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文化传承的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择在民族构成、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文化、族际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内蒙古根河市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进行了关于文化传承的讨论,希望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变迁个案的研究,梳理出各民族普遍面临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之间的矛盾,探索中国少数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总结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敖鲁古雅;鄂温克;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使鹿鄂温克人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虽然人数较少,但其独特的驯鹿经济与文化自成体系,别具特色。建国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但这个群体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解析。
  一、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基本情况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指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所辖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人,史称“使鹿部”,是我国唯一的以使用驯鹿和狩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有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之称。目前有鄂温克族243人,保留了7个猎民部落,饲养着中国唯一的1260头驯鹿种群。
  解放前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一直散居于深山密林,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部族的生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1965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鄂温克猎民在敖鲁古雅乡定居,定居后的鄂温克猎民的生产仍主要以狩猎为主,同时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得到发展。2003年敖鲁古雅乡实现了生态移民,即从距离根河市满归镇17公里的敖鲁古雅乡旧址,搬迁到距离根河市西郊约2公里处的敖鲁古雅乡新址。
  二、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文化发展的危机
  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的正常延续与发展受到强大冲击,滋养了先辈并支撑鄂温克猎民生存下来的文化正在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一)、口头文化遗产
  1、民族语言。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语言有15个元音,18个辅音,没有声调,重音固定在一个词的第一个元音上,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用汉语交流,鄂温克语言的保留和继承非常困难,近年来,敖乡鄂温克族青少年中会说鄂温克语的人越来越少,纯正民族语言文化正随着岁月的流逝,目前已进入严重濒危阶段。
  2、口述文学。鄂温克猎民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历史、宗教,还是对自然的认识,无论是道德伦理还是思想体系,都是通过口头传承、言传身教完成的。对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來说,这些传说、故事是民族历史世代传承的载体,也只有通过这些神话、传说,才能了解发掘鄂温克族远古的社会面貌。但目前依靠口头传承的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绝境甚至失传,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现象变得十分突出,
  (二)、传统民间艺术
  1、音乐民歌。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在生产生活之余,创作了大量的与森林有着密切关联的民歌,民歌内容涉及生产劳动、社会交往、爱情婚姻、歌颂生活、抨击邪恶等内容。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民间音乐及歌曲,蕴涵着特有的精神文化价值,是森林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早期文化的社会化石。
  2、舞蹈。鄂温克猎民能歌善舞,歌舞往往同时进行,音调单纯,舞蹈动作简单,如以“跟靠步”和“跺步”舞蹈特点的“篝火舞”, 还有粗犷剧烈的“爱达哈喜楞舞”和“阿罕伯舞”等,表达了鄂温克民族狩猎生活的快乐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随着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鄂温克猎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迅速被改变,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各种文化艺术的大规模快速渗透,使鄂温克猎民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因此,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以及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紧迫的工作。
  三、如何加强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文化的传承
  在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本着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化的搜集整理作为着力点,加大对使鹿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力度。
  (一)、大力传承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语言文化。
  近年来,根河市大力搜集一些几近失传的古老音乐和歌舞,充分利用现代摄影、摄像及录音设备以书籍、影像、声音资料等现代化的录制保存方式对其进行保留。例如2008年根河市组织人员编撰出版了《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敖鲁古雅歌集——使鹿部落情韵》等书籍和歌曲,使一些几近失传的古老音乐如《萨满调》等被系统、完整地保留下来。共整理加工了民歌百余首,其中包括古老的民谣《太阳姑娘》、《毛安吉坎河》,以及中年猎民左连杰、王栋等人新创作的《鹿铃回响的地方》、《敖鲁古雅小夜曲》等。同时在鄂温克民族内部,还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传承的后备力量。积极开展敖鲁古雅鄂温克语言文化培训,使广大鄂温克族群众进一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本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对他们进行文化保护知识的教育。
  二、积极开展手工艺制品抢救保护工作。
  截止目前,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2个项目名列其中,分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技艺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经积极申报,2006年根河市和四个猎民点被自治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使鹿文化之乡和中国狩猎文化基地;200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公布的第四批全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又被命名为“桦树皮文化之乡”和“驯鹿文化之乡”。2008年自治区文化厅还公布了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敖乡四名猎民被确定传承人。目前,根河市敖鲁古雅乡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
  三、增强国际交流协作,打造敖鲁古雅品牌。
