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安全形势变化对海洋法秩序的影响

来源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积极通过国内立法、加强国际协作等途径推行其海上安全战略,巩固其海洋霸主地位.日本也不遗余力地积极联合美国开展多边海上安全机制,保障自己的海洋利益,扩充自己海洋势力.面对新的海上安全形势,我国应积极应对,通过多种途径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全面参与国际海洋事务,争取我国在海洋上的话语权.
其他文献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rn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加强对海岛名称的管理,适应海岛开发、建设、保护与管理的需要,现将《海岛名称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未区分船舶国籍登记和船舶物权登记性质的不同,而是将船舶国籍登记与船舶物权登记穿插、混合规定,不利于形成对船舶物权制度的正确理解.《中
黄金矿山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机体中的一个细胞,是创造社会财富,繁荣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关心、扶持黄金企业的生存、发展已成为经济建设活动中各级政府和主管
日本综合海洋政策本部近期出具的《海洋基本计划草案》,细化了《海洋基本法》规定的6个理念,提出了推进海洋政策的12项具体措施.在听取各方意见后,修改出台的《海洋基本计划
本文以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频发的水域——马六甲海峡为研究起点,以与海盗和武装抢劫有关的双边、三边和区域内的多边防治机制为研究内容,认为目前的防治机制效果明显.在不久
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消耗以及人们对生态系统科学认识的发展,生态系统管理已经成为许多政府部门、公众及私人资源管理机构的明确目标,成为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美国在海洋
第一条为了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和无居民海岛使用临时证书(以下简称临时证书)的发放与管理工作,保障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自从20世纪30-40年代,科利尔(J.Collier)和勒温(K.Lewin)提出行动研究之后,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以行动研究、参与研究、教师自我研究和实践者研究著称的教师研究运动(Zeichn
目前国内学者对“precautionary principle”的翻译并不统一,存在“预防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审慎预防原则”和“预警原则”等译法.法律术语的翻译应当严谨、准确.从
第一章 总则rn第一条 为了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