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的历史源流及其理论基础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ie87071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正式通过法律确立.加害人与被害人达成协议和解,被害人为加害人出具谅解书,司法机关可以对其从轻、减轻处罚.刑事和解这一制度不是新出现的事物,它在历史长河中早已存在.无论是原始习惯法中的“赎罪金”,还是奴隶制时期的“调人”,亦或是封建时期的“以钱赎罪”,都存在刑事和解的理念.同时,一些宗族家规中也有刑事和解的踪影,如发生纠纷时,“投之祠堂,并罚银钱”.在这些自然法、宗族家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中,无不体现出刑事和解的踪影,研究这些踪影,为我国刑事和解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信访在我国拥有悠久历史,要想保证信访能够有效的发挥其自身作用,就需要确保信访工作能够拥有独特的地位以及价值,并根据合理有效的制度进行规划.近年来,许多省以及城市均出
人口和要素在城市集聚为城市发展带来机遇,却也造成群体分化、利益冲突、环境污染等严峻的社会治理问题,现行社会治理体制下碎片化的价值观念、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严重制约了
裁判文书说理主要是通过对裁判文书的形成和结果的理由正当性进行阐述,进而使裁判文书的结论更容易被人接受,以达到社会效益和法律效应相结合.法官通过对裁判文书进行说理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将环境的定义扩大到人工涉及到的环境领域,采用狭义性生态损害的理念进行环境问题思考.在进行环境的法律救济过程中要将公法与私法
本案最主要的问题是普惠酒业使用“小榆林”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老榆林”商标专用权,但与传统的商标侵权案件相比至少有三处显著区别,即历史上当地就有同行业者使用近似标识、
2012年民诉法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进行了修改,但仍未解决民事抗诉引发的问题.本文通过界定民事抗诉权为法律监督权,认为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出现了异化,并阐述了民事抗诉制度中
危险驾驶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的一项重要罪名,属于交通工具设施型犯罪的一种,这一罪名的设立充分彰显了在时代特点下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护.本文系统总结了危险驾驶罪
作为一种典型的基于性别的暴力形式,家庭暴力普遍于全球各个国家,这也是国际法学界所普遍关注的课题.家庭暴力严重侵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惟有加快立法进程对女性赋权,才能有
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关于行政机构改革的重大举措,为行政法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重点、难点.当下,基于党和国家已经做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行政法学也具有了新的
今年4月15日是全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性、自觉性,我省各地围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