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dfd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正式提出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办学理念。
  东莞市虽然近1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通过加大投入,学校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建设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但在同一镇区范围内,在相同的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制下,各学校的内部管理效率、教学质量、学校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等诸多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为此东莞市石龙镇在2012年申报了广东省“十二五”教育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一、对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小学管理现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调查的工具由中国教育学会的“现代学校联盟计划”制定的关于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相关问卷改制而成,调查工作完成后,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上万字的调查报告。综合各项调查分析可知,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学校工作有主题,有思路,有方法,有经验,而且有的学校通过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及科研成果,并在全市及本区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存在的问题是:1. 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进取精神不强,思想保守,个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2. 有的学校还存在设施陈旧,师资、生源质量较差的现象。3. 有的学校在教学方面注重方法,注重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成果,但还需要进行推广和提升。4. 有的学校办学思路、工作主旨、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突出、管理理念和方法还比较传统和保守,还缺乏改革和创新意识。我们得出,研究学习现代学校的管理理论,建立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从合理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制度规范等角度,积极突破和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推进镇区内各初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区域级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在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及学校发展现状做出了认真、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后,结合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原则、方法,历时5年,创新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发展规划;2.制定均衡投入及教育资源配置制度;3.规范的学校资产及财务管理;4.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开发;5.骨干教师队伍建设;6.教育科研管理;7.校园安全保障,共计达64项。初步形成了区域级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了管理的效能,并完成了《石龙镇教育管理制度汇编》一书下发到各学校。
  三、重点建立均衡的教育投入制度及教育资源平衡机制
  2010年以来,先后制定了《石龙镇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石龙镇关于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石龙镇“十二五”期间教育资源配置规划》, 2013年制定了《石龙镇中小学聘用合同制教师管理工作方案》,在全市率先实现合同制教师与公办教师待遇相当。到2014年全镇所有公办、民办中小学的办学设施全部达到市标准化学校标准,为全镇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
  四、建立、完善奖教、奖学制度,促进中小学优质发展
  2011年修定了《石龙镇中小学教育奖励办法》,补充制定了《石龙镇教育科研奖励办法》。2014年又再次修定,改名为《石龙镇教育奖励办法》。实践证明,一年一度的奖教、奖学的激励措施,对全镇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合理规划、调整中小学布局
  研究怎样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和完善教育规划和布局,使中小学校教育布局与现有人口变化、经济社会水平、师资条件、交通状况等相协调,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2011年课题组制定了《石龙镇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并逐步实施,主要做法是1.将老城区、黄洲区几所麻雀型小学撤消、合并,在老城区保留中心小学并搬迁至面积较大的原石龙中学校区,还对新校区进行了升级改造;2.在人口发展较快的新区(西湖区)建立了一所新的小学;3.通过改造办公楼、新建功能室等办法,改造了硬件落后的三所学校。
  六、公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促进公办、民办学校均衡发展
  2011年5月制定了《石龙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到目前为止,公办、民办学校100%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2014年又研究制定了《石龙镇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做法是:1. 开展调查分析;2. 制定方案,明确帮扶的内容、目标、要求;3. 相互考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4. 认真考核评估。
  七、打造区域骨干教师梯队,促进教师队伍优质均衡发展
  东莞市在2000年前后的几年面向全国招聘大批教师,由于当时实行三级办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同一镇区不同学校的招聘标准不统一,以致师资队伍良莠不齐。另外,随着教师职称评定的推进,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打造骨干教师梯队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队伍均衡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石龙镇的做法是:1. 首先成立镇级教研室及镇级学科中心组。2.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镇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及管理制度。目前已评选了两届镇级学科带头人。3.2012年还组织成立镇教育科研中心组。4.2014年又开展了镇级“三名工程”建设。2010年至今,已培养省级名师4人、市级名师、教学能手60多人,建立镇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7个,培养镇级名师、教学能手100多人。
  八、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1年制定了《石龙镇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2012年6月,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批,同意石龙镇创建“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目前基本完成了覆盖全镇的镇、区、校三级教育信息化网络格局以及“石龙教育”网、“石龙教育”微信公众号、微课掌上通等公共服务平台。
  以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途径,从“硬件标准化建设”“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教育资源的平衡共享”“信息网络平台的开发利用”等诸多方面,开展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的实践研究,可以为建立与当前社会运行相契合的、有效发挥学校应有职能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效能,实现义务教育的秩序化、公平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传统苗木的栽培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城市园林绿化不断提高的要求。容器育苗作为一种新型的苗木栽培技术,不仅减少了移栽的步骤,同时也提高了园林绿化的整体技术水平,为精品苗木栽培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苗木容器化栽培发展现状,如何为我国苗木容器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园林苗木;容器栽培;优势应用;发展方向  1.园林苗木容器化栽培的优势 
【摘 要】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内部各种改革发展交织在一起,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可回避的难题,需要企业与职工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因此,民主管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广泛实践,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实现科学决策,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民主管理;必要性;对策  一、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国际化、市场化,竞争更加广泛、激烈;二是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步伐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必然发生深刻变化;三是随着外资经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
【摘 要】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管理,管理方法是否得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石油企业中,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层层面面,这使得管理工作呈现多样性、复杂性,文章就石油企业管理内容和方法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  前言  能源是生存发展的基础,石油企业作为能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贡献巨大,我国的石油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走过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时代,石油企业在
【摘 要】森林资源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对营林工作的重视度,打造生态林业。在对森林的保护和建设过程中,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是诸多工作的重点,森林植物的多样性的好坏,关系着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是否稳定,植物物种结构分配是否合理,关系着整个林业建设的成败。近年来,对植物多样性的破坏人所共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人的道德感是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慢慢地培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工作,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项重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