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情景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澳門藝術博物館及澳門黑白攝影學會合辦“澳門情景——李公劍攝影展”,展出本土資深攝影家李公劍的150幅以澳門為主題的紀實攝影佳作。
  攝影家李公劍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從事攝影創作,其作品多次參加國際攝影大賽並屢獲殊榮。是次展覽分為愛國情懷及風土人情兩大系列,反映澳門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生活面貌及澳門的歷史變化,其作品清新樸實,生活氣息濃鬱,客觀地反映了時代的真實,如《日落西灣》兩隻停泊的漁船呈現生活的寧靜;《觀音堂》巧妙的捕捉到廟宇大殿前香客絡繹不絕的情景。
  主辦:澳門藝術博物館 日期:至7月9日
  時間:10 00-19 00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一樓
  網址:www.mam.gov.mo
其他文献
不知是否有共識,至少在筆者眼中,鄭觀應是澳門歷史上最大的人物,《盛世危言》是澳門歷史上最大的著作。今年是鄭觀應誕辰一百七十五周年,就著好年頭,借《澳門月刊》一塊寶地,把筆者幾年來讀《盛世危言》、寫鄭觀應的一些思想花絮獻給讀者。  晚清歷史上,若以縣計,全國一千多個縣中,香山出的人物最多,其人物的歷史“個頭”也最大,香山人的故事自然也最多。幾年前筆者曾做過一次單人獨騎的自行車“一日五遊”,一天之內遊
期刊
在澳門,每天中小學放學之後,常常可以見到穿著各式校服的學生們成群結隊地進入補習社,夜晚才相繼補完習回家,結束一天早出晚歸的生活,補習已經成為本澳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不參加補習的學生,更是成為其他同學眼中的“另類”。  如今,大街小巷林林種種的補習社,巴士、街上隨處可見的廣告宣傳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家長的選擇,足見澳門補習文化之盛行。究竟是補習社帶來了補習之風還是補習之風助長了補習社,已經無從
期刊
其實補習並非本澳特色,在全世界範圍,補習都是一塊很大的市場,“放學補習”這件事情,早就成為本澳中小學生的生活常態,社會上反響很大,有贊成也有不贊成,那麼,各位受訪嘉賓對此應持何種取態?補習有助學生提升成績還是加大學習壓力?二者之間是否存在更好的平衡點呢?  青洲小學張捷校長認為,單純的補習對學生課業的提高作用並不大,當然不排除個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一些短期補習課程會讓這類學生的學習有所提高。
期刊
澳門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職業專業且穩定,工作之餘更多的是關注政府能否制度化、透明化地施政,對政府未來的期望值較高,他們活躍在各個領域,影響力不容小覷,這群人被稱為澳門的中產階級。而提到中產階級,就不得不提到來自澳門大學的青年學者、本澳知名作家林玉鳳,她被公眾視為中產階級的代表,一直以來,深入本澳民眾的心中。本期政經風雲邀請到了林玉鳳與廣大讀者分享她的求學、執教及從政之路。  求 學  與林玉鳳的訪問
期刊
本澳補習社遍佈各區尤其是各間學校周邊,大大便利學生入讀補習社,那麼,就補習社和學校的關係而言,是相輔相承還是相互對立的矛盾關係?教青局對正規學生在校有各種學時/量等限制以保學生身心健康,但對學生離校進入補習社的學時/量卻毫不監管或無力監管,這個現狀將來應否作出改變?  張捷直言,補習社和學校的目標並不一致,個人覺得很難看到互補的關係,但這並不意味著兩者就處於對立位置。正常來說,教育界應該評估的是學
期刊
(接上期)  第四,這個中華聯邦可以保證各地的高度自治。高度自治和民主不可分離,和聯邦的成功不可分離。張千帆和王紹光各自總結了一些地方高度自治的好處。50總體說來有以下這些:1)地方人民想要什麼,能夠充分、準確地表現出來。居民也會積極參與當地事務。2)地方政府官員比較瞭解當地情況,更會對當地居民負責,而不是只對上級政府負責。3)能夠促進地方試驗和制度競爭,有利於制度創新。不同的地方可以你追我趕,看
期刊
針對本澳中小學生補習成為常態,廣大家長為小朋友每月付出的費用由二、三千至四、五千元不等,若有多名子女的更甚,但送子女去補習已成為家長不得已的選擇,“人有我有……不讓子女輸在起跑線……”等等思維皆有,毫無疑問,補習費用已成為現時家長不輕的負擔。  反觀政府近年對正規學校教育投下大量補貼資源,為教育事業作出貢獻,為家長減輕教育負擔,然而此消彼長,學費減免但補習費反增,又如何真的實現政府對教育的資助初衷
期刊
常言道,少年不識愁滋味,說的就是少年沒有煩惱,生活簡單,萬事不用操心。而如今的少年們,越來越早開始為學業愁上加愁,才放學就開始上補習課,甚至補至深夜才可回家,簡直比大人還更加忙碌,原因就在於功課多,興趣班多。補習之風早已經席捲亞洲地區各地,但在這些不斷重復的補習中,孩子們究竟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本期時事辯論,來自青洲小學張捷校長,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周明明助理教授、菜農子弟學校王國英校長及儒林教育
期刊
本期的人物訪談,記者有幸邀請到立法會議員、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作為訪談嘉賓,與廣大讀者分享她的從政經歷以及在立法會的點點滴滴。與黃潔貞的採訪約在渡船街婦聯綜合服務大樓,記者先在會議室等候,黃潔貞神采奕奕地來到會議室,她身穿白上衣配黑褲,顯得格外精神幹練。  參政議政 為民發聲  自1950年成立以來,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婦聯)已經走過了67個年頭,今年邁向68年。近年來婦聯不斷壯大,早已成為市民心中一
期刊
由體育局主辦,中國澳門籃球總會和澳門足球總會協辦2017“春季自由波地”球類比賽活動,於5月21日在鴨涌河自由波地舉行總決賽。上午進行了男子少年組的籃球比賽,由“自由隊”獲得冠軍,同時獲得最高得分球隊獎。其他組別因賽事進行期間下雨關係,經大會監場人員檢查場地後,認為不適宜進行賽事,決定取消餘下的所有比賽。  經過5站比賽,共吸引了籃球173隊、足球66隊參加比賽,賽事受到熱愛球類運動的球迷大力支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