片竟会不相信,以为这些照片是虚构的。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似乎没有照片中所展小的那些当代元素。把电影中的虚构画而当成真实的中国,把照片中的真实的中国当成虚构的中国。”这样的状况应当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打造中国“软实力”密切相关。必须充分利用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色彩符号,促进世界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我们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利用色彩传达呢?我认为,应当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将体现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同时又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作为运用色彩传达的核心标准。归根到底,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不仅是艺术创作、文化发展领域的问题,更是一种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相互交融的过程。而色彩传达作为外在形式,也必须是服从这一过程的。即符合中国人的自我认识与定位的运用,才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承认和接受,也才能真正在中西方交流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舫.艺术作品怎样输出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2008.
   [2]张生.龙的传人[J].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2).
   [3]曾凡.中国形象与中国精神[N].文艺报,2007.
   [4]程曼丽.掌握国家形象塑造的主动权[N].人民日报,2008.
  
   (作者简介:王 昊 (1990.5-),男,河南郑州人,本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研究方向:网络传播。)
其他文献
This essay is an analysis on Saul Bellow’s masterpiece Herzog in the light of Feminism,trying to find how women lived in a patriarchal world with a feminist mo
期刊
为了解豫北地区高校男教师亚健康及体育锻炼现状,研究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对男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豫北高校男教师亚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
当今世界上已经不存在可以先占的“无主地”,但是不少无人岛屿主权争端依然存在,先占原则在澄清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有其重要意义.提供证据证明在无人岛屿上存在先占,是岛屿
摘要:新课程要求基础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关键词:预设与生成;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生长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65-01  课堂教
摘要:图书馆文献传递是一个多方参与协作开展的服务,所以必须从资源、技术、利益、版权保护、服务流程、服务评价等多方面思考服务的优化开展。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   一、平衡文献的“拥有”与“获取”,合理配置资源   “拥有(ownership)”和“获取(Aeeess)”的关系,即在图书馆藏书发展中如何处理“拥有”本馆馆藏和“获取”馆外信息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
本文围绕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向往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尽社会责任等问题, 分别就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他们对儒
从2009年中国第一个微博平台推出开始,国内微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名人微傅、政府微博等创新性的应用极大丰富了微博的功能,开放、自由的风格更是吸引了大批用户的使用.目前,
通过与美国SPARK项目的比较探讨中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阻滞因素与对策,期望对“阳光体育运动”长期和有效地开展起到借鉴作用。中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阻滞因素与解
摘要: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分析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基本原则;最后一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研究学习方式三点来分析了有效解决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