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为何不是木字旁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许丽虹,高级经济师。爱好历史,沉迷古珠。曾在《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开设专栏“珠光宝气”。梁慧,热爱并从事古珠交易十余年,算是小有心得。曾在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场合演讲古珠概述,讲授相关细节知识。
  玫瑰,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有个问题一直令人困扰:玫瑰为何不是“木”字旁?
  玫瑰是植物。不但现实中是植物,古诗词中也是。白居易“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北宋孔平仲与好友嬉戏“去年君尝寄蔷薇,今年我亦寄玫瑰”。植物,大都为“木”字旁。但玫瑰,两个字都是“玉”字旁。为何?
  “玫瑰”一词较早的出处,来自韩非子的《买椟还珠》。一个楚国人卖珠子,将木匣子装饰得精彩绝伦:“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饰以玫瑰”?是雕刻出玫瑰花纹,或粘上玫瑰花花瓣吗?非也。这里的“玫瑰”是指其本义。“玉”字旁,至少是指“石之美者”。根据古人造字的规律,玫=玉+文,意思是指玉的光彩焕然。而“瑰”,玉+鬼,说的是奇特。或指造型鬼斧神工,或指颜色格外漂亮,或指这种玉质非同寻常。那么,“玫瑰”,就应该是指一种非比寻常、焕发光彩的美丽石头。
  玫瑰到底是哪种玉或宝石?西汉《西京杂记》提到,汉武帝得天马,马鞍上镶嵌以玫瑰石。南朝《述异记》记道:“南海俗云,蛇珠千枚,不及一玫瑰。”玫瑰在时人看来是南海地区的宝物。北魏时宋云出使西方数十国,见到滑国王妃,帽子装饰着玫瑰。《魏书》还记道,北魏和平二年(461年),为庆祝国家拓土定疆的伟业,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帝特命制作十二只巨型黄金合盘,在黄金盘子上镶嵌上玫瑰珠。但,我们还是不知“玫瑰”为何种玉石。
  《說文解字》注释说:“玫,火齐,玫瑰也。”这就是说“玫瑰”又称“火齐”。那“火齐”又是什么样的?南朝的《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记道:“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别之,则薄如蝉翼;积之,则如纱縠之重沓也。”咦?这不是红、蓝宝石吗?
  红、蓝宝石是一种宫廷常用的名贵宝石,质量一般的看上去“状如云母”。也就是颜色不均者,可见深浅不同的平直色带和生长纹。至于它们的颜色则非常特别,我第一次听梁慧说“黄色蓝宝石”时,还以为她说错了。红、蓝宝石并非说这种宝石只有两种颜色,而是除了红色,其他颜色的都叫蓝宝石。所以蓝宝石可以有粉红、黄、绿、白等颜色,甚至同一颗宝石有多种颜色。
  这些特征都跟“玫瑰”对上了号。有人马上起疑:《买椟还珠》的故事,要是木匣子真的用红、蓝宝石来装饰,那不比珠子还贵吗?这是违背这个故事的本意的。其实,上等的红、蓝宝石,价格虽然是相当昂贵的,但如果质地较次,也不是太贵。
  不得不说,到了唐代,“玫瑰”一词已经开始脱离本义,往植物上奔了。更有趣的是与“玫瑰”同义的“火齐”珠。分明是多种颜色的宝石,到了宋代,却成了“红珠子”的代名词,往往以它来形容荔枝、杨梅、樱桃、橘子等红色的果子。
  混淆得一塌糊涂。
  (潘光贤摘自《杭州日报》2019年4月12日)
  素材任意门 · 文人“花道”
  文人“花道”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结晶。从宋朝开始,插花与挂画、点茶、燃香被文人雅士视为“生活四艺”。明代时,有袁宏道《瓶史》、何仙郎《花案》等花艺著作问世,对花目品第、折花造型、择水选器、储存保养、陈设搭配乃至插花禁忌等都有探讨。明代的“花道”包含了植物花卉、文物古董乃至室内设计的知识修养,也蕴含了清雅脱俗的审美理念与花道技法,成为一种关乎生活情趣与修身养性的艺术。
其他文献
中国极地户外穿越第一人  极地探险,是一项精彩与风险并存的活动。被称为“中国极地户外穿越第一人”的探险家花雕在46岁时才开始接触户外探险,他用近10年时间攀登三座8000米雪山,徒步穿越中国三大沙漠、四大无人区,两次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三江源”和“三大岛”,当被问及是什么力量让他做出这个选择时,他说道:“有梦想,先去做,碰见困难要坚持。很多人就是因为想得太多了
期刊
【适用话题】爱 感动 温暖 回忆  作文君: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张只属于自己的美食地图,在这张地图的褶皱里,安置了许多不可言说的小美好,这些美食就像一个个独特的机关,再次碰到它们,便打开了一个个小秘密:有的是只能从文字中领略的古代美食,有的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有的是与爱有关的回忆……  对食物,父亲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骨髓里透出来的款款深情。他爱吃,也爱煮。  曾经,我们有过家徒四壁的日子。捉襟见
