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下孕育的智慧语言,让语文课开花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liang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辈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语文教师那充满智慧的语言就是一个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它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影响学生的精神层面,改变学生的同时,振奋我们的课堂。那么,我们从哪儿获取又如何获取充满智慧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一)摆正教师定位,勿犯“反客为主”的错误
  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是备课中的“三备主义”。而多年来,学生一直是备课环节中的“弱势群体”。教师醉心于文本的深刻解读,沉迷于教学方法的惊艳设计,教师更多思考的是“他们能否接受我设计的问题?”“学生是否会按照我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等问题。教学设计成为了教师演绎的剧本,学生成为了成就教师的道具,成了课堂的局外人。其实,课堂是为学生设立的,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才是一切教学行为的“法理”基础。教师应牢记课堂因“学”而动,谋“学”而教,不学不教的道理。
  (二)改变授课方式,避免“唱独角戏”的尴尬
  整节课在教师讲为主,问为辅的课中结束,学生会在传授型课堂中会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的消极互动。小学课本中的文章并不乏表达精彩的关鍵句段,有词句难理解的地方,也有人物内心情感的探究点,这些都需学生静心慢读、细品。因此,在每堂课中,教师应细心寻找到课本中闪光的教学点,循序渐进地“指点迷津”,在学生没有意识到的地方讲一讲,帮助学生茅塞顿开;在学生学得肤浅的地方拓一拓,使之走向深入;在学生理解有误的地方点一点,让他们恍然大悟;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品一品,使之回味无穷……
  综上所言,教师重新思考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摆正位置,改变说话方式,让智慧的语言从科学的教学观念里得以衍生,照亮语文课。
  二、使用智慧语言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要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潜意识。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这种潜意识,能更热情地参与,更自信的表现,更快乐的学习呢?
  (一)提问中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1.多建议,少要求。在初读课文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往往会对孩子这样说:“同学们翻开课文读一读,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站在教师的立场,我们很难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听到的是一个命令,是教师要求他们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但如果,我们转变提问方式,用“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在读之前,老师有几点建议给大家……”这样表达,包含尊重、平等,让学生更乐于接受,也更能感受到一种自然与舒适。
  2.多商量,少命令。如,在生字新词的教学环节,教师可尝试这样提问:“哪位小朋友想展示你的拼读本领?”“谁愿意再读一读?你来好吗?”“可以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吗?”在探究文本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谁愿意试着来说一说?”“请你来说,可以吗?”“谁能说出不同的看法?”“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等等这样的语言。这样,就避免了生本课堂理念的偏离,让学生重新站回课堂“中央”的位置。
  3.多用“请”,少逼迫。“请你说,行吗?”“请你来试试?“可以请你来读吗?”即使学生回答“我不会”,教师也要看到他的意愿,充分理解他,尊重他,“请”他就坐。站在学生的立场,他们感受的是教师“请”他们帮助其他同学解难,而不是被教师要求或命令,被无意识逼迫回答问题的,也是在教师的这一声声“请”中,在民主、亲切的提问声中,他们感受的是被尊重的快乐,被平等相待的幸福。
  (二)分析中实现师生间的友好沟通
  学生的“学”有多扎实,跟教师的分析能力息息相关。对课文的理解不到位,分析就会出现偏差;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准确,分析就不知深度与广度,还会出现方法与技巧的选择性错误。前者需要教师进行分析前,加强文本理解的深度,对问题的提炼与思考要深入细致,后者则要求教师考虑学生的学习反映,在课堂中给出一些支架性的追问或提示,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问题内部。而这往往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语言,在师生间架起友好沟通的桥梁。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不到位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四季》中有这样一句话“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教师该如何引导孩子读好这个句子的呢?我与孩子之间开展了如下对话:
  师:雪人是怎样说的?
  生:雪人是顽皮地说的。
  师:当你顽皮时,脸上会出现什么表情?
