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把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我国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该标准中明确强调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提出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意义重大,其中语文老师必须要注重语文课程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统一,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则结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以及人文性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统一的具体策略,以此来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及价值。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工具性;人文性
  一、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重要性
  1. 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充分发挥语文这门人文学科的作用以及价值。工具性注重对学生运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老师需要积极地运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来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机会,人文性则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手段以及资源的价值。
  2. 提高课堂效率
  每一种教学手段以及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优势以及不足,不管是工具性教学还是人文性教学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之中,老师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选择,尽量避免走极端。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内容安排,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语文课程设计的趣味性,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以及手段能够促进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3. 践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基础和核心,以以人为本为教学原则。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平台。其中,工具性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老师会结合课程的实践特点来进行语文课程的安排。人文性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地接受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合,积极地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并践行我国的素质教育。
  二、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具体的把握
  从目前来看,农村初中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整体的教学质量较差。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尽管许多老师已经意识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却难以将这两者相结合,存在走极端的现象,许多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过于偏向工具性或人文性,难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足。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并真正地发挥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手段的作用,下文结合这一现实情况提出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具体对策。
  1. 注重实践,以学生为主体
  工具性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以知识权威主义以及文化霸权主义为主,直接忽略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以及动手操作需求。老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学生的个性被压抑,难以真正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了突破这一现实困境,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工具性教学模式的落实。其次,还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2. 将感受人文自然与文本解读相结合
  从目前来看,许多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过于偏向工具性,在课堂中往往会提出许多的问题,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还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其中语文老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解读文本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感受人文自源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我感知的过程之中积极的构建个人的思维模式,主动接受各种优秀人文作品的熏陶。
  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还存在许多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尽管学生能够及时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类任务,但是无法了解每一篇文章之中的意境、情境、意象以及形象,语文学习过于机械化和工具化,缺乏对每一篇优秀文章的深入解读和品味,因此在对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构建时往往过于突兀和抽象。
  3. 避免非语文手段的过度运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语文教学除了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之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这一点也是语文教学工具性的重要体现。但是,从本文的实践研究以及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许多老师为了积极的践行教学的工具性过于注重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会结合每一篇课文中的具体情景设置相應的实体物品,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感知。但是每一个事物的内容以及形式来说并不是绝对的并且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如果过于注重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局限,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为了突破这一不足,农村初中语文老师需要对教学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进行深入的解读,既能够充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及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统一,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感知课文内容的实际人文内涵,真正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做到举一反三,结合生活以及实践来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高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1998.
  [2]吴永明.试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演变与发展[J].中学语文教学参与,2009.
  [3]王伟.中学语文学科性质论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
  [4]朱永梅. 语文情感教学对于教师素养的要求[J].现代语文,2008.
  作者简介:孔珏,山东省定陶区仿山镇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们的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新课改中也对于朗读教学进行了明确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朗读对高中学生们的重要性,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一、 引言  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朗读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是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学生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是句子、片段还是整篇文章的写作,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改变小学生惧怕写作文,作文中存在着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等普遍性现象,我认为从“兴趣、技巧、成功”三个方面入手,或能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写作;存在问题;对策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是句子、片段还是整篇文章的写作,
摘 要:文言文试题是高考中从未删减过的部分,分值约在20分左右,大概占了高考语文总分值的12%,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分值了。今年的文言文试题依旧出自二十四史的《宋史·谢弘微传》,题型可谓延续了以往的人物传记的套路,本文从出题依据、考点分析、题型题量等方面分析了2017全国卷一的文言文试题,期望能够对将来的高考題型做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研究  一直以来,高考都被誉为是全国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思潮下,我国的教育理念也进行了不断地深化。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所传授的语文知识已经不仅仅是以往较为传统的知识获取以及成绩提高了。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如何能健康快乐地长大,这就促进了从审美的视角反思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故而本文将对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关注与培养,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小学语文学科特
摘 要:当前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大多采用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听的教学模式,此类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压制,不利于学生高效率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意识到此类现象的存在,积极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进行先进教学模式的探索,帮助自身班级的学生获得语文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众多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之中,本人最为推荐的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生产力已得到极大提升。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信息化的普及已经深入到教育行业中,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国家教育水平。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十分必要。本文则从问题解决角度出发,浅谈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有关策略,直接或间接提升国家教育水平。  关键词: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1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昌盛,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注重身体锻炼,而要达到此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无疑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因此全社会掀起了热爱体育锻炼,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潮。本文主要通过校园体育的阐释如何更好实现全民体育的目标。  关键词 体育 校园体育 锻炼 健身 全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