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dyt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非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T174M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联合基因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基因型+血管紧张素原174MM基因型频率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普理灵疝装置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例因腹股沟复发疝行双层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PHS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结果: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经治疗
随着塔河、塔中等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相继开发,深入研究这类油气藏的试井动态特征成为重要课题之一。根据国内外缝洞型碳酸盐岩的研究资料,对该类油气藏试井理论发展进行了综
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一种新的医源性疾病--支架内再狭窄病例增多,血管内膜增生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原因.血管内放射治疗对抑制内膜增生有效,此外还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据有关资料分析,约85%的病人术前的症状得以长期缓解,少数患者的症状持续存在,过去被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医院感染已被列入医院管理的范畴,并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作为评价医护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
期刊
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发育、代谢、转化和凋亡等许多生理过程,而控制这些途径的重要机制是由蛋白激酶和磷酸酶共同调节的蛋白可逆性磷酸化.相对于蛋白激酶,
摘 要 肺心病在西北地区发病率高,故熟练掌握肺心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诊断应把握患者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及心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和症状。治疗根据肺部原发病的病因采取抗炎、解痉、平喘、祛痰、止咳,对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应以利尿、强心、扩血管治疗。体会则通过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认真分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 肺 顺应性
目的了解和调查临床分离出的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及药敏情况,为有效控制致病性葡萄球菌提供参考方法,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从医院住院病人的标本中分离出来535株葡萄球菌进行详细检
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病人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异常可能会增加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介导胆固醇和磷脂从细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急症,抢救难度大,即使复苏成功也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例心脏移植术后存活3年的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积极抢救复苏成功,未留下明显后遗症,现报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