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治疗后局部缺损修复的研究现状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hi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乳腺癌的生存率大大提高.在生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仅对近年国内、外保乳治疗后乳房局部缺损畸形的修复的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乳腺超声表现,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检查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术后出现并发症到我院取出者101例(202个乳房),将其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注射层次紊乱98例195个乳房;急性血肿1例1个乳房;乳腺炎和乳腺脓肿5例7个乳房;注射隆乳合并纤维腺瘤3例3个乳房;注射隆乳合并乳腺癌2例2个乳房.结论
病例介绍 患儿男,2岁,因会阴形态异常近2年于2006年5月17日入院.患儿生后即被家人发现会阴外生殖器形态异常,且左侧下腹部有一突出体外的包块,可见蠕动,但排尿排便无异常,遂来院求治.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母孕期否认服药史及毒物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例.患儿营养中等,智力发育正常,查体较合作,一般状况良好。
期刊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七届(2008)上海国际整形美容学术研讨会”定于2008年4月17~2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王炜担任大会名誉主席,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整复外科主任曹谊林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祁佐良教授担
期刊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00例(620只眼)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进行了回顾性总结.上睑下垂的种类包括先天性、神经源性、肌源性、外伤性、机械性和老年性.手术方法包括提上睑肌缩短术、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Whitnall韧带悬吊术、弗-盖氏术、提上睑肌/腱膜修补术和改良Hotz术.结果 总体手术成功率为90.3%(560/620只眼).疗效不满意的60只眼中过矫5
期刊
自2001年起,我们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底、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明显大于传统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皮瓣上端可达腘窝附近,能很好地修复较长距离的足底、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将逆行转移皮瓣所携带的腓肠神经皮支断端远端与足底受区周围正常感觉神经行端侧缝合,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另外,我们在移植皮瓣下端再设计一个底边与之相连的倒置等腰三角形辅助
期刊
目的 检测血管瘤组织中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血管瘤增殖期、退化期、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中TRAIL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TRAIL蛋白和mRNA在血管瘤增殖期和退化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5%(15/33)和78.57%(22/28),66.67%(22/33)和89.29%(25/28
瘢痕性肛门真性狭窄患者常合并臀部、会阴严重瘢痕畸形,手术治疗时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受到条件限制,常采用单纯瘢痕松解皮片移植的方法修复[1],难免术后继发挛缩,肛门狭窄再次发生.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双侧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烧伤、创伤后肛门瘢痕性狭窄患者9例,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目的 探讨骨髓来源的种子细胞复合胶原蛋白海绵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牙槽嵴裂的可行性.方法 12条实验犬被分成4组.于双侧上颌第3切牙处去除长15 mm牙槽骨形成牙槽嵴裂动物模型;经股骨骨髓穿刺,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传代扩增诱导后,与蛋白胶原海绵混合培养48 h,植入骨缺损处.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通过三维CT及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牙槽骨断端间形成完整的骨连接,切片可见髓腔
Apert综合征又名第Ⅰ型尖头并指(趾)畸形(阿佩尔氏综合征)[1].1906年法国医生Apert[2]报道了9例并称之为Apert syndrome.它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颅缝早闭,颅面部畸形,严重的对称性的并指(趾)畸形(皮肤和骨骼融合)。
期刊
2006年3月我们收治了1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近4年、在停止哺乳后发生巨大脓肿的患者,查阅文献鲜见类似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