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部位闭合性动脉损伤的腔内修复治疗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d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关节部位闭合性动脉损伤腔内修复治疗临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四八中心医院介入血管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例关节部位闭合性动脉损伤行腔内修复患者临床资料。术中造影确定动脉损伤位置、程度及范围,测量损伤段动脉直径及长度。导管配合下将导丝送至损伤部位,建立"工作轨道"。若导丝难以贯通损伤段,则局麻下穿刺或解剖分离患侧远端动脉,经损伤动脉近、远段,采用导丝"抓捕"技术建立"工作轨道"。经健侧股动脉或患侧远端动脉置入合适尺寸支架。

结果

血管挫伤2例、部分断裂5例、完全断裂5例、动静脉瘘1例。共置入18枚支架,其中裸支架14枚,覆膜支架4枚。腔内修复均取得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及腔内修复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5~48个月,平均(30±11)个月。3例患者支架腔内程度不同内膜增生,但狭窄率<50%。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断裂、移位、变形等情况。

结论

关节部位闭合性动脉损伤腔内修复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期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5年12月行全甲状腺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245例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6.8%(91/24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χ2=5.626,P=0.018)、年龄(χ2=6.255,P=0.012)、肿瘤直径(χ2=2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经胸乳和经口联合入路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经胸乳和经口联合入路的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年龄20~53岁,平均34岁。胸乳入路行一侧加峡部切除或双侧甲状腺全切,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再经口追加中央区清扫。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4±13)min,其中经口追加中央区清扫手术平均时间为(40±7)min。26例中央区清
期刊
目的探讨异位于腹部的支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例腹部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患者中因上腹疼痛检查发现2例,经体检发现5例。超声检查提示肿物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均未见彩色血流信号。CT值为17~64 HU,平均CT值为32 HU。1例增强CT扫描囊壁可见强化,其余6例均未见强化。7例患者均未在术前确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