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慢性炎症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来源 :生殖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z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胰岛素抵抗、肥胖、高雄激素等不仅是PCOS的主要临床特点,也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贯穿PCOS整个病理过程,在PCOS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PCOS慢性炎症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炎症因子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PCOS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同一月经周期低剂量来曲唑(2.5 mg/d×5 d)诱导排卵失败后直接序贯递增剂量给药(5 mg/d×5 d)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将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46例PCOS排卵障碍患者的71个诱导排卵周期按照临床用药不同分为递增组(n=31)和对照组(n=40)。比较两组的卵泡生长时间、添加尿促性素(HMG)天数、添加HMG总量、添加雌激素总量、添加雌激素天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个数、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中,使子宫体积均匀增大,主要症状是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虽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各类药物(包括短效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和GnRH-a等)也均可用于子宫腺肌症,但目前还没有经批准的、特异性针对子宫腺肌病的药物,而且由于非组织学诊断的复杂性和合并症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指导药物治疗的证据有限。目前的临床观察一致性显示地诺孕素(DNG)能够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症相关疼痛症状,但异常子宫出血乃至贫血加重的情况较多见,且对大子宫体积缩小的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