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夹缝中的生存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宜海军基地是新加坡的深水良港,可供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等在内的大型舰艇编队停泊,并且配有功能先进的自动储存仓库和自动监视系统。20年前,新加坡和美国签署协议,樟宜海军基地为美国海军第7舰队及其他过往船只,包括航母等大型船只,提供后勤补给和维修服务。
   美国海军使用樟宜海军基地,无疑将给东南亚的战略形势带来深远的影响,还可以大大拓展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控制范围。美国海军第7舰队可以在24小时内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阿拉伯海,到达海湾地区;向东则可以直接进入南海海域。
   2019年年底,新加坡再次和美国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美军获得了新加坡境内海空军军事基地的进一步使用权,新协议将美军的使用时间延长了15年。
   2020年5月,美国“吉福兹”号濒海战斗舰和新加坡“坚信”号隐形护卫舰在南海展开“自由航行”,并举行联合演练;美国从侦察机到双航母战斗群一共抵近南海侦察多次,均是从新加坡起飞。新加坡不仅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更是在南海问题上对美国紧紧跟随。
   被“逼”出来的独立
   新加坡,国土面积724.4(2019年)平方公里,只有北京市面积的4.4%。但毋庸置疑,新加坡是发达国家,人均GDP达到6.3万美元,全球排名第8。可就在几十年前,新加坡的处境还十分尴尬,多数国家的独立都是争取来的,但新加坡的独立是“被逼无奈”。
   1963年9月,李光耀带领新加坡加人了马来西亚,但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由于华人和马来人的矛盾等诸多原因,马来西亚国会紧急修改宪法,126票全票赞成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李光耀用各种办法争取,依然不能改变这一局面,迫不得已,新加坡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离开马来西亚,李光耀的心情是绝望的,他在日记中写到:1965年8月9日不是什么好日子,我们从来没有争取过新加坡独立..他的绝望有足够理由,不要说发展的机遇,新加坡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国家安全条件,且不说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也不要说新加坡的粮食90%需要进口,就是连最基本的淡水都没有。
   这个城市型国家从建国开始就面临巨大的危机,尽管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是既没有淡水河流,也没有湖泊。长期以来,新加坡的淡水全部依靠马来西亚供给,一旦停止,新加坡马上会陷入缺水的危机之中。1997年,从泰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波及整个东南亚,马来西亚发生信用危机,面对严重的经济衰退表示:“希望新加坡能提供资金支持,马来西亚会继续给新加坡提供淡水。”此时受到“胁迫”的新加坡终于下定决心开始考虑自力更生,解决饮水问题。1998年,新加坡第一个海水淡化厂建立;2002年,新加坡启动再生水计划,把废弃用的水循环改造成饮用水。
   到了今天,为了解决淡水问题,新加坡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与人力,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加坡也才满足了50%左右饮水的自给自足,剩下的50%还是需要依靠马来西亚供给。那么,这个连淡水都没有的国家,凭什么成为发达国家,甚至人均GDP超过了美国?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马六甲海峡。
   海上“生命线”
   整個东北亚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2020年上半年,中国石油产量在全球排名第6,总量接近1亿吨,但中国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依然高达73%,是全球第1的石油进口国,进口量远高于第2名。中国是全球的经济引擎,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的工业超级大国,具备全球完整的工业制造供应链条。庞大的工业产值需要海量的石油来进行支撑。
   日本,全球第3大经济体,但日本几乎完全不产石油,日本的石油99.7%依靠进口,是全球第4大石油进口国;韩国,全球第11大经济体,石油年产量240万吨,人均比日本还少,是全球第5大石油进口国;如果东北亚没有石油,经济和工业发展马上出现问题。而中日韩的石油运输超过80%以上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日本更是超过95%以上。
   马六甲海峡有多重要?它是当今世界最繁忙的水道,贸易量可以占到全球海上贸易的1/4。马六甲海峡不仅仅是控制东北亚石油运输的咽喉,东亚诸国都必须穿过马六甲海峡才能完成与非洲、欧洲、大西洋的贸易,也才可以进入波斯湾,与中东诸国进行石油贸易。一旦这条通道被非中立方掌控,势必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冲突甚至战争。经马六甲海峡进人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是当之无愧的“海上生命线”。
   目前,马六甲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三国海军联合巡逻,保障安全。而在三个国家中,马六甲海峡对新加坡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因为马六甲海峡的深水航道在新加坡这一侧,更是因为马六甲海峡是新加坡发展的几乎全部。李光耀去世前,在遗作《李光耀观天下》中讲述了自己对未来世界的一些看法,令人较为诧异的是,他对新加坡的未来做出了很悲观的预言,认为非常有可能逐渐成为一个平庸的国家。
