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壳聚糖/胶原(APS-CS/COL)组织工程支架在糖尿病大鼠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壳聚糖(CS)、胶原(COL)、黄芪多糖(APS)分别制备CS/COL组织工程支架和APS-CS/COL组织工程支架,用于糖尿病皮肤缺损模型大鼠的创面修复,分别记为CS/COL组和APS-CS/COL组,每组15只,以不使用组织工程支架进行创面修复的15只糖尿病皮肤缺损模型大鼠为对照组.术后第7、14、21天,肉眼观察创面部位的大体情况,并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大鼠创面
【机 构】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壳聚糖/胶原(APS-CS/COL)组织工程支架在糖尿病大鼠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壳聚糖(CS)、胶原(COL)、黄芪多糖(APS)分别制备CS/COL组织工程支架和APS-CS/COL组织工程支架,用于糖尿病皮肤缺损模型大鼠的创面修复,分别记为CS/COL组和APS-CS/COL组,每组15只,以不使用组织工程支架进行创面修复的15只糖尿病皮肤缺损模型大鼠为对照组.术后第7、14、21天,肉眼观察创面部位的大体情况,并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大鼠创面新生组织,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再生皮肤组织形态.结果 术后第7天,对照组和CS/COL组大鼠创面可观察到明显的炎症现象,镜下见少量成纤维细胞;APS-CS/COL组大鼠创面周围未见明显的炎症现象,创面中心处可见少量肉芽组织新生,镜下见较多成纤维细胞,可观察到明显的微血管形成及组织愈合迹象.术后第14天,对照组和CS/COL组大鼠创面部位有结痂存在,存在炎症反应且创面面积较大,镜下见真皮层有大量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APS-CS/COL组创面愈合进程较快,圆心处见小范围未愈,镜下见新生真皮层中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和大量紧致的胶原纤维,出现了处于分化阶段的皮肤附属器.术后第21天,对照组和CS/COL组大鼠创面自圆周向内见少量上皮生长,大多被肉芽组织充填,新生白色毛发稀疏,镜下见新生皮肤成纤维细胞数量仍然较多,表皮层分化不完全且较厚,可观察到新生血管、细胞附属器;APS-CS/COL组创面被肉芽组织充填,原有创面上大部分已被上皮取代,并可见较多白色新生毛发,镜下见创面新生皮肤组织结构和正常组织相似,表皮、真皮以及新生血管、细胞附属器等结构均完全形成.APS-CS/COL组大鼠术后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均高于CS/COL组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 APS-CS/COL组织工程支架可显著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进程.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治疗前血清异常糖基化的IgA1-(Gd-IgA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HSPN患儿45例(A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15例(B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5例(C组),比较各组血清Gd-IgA1和IL-6水平,分析A组患儿治疗前血清Gd-IgA1、IL-6水平之间及其与24 h尿蛋白、肾脏病理的相关性,另分析治疗前血清Gd-IgA1、IL-6水平对HSPN的诊断作用.结果 与C组比较,A组,血清Gd-IgA1、IL-6水平和B组血清I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对阿霉素(DOX)诱发小鼠心脏毒性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HBSP+LY294002组、HBSP组、DOX组、Control组,HBSP+LY294002组腹腔注射DOX(15 mg/kg),同时腹腔注射30μg/(kg·d)的HBSP和20 mg/(kg·d)的LY294002,连续7 d;HBSP组一次性腹腔注射DOX(15 mg/kg),同时腹腔注射30μg/(kg·d)的HBSP,连续7 d;DOX组一次性腹腔注射DOX(1
目的 分析肝素结合蛋白对足月胎膜早破伴发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效能.方法 147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依据胎盘病理检查分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观察组,123例)和非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分析血浆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足月胎膜早破伴发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肝素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P均<0.05).肝素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