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3.5亿人一生中都会经历抑郁,每20人中就有1人患上抑郁症,其病发原因多种多样。抑郁症是与地位、职业和物质条件无关的一种病症:无论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还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成功人士。
虽然19世纪伟大画家梵高的作品后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在当时,他却是最落魄的艺术家。一贫如洗、生活潦倒、情感受挫,这一切都让梵高越来越郁郁寡欢,他会时常选择用一些自残的方式来折磨自己。1889年他第一次企图自杀,之后的梵高便时常有些令亲友不安的举动出现,显然这是因为精神负担过重而引起的。终于,在1890年这位不负心理重荷的伟大画家开枪自杀了。
因小说《老人与海》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生活经历也并非别人认为的那样浪漫欢乐,相反,长期的紧张与压力使他不堪重负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他尝试利用各种的方式摆脱低落情绪,如旅行冒险和寻求各种刺激生活等。 世人眼里的戴安娜王妃总是美丽高贵,但事实上这位美艳动人的英国王妃患有抑郁症,长期生活在忧伤与落莫中。戴安娜王妃在逝世前,曾4次抑郁症病发,并导致厌食症。对婚姻的失望是她患上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所幸,她的病情没有酿成悲剧,因为当她意识到自己的病情时,及时接受了积极的治疗。
潜藏的杀手
抑郁症通常还伴随着很多其他类的精神和心理疾病,例如恐慌症、狂躁症和社交恐惧症等。
恐慌症
许多健康的人坐过山车是为了寻求极限运动的刺激,但对于患有“恐慌症”的人来说,生活就像一直坐在过山车上。一些人在神经过度紧张和特定环境的持续施压下,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引发不可控的行为,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种发作像一个重磅炸弹。
在美国,近4000万成年人患有各种形式的焦虑恐慌症。他们病发时会感到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焦躁不安,感觉生活陷于绝望之中。患有焦虑恐慌症的明星有很多,例如歌手丽塔·奥拉,麦莉·赛勒斯,赛琳娜·戈麦斯,女演员艾玛·斯通,男演员约翰尼·德普等。
女演员阿曼达·塞弗里德会定期去看心理医生,学习如何应对恐慌症发作。她说,心理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无法让她完全克服这种不符合常规的恐慌,当一些无缘由的恐惧莫名地降临时她会感到无比无助。“我很想弄清,为什么我会突然对自己的爱犬,甚至是父母产生莫名的恐慌。病发时我都无法开窗,因为我觉得只要一打开窗户,自己就会摔下楼。”阿曼达说。
同样患有恐慌症的女演员莉娜·杜汉姆也被阴郁的想法笼罩着,她在一次采访中说:“有一次我想到两年后我就30岁了,再过10年就40岁了,再过10年就50岁了……以至于我整晚都陷在对年龄增长的恐慌中无法入眠。”
边缘性心理障碍的人必须加强体力活动。“我知道当你被建议多运动的时候是很烦的。我花了16年的时间才听从了这条意见,之前我只是服用药物。运动不仅是为了强健体格,还是为了让大脑‘呼吸’。” 杜汉姆在谈到健身时说道。
躁郁症
大概有1000万美国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即躁郁症。躁郁症临床表现为在病程中兼有躁狂症和抑郁症发作。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其中的一相就是抑郁,另一相则是躁狂,躁狂会表现出情绪高涨、易激惹、精力旺盛、话语增多,严重时还会出现幻觉和妄想,抑郁时疲劳。抑郁和躁狂不是处在两个极端上的心境状态,不是抑郁和躁狂随机切换,而是相同的精神问题反映出的不同状态。两种状态时常反复交替出现。
演员、歌手黛米·洛瓦托不知道自己有双相情感障碍,直到因厌食症和产生自残念头被送到康复中心。“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尽管我知道自己从小就患有抑郁症。我从没和任何人说过我的感受,一直都只是自我治疗。”她说。据洛瓦托自己称,在接受了专业治疗后,现在她的病情好多了,心理医生对她的帮助很大。
同样患有躁郁症的女演员还有凯瑟琳·泽塔·琼斯。在拍摄完《佐罗的面具》后,她嫁给了迈克尔·道格拉斯,成为好莱坞最当红巨星。但在2011年她却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因为仅通过自我治疗来应对躁郁症已经不可能了。泽塔·琼斯是从患病第一天起就没有隐瞒的名人之一。
