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危险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成功已经归零
  未来的想象支离破碎
  中国企业别了野蛮生长的狂欢
  悄然步入“熟企”的烦恼
  肉体虽然燃着生之灵火
  衰败的危险却潜行地下
  十家曾叱咤一时的企业
  眼下的危局将会如何演变
  中国进入熟企时代 姜汝祥
  正如熟女这个概念是相对于青春少女而言,“熟企”这个概念对于度过野蛮生长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也恰如其分。跨入到“熟企”阶段,低迷的全球经济,加之变革时代的竞争环境,双重压力下,企业往往会问题丛生。企业迈坎,就需要更精准的战略方向。
  冯仑说,中国企业是野蛮生长。野蛮这两个字很形象,“野”意味着不走寻常路,而“蛮”的舍义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野蛮这两个字生动地描述了大部分中国企业的成功模式,一方面,他们的成功是不走寻常路,是创新的成功;另一方面,野蛮的背后却是一种成功者的狂妄。
  可以说,野蛮生长创造了中国企业的经济奇迹,而目前大量之前被称为优秀的企业,国美陷入亏损,王老吉易主,盛大做什么死什么,李宁混乱的战略致一败涂地……甚至我们可以引以为傲的PC巨头联想也有盛世之忧,因为之前宝座占有者惠普、宏碁都出了问题,而联想还在往这条路上走。这些企业所发生的众多问题,也恰恰是野蛮生长的逻辑所带来的,有句话说得好,问题即机会,步入2013年,我们有必要去探求危机背后的原因与出路。
  在商业史上,成功的路径有很多,然而失败的路径却大都类似。仔细想来,无非是两种:要么是对大环境变化的漠视。比如像万达那样的商业地产巨头们,正在为他们对互联网的不屑与轻视付代价;要么是对内部“大企业病”的放纵,比如像李宁那样的新贵,显然是输在内部管理体系的臃肿与混乱。
  从这种角度,我们来看一下现阶段中国企业的问题何在?
  2012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在这一年把增长的脚步放缓,中国企业在这一年又增加了不少千亿巨头。两相对照,明眼人一下就会看出一个趋势,那就是中国企业正在进入所谓的“熟企时代(借用熟女这个概念)”。
  2013年是中国“熟企时代”元年,正如熟女这个概念是相对于青春少女而言,“熟企”这个概念也是针对野蛮生长企业而言的。从少女到熟女,最重要的转变是熟女乃“家庭运营者”,不再是独来独往的单身女王。可熟女毕竟仍然是“女”,所以熟女不能忘记自己的女性角色,要时常保持自己的性感与优雅。
  同样,企业从野蛮生长到熟企时代,最重要的转变是“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的增加,不再是单纯的“利润奋斗者”。熟企的本质仍然是“企”,所以熟企不能够忘记自己的赢利角色,要时常瘦身,消除大企业臃肿的弊端,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有人会说,现实中还有另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不仅有宠大的传统产业,更有着与世界同步的互联网新兴产业。不过认真看看中国互联网企业,绝大多数不过是复制西方互联网企业的替代品,人人复制Facebook,58同城复制Cralgslist,新浪微博复制Twitter,盛大靠代理韩国游戏“传奇”起家,如此等等,仔细分析下来,仍然是一套野蛮生长的套路。在缺乏大环境的创新文化支撑下,这些新兴企业的兴衰更多的不过是趋势的投射,而非企业家精神的支撑。
  这就是我的结论,优秀的企业是时势造英雄,而伟大的企业是英雄造时势,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显然是美国创新文化与乔布斯企业精神的体现。同样的道理,优秀公司的衰落大多是因为时势,伟大公司的衰落则是企业家精神的失落。
  所以,在大多数优秀公司的衰落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大环境变了,但企业却没有意识到,究竟是哪些环境。第一个是原材料上涨,原材料上涨日渐蚕食着企业利润,中国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在大量消耗原材料,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最好的遏制,就是对大宗原材料进行控制,从而让中国低成本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于是京都协议、碳排放等各种环保,都是国际对中国经济粗放发展模式的反击。
  反过来讲,中国人要不要反省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过去30年,建立在资源消耗、资源占有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是不是有问题?廉价劳动力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我觉得比亚迪的危机,本质上是低成本发展模式造成的。
  中国经济的第二个大环境变迁,是中国大部分城镇的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8000美元,按国际消费经验,过8000美元之后,消费就进入了感性消费与奢侈品消费,像两面针、健力宝,包括康师傅这些传统品牌所出现问题,实质是消费者变了,但这些公司还沉湎于过去的成功之中。
  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大环境变迁是80后~90后新生代成为消费主流人群,网络消费成为新生代主流消费渠道。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目标客户都是新生代,比如盛大,比如人人网、58同城、天涯与猫扑、携程,甚至新浪微博,其目标客户都是80后、90后新生代。十分遗憾的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把这一代人当成提款机,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交易砝码。实际上,这一代人需求是变化的,更重要的,这一代人需求的背后是他们的价值观与生存诉求,当你缺乏对他们深层需求的尊重与理解的时候,由盛而衰就来临了。
  上述大背景,是我们对2013年中国企业走向的一个环境描述,接下来的问题是,在“熟企”时代,企业会在哪些方面碰到坎?面对这些坎,又如何选择?
