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新开设不久的课程,它是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起来,学习情绪就会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就会增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特点,教师只要善于发掘,总能找到许多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通用技术学科也是如此。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通用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趣味性与应用性等特点。要培养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牢牢地把握这些学科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引发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我有以下两点思考: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初触通用技术,学生对这门课程一片茫然,媒体、家长、教师对通用技术的认识、说法千奇百怪。这个时候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对通用技术有个基本的了解。如果只是对学生讲通用技术是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学生可能大部分还不是很理解,所以通用技术课程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
  《技术与设计1》这本教材,从火到灯,再以灯作为主线,贯穿整本教材。如若只是向学生讲述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这么一个过程,就会显的有点枯燥。所以可以去农村里收集一些植物油灯、煤油灯、汽油灯等,利用灯的这些发展过程展示我们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节课就给学生新鲜感,产生对这些古老技术的好奇,引发对这些技术产品的探索,从而主动去分析这些技术产品的优缺点,最终总结出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灯的使用中,体会通用技术源自于生活,并应用与生活。
  结合课本的从火到灯的历程实施课程内容是一种方案,若要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通用技术,我们还可以设计插入动手部分。如第一节课一开始,就让两位学生分别使用电钻和手工钻对同样的木板钻孔,从而引出技术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并以轻松活跃的方式理解通用技术的涵义。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并且能够应用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要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常识之间创造一种意外,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一些学生兴趣很浓的问题,教师只给予一些提示,不讲透,而让学生自己去回味、去思考、去争辩、去判断。这样的余韵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好奇就是一种潜在的兴趣。
  通用技术中的部分流程,我们不容易接触实际,但是它又是非常容易模拟的,我们就可以用创设模拟情境来满足教学的需求。如技术的专利性,有关知识产权、专利的申请这种场景不容易见到。所以我们可以编一些案例让学生编演,模拟到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模拟一个经济法庭,审一审知识产权纠纷等等。在学生的积极辩论下、专利申请的实践中学生就掌握了,同时又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兴趣,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师是创设教学情境的组织者、引导者,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个性特征与行为反应组织合适的情境,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在新情境中学习,学生的求知欲将被极大可能和较大限度地激发,其主动性会得到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也将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利用。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运用英语已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必要技能。目前,我们还没有学习英语的良好的语言坏境,英语的习得主要还是通过课堂,作为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不同要求,注意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精心设计对话内容,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键词:细节 有效 课堂教学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运用英语已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必备技能,目前,我们还没有学习英语的
期刊
摘 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外部环境,教师的师德特性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如果从科研的角度,从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追求加以分析,新时代赋予师德以下四个特质:对儿童命运的深度关怀;对教师职业的无限敬畏;对教育良心的百般叩问;对教育智慧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师德特质 儿童命运 教师职业 教育良心 教育智慧  师德是特殊的职业道德,为教师所独有,今天,要成为一个人民满意、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难度日益
期刊
一、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础  在关于知识经济的著述中,大都会提及教育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传播知识,认为教育可以把科学系统创造的知识传播开来,广为人知;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知识的生产,即知识的创新,认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科学系统的核心,可以不断的发现和提供新知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源泉。  无疑,这两种观点
期刊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加强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是重要途径。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教育差距一直很大,无论校舍、规模、设备还是师资、观念、资源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阳泉市是山西省中部的一座小城市,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尤为明显。阳泉市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农远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城乡学校的硬件、软件装备差距大大缩小,更重要的是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教育理
期刊
做一名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班主任更不容易。有人可能会抱怨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当班主任,而我认为如果一名教师在学校中没有当过班主任,那他就难以感受到当教师的全部幸福和快乐,你现在如果是班主任,就不要抱怨,要有一颗平常心,要从苦中寻求快乐。我们要快乐的工作,快乐地生活,要学会自得其乐。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把现代化教育技术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
期刊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按爱因斯坦所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对此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  一、
期刊
多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利又有其弊。多媒体也不例外,生动、直观、形象其优越性无可替代,但使用不当则会给教学过程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牵强地选取材料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有可能形成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但课后学生脑子里空空荡荡的效果;不恰当地运用多媒
期刊
农村学生成长环境中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很多农村学生面对英语课程不知所云,害怕英语课,害怕讲英语成了广大农村学生的通病。因此,要改变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这种胆怯心理,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笔者结合近年来的英语学习、教学工作实际,对农村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胆怯心理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了一些方法。  一、农村学生学习英语胆怯心理的问题分析  1.没有语言环境——不敢讲。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是用语言进
期刊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巧妙运用,对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古诗文学中的作用  随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