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旅加之初的片段记忆

来源 :出国与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uto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7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加拿大广播公司中文台(以下将两台的两名采访记者统一简称为“记者”)联袂推出了为期10天的“加籍华裔创业者回国发展”专题系列报道,并制作了4集专题节目分4天连续播出。
  作为中国移民留学行业的风云人物之一,和中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王力民先生(以下简称“王”)接受了两台的联合专访。
  本次专访,已于12月12日15:10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FM106.1)《世界报道》栏目及加拿大广播公司中文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系列报道的第3集播出,该报道标题为:“加拿人华裔王力民回国创业的故事”。
  现将采访录音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加拿大广播公司中文台联合制作的“世界之声”节目。我们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庄丽(女)和加拿大加广中文台记者范华(男)。
  记者:(女)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述的是本次专题节目采访的第一个有关“华人移民加拿大后又回中国寻找机会,挑战人生”的故事。
  记者:(男)近年来,移民加拿大的华人中,有不少人回流到中国做生意和找工作,出现了回流潮。王力民就是最早的弄潮儿之一,他现在是和中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记者:(女)我们在王力民的办公室采访了他。已步入中年的王力民是个擅于思考而且健谈的人。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王力民第一次出国是公费留学,虽然生活水平不高,但却不用靠打工来维持生活。
  记者:(男)王力民第二次出国。可以说是放弃了当时中国国内较为丰厚、舒适的白领生活。远涉北美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而且,他这次去加拿大。是从社会的底层开始了自己的北美之旅。
  
  蓝领告白
  
  王:我1990年第二次去加拿大,出去之后才知道当时正赶上加国的经济衰退。不管是加拿大还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他们都进入了经济衰退期,工作非常不好找;不像后来的这些年,由于加拿大越来越重视国外技术劳工的资质,国外诸如工程师资格之类都能得到加国劳工市场的承认。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外国技术资格要想在加拿大国内得到认可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作为新移民来讲。当时在加拿大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加上经济的衰退。很多人都处于失业的状态。
  所以,刚到加国的时候,我从事了3、4年的蓝领工作,最后进入了一家较大的跨国汽车公司,担任公司的质检工程师。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的。
  在从事这份稳定的工作之前,我还曾经做过帮厨。做过汉堡包,三明治沙拉等工作。这些蓝领工作为我今后的发展积累了非常扎实的社会经验。我现在许多在事业上做得很成功的朋友几乎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记者:(女)从中国到加拿大。由白领到蓝领,这中间必然有着较大的反差。一向心态积极的王力民。是否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呢?
  王:其实在第一次出国的时候。自己并非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虽然当时自己是公费留学。不用去做这些体力活。但我接触到了这类群体,认识并了解了其中的很多人。所以,在我第二次出国的时候。我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因为我已经不再吃中国的“皇粮”。不能再拿政府的钱了。从第二次跨出国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意味着今后的一切。全都需要靠自己。所以说。人需要学会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尽管第二次返加的境遇跟第一次比会有较大的落差。但我已经开始坦然面对一切。
  记者:(男)在加拿大打拼了几年的时间。当王力民在加拿大知名的汽车配件公司找到了一份工程师的工作后。可以说又回到了曾经的白领岗位。找到了白领阶层的生活,继而步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并取得了加拿大公民身份。
  记者:(女)可是时间不长,王力民就不满足于这种白领打工的生活了。他要下海去闯荡一番,并打算和一位香港商人合作,要在中国寻找商业机会。在几经周折、探索的情况下。王力民锁定了移民中介这个行业。
  
  开创事业
  
  王:开始我也尝试了其他几个行业,最终我定位在移民服务中介机构上。加拿大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移民大国。加拿大人口连续数年呈现负增长。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这也是加拿大一直实行积极移民政策的重要原因。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都奉行开放的移民政策。欢迎国外的投资者,技工人才到当地生活和工作。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中国也有大批的优秀人才希望移民海外。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这就为移民服务中介行业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成为可能,而且我相信,这一行业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记者:(男)选择回国开创事业,除了看好国内的商业机会之外,王力民表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深深的思乡情结。
  王:加拿大的气候与环境非常养人。生活相当的舒适,很多移民去加拿大的中国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我曾经也在当地过着非常惬意而安逸的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国的思绪却越来越浓,思乡情结始终挥之不去。最后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毅然回到阔别以久的中国,开创自己新的事业。
  回国后,尽管很艰苦,但有种塌实放心,左右逢源的感觉。也许最开始创业时的条件会比较艰辛。但情绪却非常亢奋。因为当时我坚信,只要你努力,就会一定有一个好的结果。这种信念是对祖国、对所从事的行业、对自己充满着信心。这种感觉是在国外所没有的。
  记者:(女)在事业上,王力民通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和自身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骄人的成绩。他在采访中谈到。当初走出国门是他人生中的正确抉择,如今回国发展,建立事业。是一种必然。
  