  我认为,“熟企”时代,中国企业的危机与出路,可以用一句总结来概括,这就是“四坎三战略”。所谓的坎,讲的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就出现了。
  第一道坎是客户坎。有两大因素导致了消费者的巨大变化。第一是80后、90后新一代正在成为中国消费主流;第二是中国城镇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8000美元,8000美元是国际上公认的消费升级标准,消费将会从追求产品的功能价值,转向追求产品的感受上,也就是所谓的“奢侈品时代”,或“品牌时代”。消费者变了,企业的发展战略自然要有相应的改变,不适应这一改变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第二道坎是成本坎。建立在资源消耗、资源占有基础上的企业发展模式,正在走向尽头。道理很简单,廉价劳动力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简单的例子是苹果公司等跨国公司已经把一部分制造迁回美国,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经没有优势。没有了成本优势,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市场竞争?
  第三道坎是技术坎。产品技术含量的背后,涉及的其实是企业创新体制与人才机制的问题,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引进技术,或者开发新产品所能够解决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中国企业对执行力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迷恋?原因就在于制造与模仿时代。需要的是劳动者的体力,而在技术创新的时代,需要的却是劳动者的脑子,这才是技术坎的真正含义。如何超越这道坎?在这一点上,大部分中国企业远远没有准备好。
  第四道坎是管理坎。最近,我们作了一个调查,内容是针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令人吃惊的是,像“人浮于事”、“平均主义”、“相互内耗”、“官官相护”等问题,认为在本企业“严重存在”的比例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80%
  在相当一部分民企也患上国企痛,而且病得还不轻的时候,增长的极限就到来了。我甚至这样认为。民营企业在最近几年利润的急剧下滑,外因当然有很多,但内因却是组织生态的恶化。成立超过八年,规模在亿元以上的企业,相当多老板的战场,已经不是客户与市场,而是在内部自我折腾,把精力都花在无效的“权力游戏”上,很是遗憾。
  目前企业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可以从这四道坎得到解释,哪怕是一向以战略导向与职业化管理著称的万科,过千亿之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的问题。2013年万科的战略宣讲,总裁郁亮的题目是“差距”。的确,中国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差距,在规模上是在缩小,但在经营思想与组织生态上,却进步不多,甚至在倒退。
  出路何在?面对这四道坎,我觉得中国企业可以选择的道路可以概括为三大战略:第一是电商化战略;第二是少人化战略;第三是精益化战略。
  电商化战略
  移动互联网让信息的传播进入了“瞬连”,从而使权力发生三大转移:社会环境中让权力从官员转移到民众;企业组织环境中让权力从老板转移到员工;市场供求环境中让权力从企业转移到客户。
  这三大转移构成了企业电商化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第三点,当市场权力从企业转移到客户的时候,所谓的C2B模式就找到了自己的根。
  所以,企业的电商化战略,绝对不是开个网店那么简单,企业的电商化战略,讲的是针对上述三大权力转移,建立起企业新的经营平台体系,即针对社会环境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每个企业都要传播自己的价值主张与社会责任);针对企业组织生态的手机运营平台(通过沟通创造公开透明的管理环境):以及针对消费者的社区互动平台(成为客户到客户生态的创建者与推动者)。
  少人化战略
  我们先来看现状:1、现在雇一个人,社保要占工资的四分之一,政府把社会责任转移到企业的结果是,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2、从竞争力角度,企业要吸引优秀人才,必须要提高工资待遇,出路就是大幅提高工资;3、重要的是经济下滑,政府要增财政,行政罚款与严格税收必须成为趋势,企业必须要大力提高人均产出才能存活。
  在这样的环境下,少人化战略其实是想表明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企业经营所追求的目标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代变了,当你追求不强调劳动力的体力,而更多强调要用其脑力,企业还需要那么多人做什么?
  精益化战略
  精益思想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以客户为中心做供应链的整合,消灭库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现所谓的柔性制造,这对以制造为核心的中国企业来说,这几乎就是唯一的道路。因为中国发展越快,收入越高,对原材料的消耗就越多,世界哪有那么多原材料供中国消耗?
