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君再来 邓丽君纪念馆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之行,离开高雄市,我们的旅游大巴开始了新一天的观光之旅。车内播放着《甜蜜蜜》《小城故事》《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歌曲。外面晴空丽日,游客心情大好,邓丽君那柔和、圆润的嗓音让整车人陶醉。导游阿冠说:看得出你们都喜欢邓小姐,她也是你们河北人,我今天给大家一个惊喜,送给大家一个项目,顺路去参观一代歌后邓丽君的纪念馆。
  阿冠介绍说,邓丽君纪念馆是由她的哥哥出资兴建的,租用了前后两个旧仓库。纪念馆不收门票,只接待10人以上的团体预约参观。开馆以后,平均每天接待10多个大陆参观团。对于喜欢邓小姐的人来说,还是可以聊补缅念之情。游友们报以掌声。
  车子蜿蜒穿过一些村子,在著名的爱河畔停下来,透过车窗就看见了纪念馆朴素的大门和招牌。
  进门后我们被请进一间小演播室观看了一个邓丽君的专题片,出来后一个小帅哥做讲解员,他用好听的台普腔说馆内的一些场景布置保持了邓丽君生前的模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念馆就是邓丽君的“家”。
  纪念馆由前、后两馆组成。前馆通过影视和照片介绍邓丽君家庭、出生、成长及歌唱事业发展的过程,后馆是实物展示。馆内摆放了很多花束和花篮。
  在邓丽君的“家”游走着,观赏着,思索着,睹物思人,邓小姐的音容笑貌活灵活现、娉婷如昔、温馨如故。
  邓丽君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走进大陆的。多少青春美少年“斗胆”放着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穿街而过。甜美的歌声对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而言是青春的烙印。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台湾,1995年5月8日去世。邓丽君的父亲邓枢是河北邯郸大名县邓台村人,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母亲是山东泰安人。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撤退至台湾,邓丽君在家排行老四,上有3个兄长。
  邓丽君是首位登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的华人女歌手,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巡演。1986年获选美国《时代杂志》世界七大女歌星,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之一,是唯一一个同时获两项殊荣的亚洲歌手。1984至1986年连续3年蝉联日本有线大赏以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创下双奖三连冠记录,无人打破。
  邓丽君的歌声并没有因她的离世而消失,极其美妙的歌声依然历久弥新,百听不厌。2008年,邓丽君小姐的金曲《但愿人长久》伴随“神舟七号”飞上太空。2010年8月,美国CNN评选了过去50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邓丽君和张国荣作为仅有的两位华人歌手入选,获得中国建国60周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榜首。
  邓丽君一直是属于所有华人的,属于整个世界的。
其他文献
林坑古村,深山璞玉  林坑是浙江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座四面环山的小村,它常常会从我楠溪江的行走记忆中鲜活地跳跃出来。林坑的历史不算太长,大约700多年。它的起源像许多古老的中国村落,缘于人与自然的一见钟情。相传林坑先祖一次进山打猎,追逐一只山麋鹿至此,折服于眼前的秀丽山水,遂在此建立家园。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直至今日一百余户四百余人的规模。由于地处偏远,林坑长期与外界隔绝,明清时期的建筑群才得以保留
燕子垭赏月  周五下午,我到燕子垭相候,因为那里顺路,又很凉爽。垭口处海拔2100米,最热月日均温不足20℃,绝对高温也仅32℃,睡觉必须盖被子,只需一夜,就能消光满身的痱子。  晚7点多,朋友们的车就能抵达垭口。我第一要务是催他们换衣改装,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加衬衣,穿长裤,老人们还得再套上夹克。孩子们开始并不以为然,下车便一个劲地叫着 “哇,真凉快!真舒服!”殊不知道几分钟后就挺不住了,只好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