尚·克劳德·范·戴姆在荧幕上的形象总是体格强健、精力充沛,但他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他在经历了4次失败的婚姻后,吸毒成瘾。拍完两部电影巨作后,他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症,不得不开始接受药物治疗。
空旷恐惧症
抑郁症和躁郁症往往都伴随着恐惧症,如幽闭恐惧症(恐惧密闭空间)和空旷恐惧症(恐惧开放空间)。空旷恐惧症会使患者长期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家里。例如,女演员金·贝辛格,当她的事业正值顶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是集美丽和成功于一身的人生赢家时,空旷恐惧症突如其来。她在一次逛超市时,第一次发作,后来病情愈演愈烈,病发次数越来越多,贝辛格甚至害怕走在街上,这种恐惧症的恶化逐渐引起了抑郁症,最后她不得不开始向心理医生求助。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持续过分地惧怕社交活动和与人交往的神经症。该病患者总是认为大街上所有路人都在盯着他们看。在我们看来,总是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们应该早已习惯了被人们关注,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歌手阿黛尔在成名前就患有社交恐惧症,害怕在公众面前表演,每次登台演出前她都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
强迫症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例如,著名球星大卫·贝克汉姆要求家里所有东西都必须是成对的,奇数会引起他的不适。他会将酒店房间里原本摆放整洁的物品重新摆放:梳子和毛巾等物品必须以他习惯的顺序摆放,才能去除他的焦虑感。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从小患有强迫症,他不能安静地走路,只有踩到每个路缝和嚼过的口香糖才能让他放松。
“我记得有一次约朋友见面,我迟到了10分钟,就是因为我漏掉了一个嚼过的口香糖,然后又返回去踩。”莱昂纳多说。他坦言在扮演《飞行者》中的霍华德·休斯时,这个角色患有严重的强迫症,而他就像这个角色一样。
恐高症
恐高症是困扰许多知名人士的最常见的恐惧症之一,即便是头等舱或私人飞机也帮不了他们。患有恐高症的女演员乌比·戈德堡在2011年时坦言自己已经30年没踏上过飞机了。
战胜失望
抑郁症患者要学会发现、分析、面对这种病症,同时要主动寻求医学帮助。许多名人十分乐意向媒体讲述自己的抑郁故事,为的就是让更多患有该病症的人不要为自己的病情感到羞愧,并明白:在医学上,没有哪种病情被认为是可悲的。
亚伯拉罕·林肯一生都在与抑郁症作斗争。林肯在入主白宫之前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经历了3次极为严重的复发,并多次试图自杀。1841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如果我的这种沮丧感可以传染给别人,在地球上将再也看不到愉快的面孔。”陷入重度抑郁的林肯十分悲观,经常抱怨感觉不舒服。
林肯9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这是林肯一生中经历的第一次痛苦打击,为他以后的忧郁埋下了伏笔。成年以后,林肯4个儿子中有3个夭折,令他接二连三地遭受心理重创。
林肯有着十分突出的幽默感,他身边的人都对此印象深刻。林肯对自己的幽默感这样解释:幽默不过是他宣泄悲哀和消极情绪的方式。离开了幽默,他就活不下去了。
为了摆脱这种消极状态,林肯主动看心理医生,听心理治疗课程。因为他认识到了这种疾病的存在。林肯还得出了一个拯救生活态度的结论:“能意识到这种失望感是不正常的,对我来说太幸运了。”在抑郁症发作期间,林肯会毫不犹豫地向朋友寻求帮助,朗诵感伤的诗歌。
通过精神分析和治疗也是战胜抑郁带来的失望感的一种不错的选择。没人能想到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己也曾在抑郁症中苦苦挣扎。弗洛伊德年轻时,还曾通过服用合法的可卡因来缓解抑郁。后来,他将自己作为对象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心理分析法治愈了自己,并以此成就成为了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积极主动的寻求治疗办法,努力从痛苦中解脱,或许还可能激发你的创造潜能。众所周知, 弗朗茨·卡夫卡的一生非常短暂且艰难:性格粗暴的父亲,复杂的民族背景,无望的工作,折磨人的疾病,对艺术的严苛。1910年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自己像一块石头,像自己的墓碑,没有信仰,不喜也不悲。”尽管卡夫卡的病情始终没得到确诊,但他的作品和信件浸透着无尽的阴郁和焦虑。卡夫卡熟悉精神分析学,通过文学让自己与抑郁症恶魔对抗。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变形记》就是他抑郁症晚期的最好证明。