期刊
【素材任意门·报纸美编在版面无图时怎么办】美编拿起画笔,自己动手为新闻配图是一种传统的解决办法,效果也不错。但是,手绘需要大量的时间,而报纸出版是有时间限制的,万一手绘时间太长,最终将影响报纸按时出版。此时,如果美编能及时应变,利用标题、文字、色块等元素制造图片,便能省去手绘这道工序,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易的办法解决燃眉之急。  【适用话题】创新与尝试 传统文化 艺术  说起报纸,几乎所有人的印
期刊
【适用话题】理解 倾听 沟通方式 人际关系  【素材分析】无论任何时代,沟通能力对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生活中,“反击模式”与“自责模式”的沟通方式十分常见,它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反而会让事态发展得更糟糕。所以,像“刘姥姥”那样的“长颈鹿的耳朵”模式,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借鉴学习的,因为非暴力式沟通越多,社会也就越和谐!  【速用名言】  1.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英国作家 赫兹里特 
期刊
名家简介  陳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白鹿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18年9月,《白鹿原》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上到初中二年级,中学语文老师搞了一次改革,把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两种课本。汉语只讲干巴巴的语法,而文学课本收录的尽是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
期刊
【适用话题】友情 责任 换位思考  出版新书时,不免要宣传跑通告。作家这个工作可以分成很多部分,这是其中我最不喜欢的部分。前几天上李四端的节目专访。李四端是台湾最著名、资深的新闻主播,他的采访以灵活、生动、刁钻广受观众欢迎。许多人对他的访问可以说是又爱又怕。我和四端虽是朋友,但接受他的专访还是第一次。  节目开录前,我们先小聊了一下。这是录像前很重要的热身,一方面主持人必须了解受访人,另一方面也是
期刊
【适用话题】演员的品格 转换角色 缺点与优点 心态  我以前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纠结于演员和自我身份的转换。记得在拍《好先生》的时候,为了演好一个泼辣蛮横的彭佳禾,我在平时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代入这份情感。以至于后来有很多人问我,晓彤,你从小就是这么蛮横不讲理的吗?虽然这可能是句玩笑话,但是对于那时的我来讲,我觉得很委屈。我明明是在耐心琢磨演技,却无奈顶上了一个坏女孩的帽子。  还有一次,一个好久没见
期刊
作文君:不知道素粉当中有多少动漫迷呢?作文君还记得当初守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的日子,每当熟悉的主题曲响起,心情都无比激荡。其实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许多动画本身的剧情在脑海中都渐渐淡去了,主题曲的旋律却依然在心头回响……今天,就跟随作文君打开记忆的大门,回溯当初的感动吧!  《你的名字。》插曲  前前前世  演唱:RADWIMPS 作词:野田洋次郎  作曲:野田洋次郎  从你的前前前世开始  我就一直在
期刊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经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不知不觉我们就各奔东西/分手的夏季/好舍不得你/可是昨天已回不去/怀念与你同窗三年的教室/怀念午后和你散步校园里/我同桌的你/能否别离去/我早习惯有你/时间可不可以永远停在这个毕业季/别让岁月带走我们青春的记忆……”  中国内地当红女歌手贺敬轩演唱的一首《毕业季》,唱出了身在“毕业季”的莘莘学子心中的离愁与忧伤,也唱出了我们
期刊
【适用话题】美食文化 换位思考 站位 立意  《三国演义》吃的是权谋  请罗贯中吃饭,毫无压力。读《三国演义》很容易感受到,他对吃没什么兴趣,小说里对吃也很少有具体描写。  刘备和张飞相遇,到小酒馆里喝酒,然后遇到了关羽。这场戏里,下酒菜是不提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自然是锦衣玉食。但袁绍、袁术兄弟平时吃啥好吃的,《三国演义》从不会浪费笔墨。只有吃不着的时候才记一笔。袁术兵败后,想喝蜜水,下面的人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