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初探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货物买卖的理论和实务的课程,它是以国际货物的买卖为对象,以合同条款为中心,以贸易法规和惯例为依据来实现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履行的课程,是涉外经贸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在分析传统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中国加入 WTO 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市场也越发需要具备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社会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外经贸从业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探讨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经贸专业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培养高技能专业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大多数经管类院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本文针对目前很多独立院校该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效果。
  二、《国际贸易理論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的特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我校高职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必修的职业能力课程,从课程的特点来看,该课程理论部分理论性,政策性强,内容比较枯燥。实务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但条例多,内容繁琐。无论理论部分还是实务部分,对于很少接触贸易实践的学生而言,都是相对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必须改革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学生的特点
  课程教学的对象是高职学生,他们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够。但他们普遍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外向,活泼,有着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且积极性高。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专业基本素质,适应新经济,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要求,从事企业管理,策划,咨询,教学和培训,面向国际,国内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教学中立足学生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突出并强调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服从于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其教学指导思想是“淡化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使得同样的课程在高职院校应该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特别是涉及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实践教学部分。为适应现实经济形势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以“以应用为目的,理论够用,重技能操作,以提升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课程改革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即理论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将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资格证书的取得纳入课程考核,以强化学生的从业技能,从而有效地引导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偏重理论,忽视实践环节
  目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已渐显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与安排逐步趋于规范,但具体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还未完全跳出普通高校教学模式,突出表现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机会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没有机会了解进出口业务各环节的业务操作具体事项,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授课仅仅停留于理论上的学习,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如在讲授海运提单时,教师会介绍海运提单的定义、性质、内容及种类,但很少介绍在某一具体情况下不清楚提单是否可以采用,在什么情况下无单放货对不同的当事人产生什么不同的后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利用不足。学生只能凭想象力,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控制的不机动、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
  (三)教材滞后,教学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国际经济风云变幻,国际贸易形势也不时发展、变化,有关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随着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很多院校选择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很多已与现实不符或根本没有涉及。教材中对于国际贸易各环节的介绍和讲解停留在理论和抽象化层面,对于实际国际贸易操作中具体环节未能做说明。
  四、具体改革措施
  (一)模拟实践教学
  模拟实践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课堂教学中实行模拟教学,让学生模拟国际贸易的交易方、监管者、立法者等,在模拟过程中真实感受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此外,在教师设计模拟教学后待到学生能够基本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和新方法后,教师应当积极总结模拟教学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并积极调整。同时教师还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那就是直接邀请学生参与到模拟教学的设计环节,甚至在一个教学学期中选择一两节课的课时,将课堂交予学生,以学生立场来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创新,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注入新的活力,提供相关的参考思路,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也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也能够升。   (二)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
  国际贸易相关的学科竞赛多为仿真实际操作,学生与参赛竞争对手模拟不同国家的进出口企业,进行从贸易磋商到合同签订再到合同履约的整个贸易流程,综合考察学生商务谈判能力、资金运营能力、贸易术语及结算方式的灵活应用能力、国际贸易单证的正确缮制等。另外,完成一次国际贸易整个流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涉及多重要素,耗时较长,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及心理素质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总之,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训
  加强企业合作,积极邀请相关企业与科研人员参与教学目前,高职的师资力量不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师人员基本上刚好满足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较为繁重,对于国际贸易实践以及相关的研究时间不足,这一点也是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大教师与校外的交流实践活动,积极邀请相关企业,如外贸公司、物流公司等进入学生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和指导。同时专业教师本身的企业实践经历对实习学生的专业知识指导会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注重专业英语教学
  当前,外贸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相对于一本、二本学生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际贸易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或采用全英文教材对学生来讲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又不能忽视专业英语的学习。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选用中英文教材、教师授课中增加专业英语、选用全英文的國际贸易单据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总之,课程改革强调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外贸能力的要求。改革后的课程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佳.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初探[J].时代教育.2011(6).
  [2]方凯.课程引入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07).
  [3]梁艳波.关于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09).
  [4 江文.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2007(16).
  [5]何琳.在职业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J],高教论坛,2008,(2).
  [6]王伟.郑颖.畅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畅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探讨辅导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明确提出班级辅导员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阐明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具备的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据各高校所做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15-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
期刊
摘要: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职院校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混合教学模式,探讨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设计与制作  引言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高职院校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所開设的一门提升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之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艺术教育对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美术教育,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德育渗透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和价值观念。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以中职美术教学为例,,探究其在教学过程中德育功能的渗透,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出发,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渗透;德育  当前,经济发展的繁荣昌盛,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虚拟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及建设难点,然后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说明其功能要点,最后指出了虚拟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旅游管理;虚拟实验室  1.虚拟实验室概述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虚拟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最初的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中职生职业倾向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中职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倾向,研究其所学专业与职业兴趣类型的适配程度。结果表明:第一,中职生的职业兴趣更倾向于社会型,较少倾向于技能型;第二,所调查的4个专业的学生中,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的适配程度较低;第三,在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倾向;专业适配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们每一个从事中职教
期刊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采用妇产康复治疗仪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某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月收治产妇18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妇产康复治疗仪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满意度、泌乳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产后4d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社区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学生社区相对于高校教学区的特殊性入手,指出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的高概率场域,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学生学生社区心理危机的种类和发展阶段,最后对在学生社区开展心理危机预警、适时介入和有效干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学生社区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指出, 学生宿舍和
期刊
摘要:五四精神经过了一百年的时间,仍然持续着伟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新时期,五四精神又将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本文对新时期下五四精神做出了新的理解,并且对高职学生的五四精神传承和培养做了简要说明,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五四精神;职业教育  一.前言  五四运动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五四运动给当时的中国以及民族的未来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也因此激励着一代又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档案管理虽然是一项较为基础的工作,也一直没有受到较大的关注度,可是档案作为记录高校发展信息的一个重要文字记录,其作用是非常重大的,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而本文则是就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为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状  引言:档案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是维护其历史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从教学形式到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明显,采用信息化教学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条件。作者结合实践,总结了信息化教学在《汽车制动系统维修》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教学;汽车制动系统维修  一、中职《汽车制动系统维修》课堂传统教学现状  《汽车制动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