[译自俄罗斯网站]

虽然19世纪伟大画家梵高的作品后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在当时,他却是最落魄的艺术家。一贫如洗、生活潦倒、情感受挫,这一切都让梵高越来越郁郁寡欢,他会时常选择用一些自残的方式来折磨自己。1889年他第一次企图自杀,之后的梵高便时常有些令亲友不安的举动出现,显然这是因为精神负担过重而引起的。终于,在1890年这位不负心理重荷的伟大画家开枪自杀了。

因小说《老人与海》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生活经历也并非别人认为的那样浪漫欢乐,相反,长期的紧张与压力使他不堪重负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他尝试利用各种的方式摆脱低落情绪,如旅行冒险和寻求各种刺激生活等。 世人眼里的戴安娜王妃总是美丽高贵,但事实上这位美艳动人的英国王妃患有抑郁症,长期生活在忧伤与落莫中。戴安娜王妃在逝世前,曾4次抑郁症病发,并导致厌食症。对婚姻的失望是她患上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所幸,她的病情没有酿成悲剧,因为当她意识到自己的病情时,及时接受了积极的治疗。
潜藏的杀手
抑郁症通常还伴随着很多其他类的精神和心理疾病,例如恐慌症、狂躁症和社交恐惧症等。
恐慌症
许多健康的人坐过山车是为了寻求极限运动的刺激,但对于患有“恐慌症”的人来说,生活就像一直坐在过山车上。一些人在神经过度紧张和特定环境的持续施压下,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引发不可控的行为,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种发作像一个重磅炸弹。
在美国,近4000万成年人患有各种形式的焦虑恐慌症。他们病发时会感到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焦躁不安,感觉生活陷于绝望之中。患有焦虑恐慌症的明星有很多,例如歌手丽塔·奥拉,麦莉·赛勒斯,赛琳娜·戈麦斯,女演员艾玛·斯通,男演员约翰尼·德普等。
女演员阿曼达·塞弗里德会定期去看心理医生,学习如何应对恐慌症发作。她说,心理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无法让她完全克服这种不符合常规的恐慌,当一些无缘由的恐惧莫名地降临时她会感到无比无助。“我很想弄清,为什么我会突然对自己的爱犬,甚至是父母产生莫名的恐慌。病发时我都无法开窗,因为我觉得只要一打开窗户,自己就会摔下楼。”阿曼达说。
同样患有恐慌症的女演员莉娜·杜汉姆也被阴郁的想法笼罩着,她在一次采访中说:“有一次我想到两年后我就30岁了,再过10年就40岁了,再过10年就50岁了……以至于我整晚都陷在对年龄增长的恐慌中无法入眠。”
边缘性心理障碍的人必须加强体力活动。“我知道当你被建议多运动的时候是很烦的。我花了16年的时间才听从了这条意见,之前我只是服用药物。运动不仅是为了强健体格,还是为了让大脑‘呼吸’。” 杜汉姆在谈到健身时说道。
躁郁症
大概有1000万美国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即躁郁症。躁郁症临床表现为在病程中兼有躁狂症和抑郁症发作。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其中的一相就是抑郁,另一相则是躁狂,躁狂会表现出情绪高涨、易激惹、精力旺盛、话语增多,严重时还会出现幻觉和妄想,抑郁时疲劳。抑郁和躁狂不是处在两个极端上的心境状态,不是抑郁和躁狂随机切换,而是相同的精神问题反映出的不同状态。两种状态时常反复交替出现。
演员、歌手黛米·洛瓦托不知道自己有双相情感障碍,直到因厌食症和产生自残念头被送到康复中心。“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尽管我知道自己从小就患有抑郁症。我从没和任何人说过我的感受,一直都只是自我治疗。”她说。据洛瓦托自己称,在接受了专业治疗后,现在她的病情好多了,心理医生对她的帮助很大。
同样患有躁郁症的女演员还有凯瑟琳·泽塔·琼斯。在拍摄完《佐罗的面具》后,她嫁给了迈克尔·道格拉斯,成为好莱坞最当红巨星。但在2011年她却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因为仅通过自我治疗来应对躁郁症已经不可能了。泽塔·琼斯是从患病第一天起就没有隐瞒的名人之一。
尚·克劳德·范·戴姆在荧幕上的形象总是体格强健、精力充沛,但他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他在经历了4次失败的婚姻后,吸毒成瘾。拍完两部电影巨作后,他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症,不得不开始接受药物治疗。
空旷恐惧症
