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孙燕姿”走红:在艺术领域,AI会“超越”人类吗

来源 :光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h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以“二创”闻名的B站,目前最火爆的作品是“AI孙燕姿系列”。这种二创并不复杂:通过AI技术对孙燕姿的声音进行合成,进而用她的声音唱出一系列她从未唱过的歌曲:从风格还算贴合的曲目到完全不搭界的“精忠报国”甚至“奥特曼”主题曲。孙燕姿本人就此事回应时表示:“人类无法超越AI。这种新技术能够大量炮制每个人所需的一切,无论你多么小众、多么反常或者精神多么错乱,都可能有专门为你创建的独特内容。”
其他文献
森林碳库在调节CO2浓度及减缓温室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选择广东木荷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相邻样地法,进行植被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和土壤样品的采样与分析,研究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生态系统各碳库(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有机碳)及生态系统碳库产生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植被碳密度随着林火干扰强度增强而减少,但不同组分的植被碳密度表现不同,乔木碳密度在不同林火干扰强度下变化与植被碳密度
期刊
殷人田猎是常见的社会活动。商代的卜辞中所有关于田猎的记载多为逸乐而行的游乐,在《尚书·无逸》中,还有人将"文王不敢盘于游田"认为田猎是导致商灭亡的原因之一。以下本篇就来考究殷人田猎活动的性质。
期刊
<正>患者,女,13岁,因“头痛、多食、多饮2个月,发现血糖升高3周”于2020年1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针刺痛,每天发作5~6次(多在白天),每次持续2 min, 伴有多食、多饮。入院前3周于当地卫生院就诊,空腹血糖15.2 mmol/L(3.9~6.1 mmol/L,括号内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2周前复查空腹血糖14.87 mmol/L,未予特殊处理
期刊
为探究滨海地区人工防护林火烧迹地土壤总呼吸速率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利用壕沟法区分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采用Li-8100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对福建省滨海沙地尾巨桉人工林火烧迹地土壤呼吸进行测定,同时测定0~10 cm处的土壤温度(T10)和土壤体积含水量(W10),分析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林地水热因子的月动态变化,探讨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以及
期刊
<正>“我们有三个草莓日光温室,分别有红颜、隋珠、粉玉2号三个品种的草莓。草莓很娇贵,要想品质好,除了选择优良品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缺一不可。我们的草莓亩产量约3000斤,亩产值在6万元,每亩经济收益大概在3.1万元。”云台农场云水湾湿地公园负责人卜驰龙说道。2023年,云台农场摒弃了传统的塑料大棚种植方式,
期刊
【目的】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分布区和仅存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但长期受到林火的干扰,而如何减少林火干扰带来的损失仍不清楚。【方法】本研究以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林分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预测林分中树木的存活状态,利用大小比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密集度等结构参数来分析活立木和死亡木的空间格局。【结果】主要研究结果表明,树干熏黑比、冠损比和林分密度是指示火后树木能否存
期刊
分析了1例初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患者有典型的2代遗传家族史,家族中糖尿病发病年龄早,非胰岛素依赖治疗。进一步基因学检测结果显示:位于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503号氨基酸由酪氨酸变为了Ter,从而确诊其为杂合子的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3型。通过总结此例MODY的家族史特点和临床特征,旨在提高社区医生对MODY的识别能力,筛查出高度疑似MODY患者,建议其完善基因检测,以使患者及家系
期刊
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研究中,减沉率是反映注浆减沉效果的主要指标。减沉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注浆量和地表采动充分程度。为了定量计算减沉率,用注采比反映注浆量与开采量的比例关系,建立了减沉率与注采比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了函数关系式中计算参数(减沉体积系数ψ和塌陷体积系数K塌)与地表采动充分程度的关系,ψ和K塌的确定方法,并将减沉率区分为:“阶段减沉率”和“最终减沉率”,从而避免了对减沉率概念理解的分
会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一个临床表现符合MODY的早发糖尿病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分析及临床特点分析,探讨其主要致病因素,探讨MODY3临床表现与HNF1A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1.门诊筛选出1个临床表现符合MODY的家系,签署知情同意书,对该家系进行调查,收集家系成员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2.收集该家系中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共3位成员的静脉血,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并将基因组DNA打断然后制备文
学位
<正>慢性骨髓炎是骨科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由于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因此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往往需要进行手术彻底清创、控制感染和全身抗生素治疗。虽然全身抗生素治疗是标准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局部药物浓度渗透性和病灶区的血液供应能力较差,其治疗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1]。长期、大量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会导致严重的机体不良反应,尤其会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