   李光耀看到,新加坡的软肋非常明显,他们的命运根本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全球化救了新加坡,新加坡是作为重要的全球航运枢纽存活下来的。但是,这种高度的开放也让新加坡变得非常脆弱,全球范围内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牵连到新加坡。李光耀很清楚,有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兴;没有马六甲海峡,新加坡衰。
   新加坡依靠马六甲海峡,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居世界最前列。新加坡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并成为国际航运的中心。在经济学上,物流GDP每增加1元至少可以拉动其他行业GDP增长4元,而新加坡的物流行业就占了整个国家GDP的20%。新加坡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会派生出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
   可以说,没有了马六甲海峡,新加坡的转口贸易、金融服务、船舶制造等行业都将黯然失色。马六甲海峡几乎是新加坡的全部。新加坡希望马六甲海峡将永远成为东北亚的生命动脉。    但是,新加坡的幸运是中国的“软肋”。马六甲海峡占据了中国80%的海上石油运输线,这是难以想象的危机。经过7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清楚,永远不可能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国际上一旦发生任何意外,譬如日韩摩擦、越柬冲突……美国只要封锁马六甲海峡,这些危机几乎都可以按照美国的意图进行化解。
   作为一个城市型国家,仅7万的军队,却坐拥全球地理位置最好的港口,犹如“一个3岁的小朋友在大马路上守护着一个价值连城的宝盒”,而且.新加坡周边强敌环视,所以它选择和美国合作。
   新加坡的目的并不是反华。1975年的时候,李光耀就对英国人说,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主宰力量,东南亚之于中国犹如加勒比海国家之于美国或东欧之于苏联。他判断的一个依据就是,中国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就会在观念上改变,要求更好的生活,当中国也改革开放,这个国家会迸发出巨大力量。1976年李光耀访问中国,明确自己的想法是:“中国越强大,中美力量越平衡,新加坡就越安全。”李光耀希望的是均衡外交。
   但是,美国并不是一个“国家”,它所触及的疆域,早已突破了50个州的边界,美国是一个以军事、科技、文化掌控全球的管理体系,美元是美国进行全球经济管理的有效工具。
   中国的目标,是民族复兴,是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新加坡,是美国霸权体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新两国在目标上存在本质的不同,因为新加坡是美国掌控马六甲海峡、遏制中北亚的最有力工具之一。
   摆脱“马六甲困局”
   20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摆脱“马六甲困局”。2013年7月28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开始运营,这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同时,可以通过其分输站向缅甸市场输送天然气。到今天,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3000万吨,天然气约265亿立方米,成为了中国重要的能源输出线之一。
   2002年中国投资460亿美元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包括瓜达尔港和连接到中国新疆喀什的铁路。2016年瓜达尔港正式启用。有了瓜达尔港,中国通往中东这个能源根据地的运输航线可完全忽略马六甲海峡,直接从瓜达尔港上岸通过管道或高铁进入喀什。这样,可以让中东到中国的油气全程管道运输,无需油轮。
   不仅如此,有了瓜达尔港,中国西部地区将出现一个从物流到人流乃至资金流的集散地。中巴经济走廊使喀什成为中国内陆与中亚、中东、欧洲、非洲的交通要道以后,将使喀什成为中国西部的世界级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形成以喀什为中心的中心城市圈。
   2007年10月,在中国的援助下,斯里兰卡政府在汉班托塔开始建设大型港口。2012年6月,中国投资15亿美元兴建的汉班托塔深水港开始运转,成为印度洋至太平洋地区所有舰船的最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现每天约有300艘船只到港。而汉班托塔深水港的运转,标志中国“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一路”已经完成了基本雏形。
   不仅如此,中国的速度还在加快……2013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正式参股马来西亚关丹港建设,实现了中国企业以建设和运营方式整体入股东南亚港口零的突破;2016年7月,河北港口集团投资首个境外港口项目印尼占碑钢铁工业园综合性国际港口项目;2019年3月,在孟加拉,中国港湾拟与中交产投共同投资孟加拉吉大港中国经济工业园区项目。
   中国每前进一点,“一带一路”每推进一步,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就下降一步……“一带一路”项目完全建成之日,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将至少“打折”60%;新加坡将再也不是海上生命线的唯一。
