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多种施工技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施工方式。在住宅施工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本文就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强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作为一个新兴住宅行业,其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完整的工业生产建筑体系作为支撑。就现代建筑住宅工业化施工状况来看,混凝土装配住宅施工技术还不能满足其要求,同时,建筑装饰中的很多电气设备也存在不足。为了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确保预制加工中的施工进度,因此,需提前制定房屋建筑的完整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混凝土装配住宅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作用
1.1有利于缩短建筑施工周期
传统建筑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一般是待主体结构完工之后,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做好收尾工作,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通过在预制外墙板的过程中预留墙面需要安装的木砖,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就可以封闭外围,比传统建筑节省2个月时间。不仅如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为室内砌筑及建筑装饰的插入创造了更多的条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的工期问题。
1.2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建筑一般在现场进行住宅构建制作,通常将所用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资源,对材料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通过生产厂家直接预制,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无论是预制件生产还是配件的安装都采用流水式的方式,工人施工操作比较方便,施工熟练度较高,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此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住宅节能减排有很大的作用。
1.3满足绿色建筑施工要求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制作和运输环节,减少施工场地中各种材料的堆放,对于工程周边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工程施工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降低了施工噪音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能够满足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技术性施工严重缺乏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目前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的施工技术,因此,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这一技术的应用较少,建筑企业相关人员对这类技术的要点掌握比较少,外加技术人员缺乏经验,导致该技术不能被很好的加以应用。此外,很多建筑企业应用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对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培训教育,导致工作人员水平较低。一些企业甚至采用临时雇佣员工,导致施工质量更难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
2.2材料的制作和运输方面存在缺陷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所用的施工材料直接由厂家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种方法虽然减少了材料来回运输的成本,但是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材料生产厂家在材料生产过程中若存在误差或者材料质量上出现问题,就会给工程施工后续作业造成障碍,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住宅实际施工不能够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无法将材料正常投入施工中使用。因此,要想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满足施工要求,首先应该增强材料构建的精准度。
2.3缺乏规范的住宅验收标准
没有规范的施工验收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约束,是制约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新型建筑体系,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很多建筑公司中的应用还不够系统化,缺乏相应的施工指导方案,施工验收标准不严格甚至没有施工验收标准,对工程施工过程缺乏督促指导,这样容易导致误施工现象的出现。
3、强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明确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每一个工程施工的指导,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中需要重视构件生产要素集成,在安装住宅水电和门窗的过程中,可以和楼板及墙板构件的制作同时进行。此外,地下基础部分的施工可以同工厂构件的制作同时实施,现场安装构件时还需要有效连接预制水电管线,安装完构件之后再完善连接部分的装饰层,最后安装好门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大大节约工程的施工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
3.2加强企业交流,整合技术资源
与国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为提升我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需要吸收和引进国外现金技术,并且结合我国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加以优化和改进,为工程施工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在施工管理方面,我国也应该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相关管理经验,形成系统性的施工管理体系,使我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更加成熟,为工程施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此外,我国各个建筑企业中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各有优势,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对该技术也能够合理的加以应用,部分企业仍然处于技术起步阶段。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各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探讨新的施工技术,进一步完善工程施工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企业之间的技术人员也应该加强合作,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对现有的技术缺陷进行探讨和改进,根据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优化和改进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从而提升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3.3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作业是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应用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振捣中,其振捣方式需要与预制构件特征相结合,为了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密实度,需要选择振捣棒辅助振捣,最好选择小型的振捣棒,并且科学控制振捣时间,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振捣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其次,预制构件的制作需要使用平卧重叠的方法進行制作,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加以控制,以5兆帕为混凝土强度分界点,按照标准的浇筑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还需要做好上下层混凝土隔离工作。
3.4增加工程施工的资金投入力度
国外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说明这种工程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较高,国内施工企业也应该认识到其优势,并且在工程施工中加以有效利用。首先,企业应该增加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这种新兴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其次,投入资金力度的增强还能够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提升,有利于完善工程施工中各种施工设备,进而对工程施工的最终效果起到很好的提升。
3.5制定规范的住宅验收标准
为有效加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从标准和设计方面切实解决这一结构的标准化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从产业化布局的理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验收标准,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约束,为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指导,通过相关标准来推进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制度支撑,从而保障整体工程施工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施工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阶级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作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工程施工人员,需要深入认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在施工应用中对这一技术进行科学分析,了解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的对这一技术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添砖加瓦。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作为一个新兴住宅行业,其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完整的工业生产建筑体系作为支撑。就现代建筑住宅工业化施工状况来看,混凝土装配住宅施工技术还不能满足其要求,同时,建筑装饰中的很多电气设备也存在不足。为了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确保预制加工中的施工进度,因此,需提前制定房屋建筑的完整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混凝土装配住宅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作用