  锁定中国
  
  王: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到现在为止,我一直都为当年能做出“走出国门、远赴加拿大”的决定而感到庆幸。在那个年代。抛弃在国内安稳的工作和生活。远渡重洋。来到加拿大。一切都很陌生,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现在回忆那段岁月,充满着艰辛和汗水;但正是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多年的海外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国内所学不到的东西,获得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历练。在当地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为我今后回国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现在的中国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条件,也有机会接触到西方文化。其实现在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方法很多。投资、移民,留学,旅游、探亲等等,都可以让大家以合法的途径了解海外文化,融入当地社会。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如果有条件的话。去国外生活或者工作,哪怕只是一段时间。也将是人生中宝贵的经历,这一辈子将受益无穷。
  记者:(男)随着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中西文化交流也不断加深,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而因私出入境中介行业,也正扮演着沟通中西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
  王:因私出入境行业应该说是个新兴的朝阳行业。这个行业既有利于需要移民的加拿大。也符合中国“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政策。因为移民属于生产力的流动。属于资源的流动。中国人移民到加拿大。不管最终选择留在加拿大还是回国。都会促进中加两国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这对两国都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经济的腾飞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获得了良好的机会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开创自己的事业;很多在国外的游子也开始回到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其实。无论是一直在国内寻求发展。还是从国外归来的华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功都与中国的崛起息息相关。
  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相信中国的因私出入境行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也衷心祝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抓住机遇。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
  记者:(男)刚才您听到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加拿大广播公司中文台联合制作的“世界之声”专题节目:王力民移民加拿大后又回国创业的故事。谢谢您的收听。
其他文献
加拿大联邦统计局最新报告显示,加拿大有博士学位者,1/4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已经成为加拿大高学历移民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据消息,统计局应用 2001 年人口统计数据,在报告中着重探讨了理工科博士生的就业走向和收入状况,并比较了本国出生和外国出生博士生的异同。结果发现:    ——全国 10 万个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中,65% 在公营机构中任职,35%在民营企业中工作。  ——70%理工科博士生就业集中
期刊
移民改革案在下议院通过加保守党过关键一关  4月9日,周三,加拿大保守党政府在下议院就移民改革方案顺利通过信任投票。  尽管自由党公开指责移民改革提案反移民,全力阻止该提案,下议院还是以201票赞成,6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该议案。自由党移民事务评论员贝维拉克(Maurizio Bevilacqua)表示他的政党会吸取教训,如有必要,将再次反对这项立法。  保守党称,改革“移民法案”将有助于处理积压的
期刊
2008年3月5日,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重磅访谈”首期节目,诚邀北京留学行业高端人士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网友们共同探讨2008年京城留学市场风向标。和中总裁王力民先生、澳际留学总经理王薇、金吉列留学总经理朱燕民、启德留学北京公司总经理李冠军应邀参加了当天的访谈。本刊将读者拟关心的热点问题摘录出来,以供参考。      2007年留学市场有哪些特点?    朱燕民:第一,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第二,生
期刊
每份工作都有它的辛酸苦辣和委屈之处,但要数最受气的工作,抄牌员肯定名列榜首。抄牌员(parking ticket officer)的工作,是向违例泊车者发出告票,他们,则算得上是委屈工作中排名第一了。抄牌工作,不仅要忍受风吹雨淋,还要经常面对他人的无辜谩骂和侮辱,实在挑战生理、心理承受力底线。“把脸皮练厚”,则是工作者在委屈之下最无奈的抉择。    学会把脸皮“练厚”    驾驶人士对抄牌员难免都
期刊
2007年12月5日,英国国籍,公民和移民大臣Liam 8yrne宣布英国明年第一季度即将实施最新的高技术移民标准。由于2008年英国移民国籍法律和体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英国政府借鉴澳大利亚的计分体制实施五级计分制度,高技术移民位于第1类别(Tierl)的签证,其他4个类别的签证依次是:Tier 2持有雇主邀请来填补英国劳动力空缺的技术工人,Tier 3低技术工人填补英国临时劳动力短缺市场,Tie
期刊
由于USCIS(美国公民移民部)邮件收发室中积压了大量申请,而导致短暂的收据寄送延迟问题产生。收据寄送延迟将影响申请人接收收据时间,也将影响其裁决申请的时间,这里包括亲属移民、婚姻移民、职业移民等申请类型,特别是调整身份申请(I-485)及入籍申请(N-400)。  下列问答为申请人做出了具体解释,有助于申请人更好地理解延迟情况。    问:收据寄送延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收据寄送延迟是由于
期刊
2007年12月11日,北京和中留学中心应邀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为学子们举办一场精彩的美加英留学专题讲座。这次讲座上,和中留学中心不仅为广大学子详细分析了留学方面的问题,还特别请来了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的高级顾问,为大家重点讲解了加拿大的政治、经济、人文及社会福利等诸多资讯,受到了人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和中国留学专家分析留学政策    当天和中留学中心举办的专题讲座。吸引了百名学生亲临现场。同学
期刊
去美国参加商务培训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之前没有去过美国,只是听说美国签证较难通过。在2007年12月份,收到公司通知,让我参加2008年3月初在美国奥兰多(Orlando)进行的一个商业培训,于是便有了一次亲自体验赴美签证的机会。    精心准备签证材料      收到通知后,我便上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网站查阅签证所需材料以及步骤,因为我是去美国参加培训,属于商务签证,从美使馆网站得知商务签证必备材料有
期刊
一、护士辗转澳洲,原因有五:    1.海外注册护士可以申请到澳洲大学免1年或1.5年的学分,从而经过1年或1.5年的学习,同时获得澳洲大学的护理学士学位和注册护士执照。    2.澳大利亚移民部门对海外护士只要年龄在44周岁以下,就可申请4年的工作签证;在申请澳洲绿卡时,优先处理,3-4个月全家的绿卡申请可获得批准。    3.许多海外护士认为来澳洲是一条快捷之路。    4.美国对中国、印度、
期刊
首次来华访问的英国创新,大学及技术事务大臣约翰·德纳姆,于2007年10月29日对记者表示:“根据此次两国签署的教育备忘录,在2008年和2009年,英国将向中国留英学生提供200个在英学习和实习的机会,同时中国也将向英国留学生提供在华工作的机会。”  10月29日当天,第三届中英教育峰会在北京举行。作为英国方面最高代表的德纳姆大臣,和中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了一份针对就业,培训、终身教育及职业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