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构建前沿化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989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构建有前沿化的高校数字图书馆,那么就有必要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做出分析,根据问题的发现来制定符合不同高校的数字化图书馆构建方案,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迎合时代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 数字化图书馆 构建 前沿化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255-02
  1 构建前沿化数字图书馆的问题
  1.1 软件开发更新力度不够
  要构建具有前沿化的数字图书馆,那么数字图书馆的相关软件的开发和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作为教育部门的图书馆软件开发,其是属于一种较为冷门的软件开发行业,如今软件开发的热门行业一般都由电子商务、建筑工程、微电子、计算机硬件、通信等行业为主,因此,软件开发力度不够,无法全面迎合读者的需求,其是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因素。而作为一种软件存在,那么就应保持着服务功能的更新,而并非每次更新都围绕网络安全、图文内容来进行更新,这样的更新举措不能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数字图书馆的前沿化也很难谈起。
  1.2 数字化信息的技术较为落后
  在全球40亿个IP地址中,我国仅占有2500万左右的IP地址,这也就导致了我国部分地方联网效率的降低。其次,作为中国较有权威的“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组织(CERNET),我国只有部分的高校加入到这个组织中,而这个组织作为中国互联网主干网接入Internet以来,只有100多所的高校图书馆入网,并通过该网访问Internet。其他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均要由访问Internet来进入高校的图书馆,其这样的构建占全国的90%以上,因此,也加大了读者访问图书馆的时间,提高了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费用,连网的效率无法有效提高。
  在上述软件开发中有指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软件开发和更新力度都很不够,这也导致图书馆中的服务功能较为单一,在很多现有的数字图书馆中不能有效把不同内容、不同结构的数据库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仅仅是类似于“百度”之类的搜索平台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料,这样的构建智能实现文献采购、分类编目、流通预览等较为单一的服务功能,对于语音、视频等动态的声像资料的服务尚很缺乏,即使存有此类服务,它涉及到的资料信息面也不够深入、宽广,对声像资料、专门数据库等多媒体文献的技术处理无能为力,其数字化信息技术较为落后。
  1.3 信息总量不足
  信息总量不足首先表现在国家数字图书馆—— CNKI(中国知网)图书馆依托的中国互联网主干网—— CERNET上,其数字化知识资源占现有资源总量的1/4。而且80%的数字化知识资源都是由中国知网所提供的,因此在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总量上而言,在我国还很不足。其次,由于很多高校没有进入CERNET,它们的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来源于购进的电子出版物或者是本校图书馆藏书目数据库,这也就导致的读者获取的资源信息量更少,使得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严重不足。
  2 构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总库
  在目前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中,其建立了馆藏数目数据库和相当数量的特色数据库,并且引进了大量的电子图书、期刊、专题数据库等,但是这些资源数据库的资源仍有不足,为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检索,那么有必要引进更高性能的“CNKI”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对于学校中现有的平台进行改造,或者对平台进行全面升级,运用这种方式来管理现有的信息资源,并且对于一些并不是由数字化构成的文献资源,学校也应该加强其数字化处理,从而构建其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总库。其次,对于建立更全面的资源总库,那么高校也应对Internet上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于Internet资源的搜集和处理,可以使学校自己的资源总库得到扩充,然后再对本校的重点学科、特色馆藏等进行加工设置之后,其可以构建具有特定价值的资源体系,是前沿化数字图书馆构建的初步实现,其如图1所示。
  3 优化网络环境