1.1有利于缩短建筑施工周期
传统建筑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一般是待主体结构完工之后,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做好收尾工作,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通过在预制外墙板的过程中预留墙面需要安装的木砖,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就可以封闭外围,比传统建筑节省2个月时间。不仅如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为室内砌筑及建筑装饰的插入创造了更多的条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的工期问题。
1.2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建筑一般在现场进行住宅构建制作,通常将所用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资源,对材料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通过生产厂家直接预制,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无论是预制件生产还是配件的安装都采用流水式的方式,工人施工操作比较方便,施工熟练度较高,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此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住宅节能减排有很大的作用。
1.3满足绿色建筑施工要求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制作和运输环节,减少施工场地中各种材料的堆放,对于工程周边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工程施工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降低了施工噪音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能够满足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技术性施工严重缺乏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目前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的施工技术,因此,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这一技术的应用较少,建筑企业相关人员对这类技术的要点掌握比较少,外加技术人员缺乏经验,导致该技术不能被很好的加以应用。此外,很多建筑企业应用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对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培训教育,导致工作人员水平较低。一些企业甚至采用临时雇佣员工,导致施工质量更难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
2.2材料的制作和运输方面存在缺陷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所用的施工材料直接由厂家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种方法虽然减少了材料来回运输的成本,但是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材料生产厂家在材料生产过程中若存在误差或者材料质量上出现问题,就会给工程施工后续作业造成障碍,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住宅实际施工不能够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无法将材料正常投入施工中使用。因此,要想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满足施工要求,首先应该增强材料构建的精准度。
2.3缺乏规范的住宅验收标准
没有规范的施工验收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约束,是制约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新型建筑体系,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很多建筑公司中的应用还不够系统化,缺乏相应的施工指导方案,施工验收标准不严格甚至没有施工验收标准,对工程施工过程缺乏督促指导,这样容易导致误施工现象的出现。
3、强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明确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每一个工程施工的指导,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中需要重视构件生产要素集成,在安装住宅水电和门窗的过程中,可以和楼板及墙板构件的制作同时进行。此外,地下基础部分的施工可以同工厂构件的制作同时实施,现场安装构件时还需要有效连接预制水电管线,安装完构件之后再完善连接部分的装饰层,最后安装好门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大大节约工程的施工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
3.2加强企业交流,整合技术资源
与国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为提升我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需要吸收和引进国外现金技术,并且结合我国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加以优化和改进,为工程施工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在施工管理方面,我国也应该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相关管理经验,形成系统性的施工管理体系,使我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更加成熟,为工程施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此外,我国各个建筑企业中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各有优势,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对该技术也能够合理的加以应用,部分企业仍然处于技术起步阶段。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各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探讨新的施工技术,进一步完善工程施工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企业之间的技术人员也应该加强合作,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对现有的技术缺陷进行探讨和改进,根据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优化和改进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从而提升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3.3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作业是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应用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振捣中,其振捣方式需要与预制构件特征相结合,为了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密实度,需要选择振捣棒辅助振捣,最好选择小型的振捣棒,并且科学控制振捣时间,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振捣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其次,预制构件的制作需要使用平卧重叠的方法進行制作,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加以控制,以5兆帕为混凝土强度分界点,按照标准的浇筑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还需要做好上下层混凝土隔离工作。
3.4增加工程施工的资金投入力度
国外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说明这种工程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较高,国内施工企业也应该认识到其优势,并且在工程施工中加以有效利用。首先,企业应该增加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这种新兴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其次,投入资金力度的增强还能够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提升,有利于完善工程施工中各种施工设备,进而对工程施工的最终效果起到很好的提升。
3.5制定规范的住宅验收标准
为有效加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从标准和设计方面切实解决这一结构的标准化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从产业化布局的理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验收标准,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约束,为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指导,通过相关标准来推进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制度支撑,从而保障整体工程施工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施工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阶级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作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工程施工人员,需要深入认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在施工应用中对这一技术进行科学分析,了解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的对这一技术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