  敖鲁古雅使鹿文化是“北极圈游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俄罗斯、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家都有饲养驯鹿和曾经经历游猎生活的民族存在,世界各国养殖驯鹿的民族还成立了国际驯鹿养殖者协会。经多方努力,敖乡的6个放养点已正式以“敖鲁古雅部落”名义加入国际驯鹿养殖者协会。2009年敖乡代表参加了在挪威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与9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将中国驯鹿产业融入到国际驯鹿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中。2013年7月25日至28日,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在敖乡成功举办。来自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等9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驯鹿养殖者代表,以及丹麦、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使馆官员,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除此之外,美国加拿大联合北美考察团、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著名学者于丹、国家著名演员王铁成等国内外知名人士都曾经来到敖乡采访、采风。
  总之,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快速地跨入现代文明的同时,会给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硬伤,但是只要措施得当、抢救及时,就一定会保留更多的文化遗产,也会使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开拓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相信,敖鲁古雅的使鹿文化品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一定会有更美好的前景和未来。
  
  
  参考文献:
   [1] 周毅, 《从文化角度探讨少数民族贫困问题》,《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2] 王彦斌、钱宁, 《现代化过程中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3] 杨昌儒,《历史与现实――民族地区开发的民族学视野》, 顾朴光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
  [4]中国发展门户网《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2007年02月王大霖 陈晓虎 刘娟
  [5]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中国文物报》 作者:邹启山
其他文献
摘要: 大学体育社团是大学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课外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第二课堂。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体育社团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体育社团;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 A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体育兴趣与爱好,自发形成、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众性体育组织,以其兴趣性和自发性推动着自身的发展,吸引着众多学
期刊
摘要:杭州是美丽的国际旅游城市,作为处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上的大型冶金企业,杭钢绿化在改善、美化环境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杭钢集团公司主业区域现状,以“绿色杭钢工业游”景点之一的杭钢广场为例,对企业绿化规划和管理工作作简要介绍。杭钢环境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全体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而绿化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绿色杭钢工业游每年接待各类游
期刊
摘要:林业调查设计工作是为林业生产建设事业服务的技术基础工作,它的存在与发展决定于林业生产建设事业的存在与发展。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就是确定并制定有关林业目标和方案的基础工作。但目前林业调查工作内容几乎还是沿用几十年前的工作模式,已经远不能跟上社会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要重点分析我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如何应对当
期刊
摘要: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物流、电子商务等一些新兴产业的出现,也给轻钢结构的发展带去了广阔的市场。目前,轻钢结构的发展也在世界的见证下迅猛发展。本文将主要针对现代化轻钢结构的优点、建筑结构中轻钢结构的主要特点、建筑结构中的轻钢结构应用技术以及轻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前景展望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轻钢结构;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轻钢结构是一种受力优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电气化工程也在迅速发展壮大。在电气工程日益发展的今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电气工程自动化产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来源,如果重视并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些问题,才能为我國经济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本文简要阐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应对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电气工程产业是工业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和的膨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解决困扰人类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开发新的可利用水源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课题。世界上不少缺水国家把污水再生利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战略之一。开展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研究对于推进污水资源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特点;分类;处理效果;现状  中图分类号: R123.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迈入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因此,不管是从规划、设计、材料的采用,还是从功能和质量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个企业单位来说首要问题就是工期短、效益好。那么针对这些情况,如何有效控制成本,从各方面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从影响造价的各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工程造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曹妃甸区域湿地道路设计中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研究。提出了该区域中道路设计的关键技术措施,减少了对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关键词:湿地;生态;冲击压实;环保路面;透水路基   中图分类号:U212.3文献标识码:A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电能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中,不仅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更好地实现电力系统的发展,促进电力工程的顺利实现。本文结合了自己的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概述,并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希望能对电力工程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市政道路的施工经验,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16.217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现代市政公路建设中,由于沥青路面的诸多优点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质量的好坏,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增加行车安全,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减轻行车的颠簸和噪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