  出路就是向管理要效益,特别是在电商环境下,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订单制造,通过制造体系的模块化,或者客户参与的供应链实现柔性生产,大大降低精益的难度。一句话,“订制+电商+柔性供应链”将会成为中国制造的新模式。
其他文献
发电也能减刑  巴西的一座监狱别出心裁推出了一个项目,在这儿服刑的囚犯们可以通过蹬自行车发电来获得减刑机会。既能健身又可减刑,监狱的自行车很快就供不应求。原来,监狱不一定就是冰冷的铁窗、枷锁和拥挤不堪的囚犯。  奥朗德默克尔貌合神离  在德法建交50周年的庆祝仪式上,默克尔、奥朗德两人坐在一起,却貌合神离。欧洲局势越来越紧张,在如何解决欧债危机的问题上,默克尔与奥朗德各执一词。德国倾向于支持共同税
期刊
豪门陷入内斗,偶像跌下神坛,香港病揭示华人经济圈常现的扭曲财富观——眼里只有钱,只有家。做企业仅仅停留在做生意,一切以赚钱为日的,赚到的钱也只愿在家族内流转,权力和财富争夺的游戏永恒上演。香港的病,也是我们的病,大陆的家族企业集中爆发的时间段只不过滞后而已。华人家族始终无法创出一家堪称伟大的企业的原因,就在于除了财富和势力,普遍缺乏更宏大的世界观。
期刊
一切皆始于疯狂:在好莱坞,如果一只鲨鱼游人海滩度假圣地,袭击了一名游客会出现什么情况?结果好莱坞拍出了电影《大白鲨》;在建筑领域,如果将管道、电力设施和通气孔建在建筑物外面,而不是里面。会出现什么情况?结果建成了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在录影带租赁行业,如果不收取出租逾期费用会怎样?结果奈飞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在线影片租赁商。  疯狂的颠覆与平常意义的假设截然不同,前者想象事物不该是它现在的样子
期刊
万通立体城市:空间三维新生态  增大居住密度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在中国,这更是一项急迫的现实需求。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人类城市的发展始终是横向扩张,学校、广场、餐厅、商场、医院铺陈开来,鳞次栉比,交通方式也是以横向展开,并由此串联了一系列城市空间。但立体城市的构想与实验,却让人们更多地转向纵向生活,横向街道和传统公共空间逐渐减少,垂直电梯交通甚至会成为主导。  万通立体城市已经越来越形象:城市
期刊
提起IMAX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3D》和《超级战舰》等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IMAX公司历史悠久,1967年三个加拿大人为了解决彼时巨幕系统的安装复杂、操作困难、画面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问题,开始了新的巨幕系统的研发工作,从而带来IMAX的问世。1994年该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IMAX公司的核心资源是IMAX整套系统,包含IMAX电影(由IMAX摄影机拍摄的胶片版或者IMAX DMR技术专
期刊
《变革之心》  作者:【美】威约翰·科特  机械工业出版社  能在世界著名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新作《变革之心》中文版出版之前先睹为快,实为幸运。我不能肯定这本书对于中国所有企业家都是万能的,但对于正在或持续领导着企业变革的企业家来说,没有这些经典案例的指导参考则是万万不能的。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领域里,企业领导者每天都必须面对着变革的挑战、机遇,面对着危机与成就的战略选择。企业家精神的本
期刊
苏宁电器拟更名为苏宁云商,加上一个云字就变得飘逸起来。对于企业家来说,现在最大的考验在于要能在真实与虚幻间保持平衡。这个世界已经变得亦真亦幻,人类已经能把假的做得比真的还真了。  早在海湾战争的“东73战役”中,有一支美国部队完胜了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但队伍中大多数士兵没有任何实战经验,除了装备精良外,还在于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完成的超真实的训练。美国人有非常先进的仿真模拟训练系统,这些士兵已经在美国
期刊
雾里看球  2月18日,印度孟买的两名板球队员在烟雾缭绕中训练。不过这不是有毒的雾霭,而是由于城市积水滋生了大量蚊虫,政府使用熏烟法对室外环境消毒,以避免疟疾及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  最后的奶粉  今年1月,香港政府宣布了限制奶粉出境的政策,但新政还需行政会议通过,尚未正式执行,因此春节假期成了内地赴港采购奶粉的最后窗口。在香港上水地铁站,内地游客拖着大量婴幼儿奶粉排队等候。  地铁传奇  英国王
期刊
饮鸩止渴  在我们还为地面上的河流污染而痛心疾首的时候,毒素实际已经扩散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下。尽管我们不能为你直观地展示地下河污染,但你可以想象曾经清澈甘洌的地下水,如今正在变得和图片上的污水一样狰狞可怖。  据爆料,在山东潍坊、聊城等地区,多家化工和造纸企业为了掩人耳目,违规将工业废水通过高压水井注入到地下1000多米的水层,造成当地居民饮水困难,怪病频发。据权威调查,全国有61%的城市以地下水
期刊
感冒是司空见惯的疾病,感冒药也到处在卖,但实际上,感冒药并不能治好感冒,背后反而有着巨大的隐患。  感冒药可以说是国人接触得最多的药之一了,很少有人没吃过。数据显示,感冒咳嗽和过敏类药物的销售比例一直维持在非处方类药物(OTC)的28%左右,粗略估计该类药物2011年的销售额为450亿元。不过,这几百亿中不少都是冤枉钱,大可不必花。很多人的这笔钱不仅花得冤枉,还可能花得危险。  感冒药的中国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