抑郁症和躁郁症往往都伴随着恐惧症,如幽闭恐惧症(恐惧密闭空间)和空旷恐惧症(恐惧开放空间)。空旷恐惧症会使患者长期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家里。例如,女演员金·贝辛格,当她的事业正值顶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是集美丽和成功于一身的人生赢家时,空旷恐惧症突如其来。她在一次逛超市时,第一次发作,后来病情愈演愈烈,病发次数越来越多,贝辛格甚至害怕走在街上,这种恐惧症的恶化逐渐引起了抑郁症,最后她不得不开始向心理医生求助。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持续过分地惧怕社交活动和与人交往的神经症。该病患者总是认为大街上所有路人都在盯着他们看。在我们看来,总是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们应该早已习惯了被人们关注,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歌手阿黛尔在成名前就患有社交恐惧症,害怕在公众面前表演,每次登台演出前她都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
强迫症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例如,著名球星大卫·贝克汉姆要求家里所有东西都必须是成对的,奇数会引起他的不适。他会将酒店房间里原本摆放整洁的物品重新摆放:梳子和毛巾等物品必须以他习惯的顺序摆放,才能去除他的焦虑感。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从小患有强迫症,他不能安静地走路,只有踩到每个路缝和嚼过的口香糖才能让他放松。
“我记得有一次约朋友见面,我迟到了10分钟,就是因为我漏掉了一个嚼过的口香糖,然后又返回去踩。”莱昂纳多说。他坦言在扮演《飞行者》中的霍华德·休斯时,这个角色患有严重的强迫症,而他就像这个角色一样。
恐高症
恐高症是困扰许多知名人士的最常见的恐惧症之一,即便是头等舱或私人飞机也帮不了他们。患有恐高症的女演员乌比·戈德堡在2011年时坦言自己已经30年没踏上过飞机了。
战胜失望
抑郁症患者要学会发现、分析、面对这种病症,同时要主动寻求医学帮助。许多名人十分乐意向媒体讲述自己的抑郁故事,为的就是让更多患有该病症的人不要为自己的病情感到羞愧,并明白:在医学上,没有哪种病情被认为是可悲的。
亚伯拉罕·林肯一生都在与抑郁症作斗争。林肯在入主白宫之前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经历了3次极为严重的复发,并多次试图自杀。1841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如果我的这种沮丧感可以传染给别人,在地球上将再也看不到愉快的面孔。”陷入重度抑郁的林肯十分悲观,经常抱怨感觉不舒服。
林肯9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这是林肯一生中经历的第一次痛苦打击,为他以后的忧郁埋下了伏笔。成年以后,林肯4个儿子中有3个夭折,令他接二连三地遭受心理重创。
林肯有着十分突出的幽默感,他身边的人都对此印象深刻。林肯对自己的幽默感这样解释:幽默不过是他宣泄悲哀和消极情绪的方式。离开了幽默,他就活不下去了。
为了摆脱这种消极状态,林肯主动看心理医生,听心理治疗课程。因为他认识到了这种疾病的存在。林肯还得出了一个拯救生活态度的结论:“能意识到这种失望感是不正常的,对我来说太幸运了。”在抑郁症发作期间,林肯会毫不犹豫地向朋友寻求帮助,朗诵感伤的诗歌。
通过精神分析和治疗也是战胜抑郁带来的失望感的一种不错的选择。没人能想到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己也曾在抑郁症中苦苦挣扎。弗洛伊德年轻时,还曾通过服用合法的可卡因来缓解抑郁。后来,他将自己作为对象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心理分析法治愈了自己,并以此成就成为了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积极主动的寻求治疗办法,努力从痛苦中解脱,或许还可能激发你的创造潜能。众所周知, 弗朗茨·卡夫卡的一生非常短暂且艰难:性格粗暴的父亲,复杂的民族背景,无望的工作,折磨人的疾病,对艺术的严苛。1910年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自己像一块石头,像自己的墓碑,没有信仰,不喜也不悲。”尽管卡夫卡的病情始终没得到确诊,但他的作品和信件浸透着无尽的阴郁和焦虑。卡夫卡熟悉精神分析学,通过文学让自己与抑郁症恶魔对抗。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变形记》就是他抑郁症晚期的最好证明。
[译自俄罗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