   看到中国越来越快的进度,新加坡几乎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来阻挡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在南海问题的站队上,还是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上,新加坡都想尽一切办法阻挠。但凡南海出现争端,新加坡都迫不及待地冲到前面出头指责……
   新加坡要依靠马六甲海峡发家致富,與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在本质上有冲突,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而言,新加坡看似“投靠”了美国。事实上,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新加坡并不亲中也不亲美,他亲的是利益,只是他已经迷失在正在剧变的局面中。新加坡的力量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新加坡高速发展了20年,几乎所有的政策和战略都是比较好地推动了国家的发展,但是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加速复兴超越了新加坡的想象,让它逐渐失去了自己在全球的位置。伴随全球博弈的发展,新加坡并未拨开迷雾看清局势,这注定它将在夹缝中生存。
其他文献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曾有人担心,莫言会陷入“诺奖魔咒”——得了诺奖就很难再进行持续创作.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却说: “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
期刊
通过模拟用户的冷镦工艺,对某厂生产的(Φ24mm)ML40Cr大盘卷合金冷镦钢盘条在冷镦过程中产生的开裂现象进行了分析。经低倍酸洗、高倍检验与扫描电镜分析,并根据盘条表面缺陷
2020年,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浪潮的来袭让本已十分艰难的中国企业雪上加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危和机是同生并存
期刊
“名媛”一词由来已久,在明清时期已频繁出现。而近来,“拼单名媛”一词的出现使“名媛”重获关注,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名媛”和“拼单”,两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却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发生碰撞。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多么不可思议,“拼单名媛”的存在还是“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   看起来,“拼单名媛”是一群“肤白貌美大长腿”女孩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但这种追求之下,是浮躁风气下一部分人对名利的
期刊
利用“八五”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获得的水文、气象、声学、光学等资料,应用国际上先进的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2.5ForWindows,建立了适用于各有关专业特点所需
作家和评论家,传主和立传者,照理说是应该相互对立,至少是彼此绝缘的一一传记内外的作家“以我笔写我心”,用独立创作折射独立思考;评论家和立传者以旁视者的零度情感,达到理
期刊
摆式剪切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固定安装在摆架滑槽内侧的铜板会出现严重磨损,总磨损量达到3.04 mm,降低了薄板剪切精度和质量。针对此磨损问题,仿真了模拟摆架滑槽内铜板摩擦面
初秋9月,万众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燃起圣火,这是亚运会历史上空前的一次体育盛会,也是我们中国和首都北京第一次承办这样大规模的国际体育盛会。我们谨向这次亚运会的
扫码点餐、在线挂号、网购车票、网约车出行……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不收现金、打不着车、没有健康码无法乘坐公交车的尴尬场景时有发生。而常常感受到这种尴尬的,怡怡是最需要社会提供便利的那群人:老年人。  新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化、数字化让社会运转更加高效,却也给众多老年人带来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老年人如何适应,谁来帮助老年人,这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必解的题。  01  不会智能手
期刊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升的今天,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是学校和家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抓好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笔者深知小学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社会的复杂性,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事情。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还远远不够,自我保护能力还有所欠缺,对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