  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应该包括有丰富的网络地址、数据传输速度快、网络安全性高,因此,要构建前沿化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优化其网络环境是必须的措施。据相关报道,早在2004年CERNET网已经开通,这个网络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其与现有的Internet网相比较而言,CERNET网络地址极多,用户在入网的时候受到的限制几乎为零,其次CERNET网数据传输速度更快,以一般2 M带宽的用户使用CERNET进行上传或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400比特以上,数据传输速度有明显提高。此外,CERNET网安全可控,对于网络的安全管理得到了大幅度加强,网络安全更加可靠。对于并未进入CERNET的高校而言,很多高校的网络环境并不理想,其数据传输速度不高,而且遭受网络攻击的情况也有存在,因此,及早进入CERNET网,并且利用这个网络的技术来改造学校内部局域网,或者是建设新的局域网,其是前沿化数字图书馆构建的基本保证。在具体构建的工程中,应该根据学校的规模来来进行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当下较为前沿化的网络技术来进行拓扑机构的设计,对于数据传输率要有具体的方案进行规划,网络类型选定要合理,并且应进入CERNET网,布线工程要符合学校建筑的情况,从而构建出高校数字图书馆中良好的网络环境。
  4 加强队伍建设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中,由于管理的人员既要精通图书馆专业知识,也要对网络技术有擅长,并且也要懂得一些管理知识,在具体的管理岗位上还应有懂得外语的人员,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很多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中都较为缺乏,因此,由专业素质不高的人员来担任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也就造成了管理中出现缺陷,不同高校之间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同,也就使各个高校之间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口碑和形象造成差异,因此,要构建前沿化高校数字图书馆,那么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数字图书馆专业管理团队,那么首先应明确当下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即上文描述的人员素质应有擅长外语、精通图书馆知识、擅长网络技术、擅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这些要求均有达到之后,那么就是队伍的具体培养,首先应该人尽其用,不同专业的人员要分配到不同岗位,并且对管理机构设置要做出优化调整,保证上下属关系之间的工作协调无隔缝。其次,应培养一批资源加工与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产权使用与保护、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等人员,也可以通过招聘的渠道来引进这些人员扩充到管理队伍之中,对于拥有专业特长的高层次网络技术人员,也应有合理的布置与选用。再者,在数字化图书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建设中,应有优惠的政策来吸引人才的驻留,对于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更应考虑这一点,可以通过住房安排、业务经费、晋职升级等方面的优惠,来吸引人才。此外,加强队伍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网络技术的培训,其可以提高整体队伍的工作能力,以期实现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从而实现前沿化的高校数字图书馆构建。
  参考文献
  [1] 王发社.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84-86.
  [2] 鲁玉妙,赵慧清,宋敏霞,等.基于WOK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实践[J].情报资料工作,2012,(6):87-90.
  [3] 洪慧,韩海涛,王智琦,等.高校数字图书馆本量利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6):35-38.
其他文献
多用户、高速率的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新兴的MB-OFDM超宽带技术因其一系列显著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分析了基于FFT和IEEE802.15.3a标准的两
(一)基数 潮州话的基数,也是用一,二,三,四,五,十,百、千、万等,但在一般老人家(多半是女人)口中,某些基数都常用禁忌语来代替。
为了适应节能与环境保护的需求,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新型绿色混合制冷工质(R290/R744)的汽液相平衡特性。根据相平衡条件采用PT状态方程结合 Van der Waals混合规
利用VB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开发了一个符合用户使用的台式仪器习惯软面板,实践证明,该软面板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已成功应用到所开发的VXI模块中,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报纸
利用计算多项式函数在某点函数值的H-M方法,通过对多项式的系数进行有限迭代计算,得到相应函数在确定点的各阶导数值和指定的区域上的定积分,并对其复杂度进行分析.
近日,富士胶片发布了新一代图像传感器“SuperCCDEXR”。EXR传感器本质上是一款可以“切换”工作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可切换复杂的电子工作模式以适合拍摄目标,如切换感光特性以适
随着风力发电的逐步发展,风电系统的稳定性愈加重要。目前国内并未有成熟的风电计算软件,文中首先设计了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风电系统动态稳
3DS MAX的IK/FK系统允许你针对同一个场景中的同一个骨骼(或同一个物体)的IK链同时应用正向动力学和反向动力学.允许动画工作者在这两个系统之间自由地转换:当针对实施在反向动力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