  生:脸上是笑着的。
  师:那你能带着微笑的表情,做一回顽皮的雪人,读读这个句子吗?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交流后,原本就顽皮的一年级学生其实已能很好地读出顽皮的语气了,少数则受到同学的启发,也能有很好的领悟和模仿。
  师:孩子们再看看,雪人顽皮地说这句话时,还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挺
  师:老师建议你边读句子,边学雪人做做动作,顽皮地读读这个句子,行吗?
  学生需要的并不是教师的要求与灌输,而是渴望教师适当的建议与启发,和获得提升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此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从表情和动作上来理解“顽皮”,而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出“顽皮”的语气,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很难到达一个高度,朗读能力也难进一步提升。
  (三)评价中实现师生间的温馨交流
  我们在选择评价方式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这种差异要充分尊重与理解。
  1.大声斥责会让学生产生消极、逃避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篇课文,每个学生从中获得的情感丰富性不同,理解深度性不同。教师应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充分意识到:学生错误的回答就是宝贵的课堂资源,教师只要顺势引导,就能延伸出一段精彩的对话,为学生的想像、情感创造一个理想化的时空。
  2.恰当的鼓励会让学生激发热情,充满自信。语文课堂依赖及时到位的评价才能有效推进。“你真聪明”“你真棒”“很好”此类表扬简单空泛,让课堂评价失去了激励指导的意义。教师在评价时应准确抓住学生发言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适当的肯定、鼓励和引导,尤其要关注班内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老师真高兴,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读得真好,如果再多读几遍,就像一个小主持人了。”“你的想法真是奇特,有一颗善于想象的头脑。”充满温情、鼓励和理解的话语就是运用了课堂的智慧言语,它没有华丽的说话技巧,却能在不伤害孩子幼小心灵的同时,帮助那颗不自信或沮丧懊悔的心重新振作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孩子需要被人鼓励与认可,受到他人的尊重与平等对待,渴望获得温暖的关怀与适当的理解。教师应试着从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开始,从转变课堂语言入手,让智慧的语言实践于课堂,不要华丽动听的词藻,不要娴熟的说话技巧,只需让尊重、平等、关爱、理解……让学生所在的课堂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马蕾韩金洪于瑛.新课改下的“对话式”语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N.33.
  [2]潘杏丽.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师.2010(总第81期).
  作者简介:俞碧霞,单位:宁海县银河小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课程过程性考核,能对学生职业素养形成、岗位能力掌握、知识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是改进课程考核,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过程性考试的质量保障需要综合构建一个多方面的体系。需要高质量教师的精耕细作,需要学校制度的保驾护航,需要教学部门的规范管理。  关键词:高职课程;过程性考试;质量监控体系  课程建设是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考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育阶段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为幼儿构建相应的教学环境,以此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受到的关注逐渐增多,为了实现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提高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合理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点  引言
期刊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不管是日常汉元素的服饰穿着、传统节日的参与、学校氛围的感悟等,其实都与传统文化离不开关系。基于此,教育教学体系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主阵地,必须要高度重视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落实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时代目标。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有效融合  引言:  本文从课文内容的挖掘、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资源的拓展三方面来对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
期刊
摘要:语文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随着我国对外多领域开放、对外交流日益加深的情况,其他文化也不断向我国输入,崇尚外国文化的人群逐渐壮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在我国基本文化结构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并且这一情况有向青少年发展的趋势。为了挽救我国传统文化衰落的态势,从小学生培养语文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育适合选作延续传统文化的开端。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越来越
期刊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高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教育改革中,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针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一、引言  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需要摒弃传统观念,重新构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们合作学习,从而强化他们的合作能力,促进他们学科成绩的不断进步,以及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精彩纷呈,充分满足了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使其发现了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真正体会到合作阅读的最大乐趣,各项育人计划的落实可以变得异常顺利。基于此,本文特意进行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
期刊
摘要:化学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点部分,也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奠基,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要求非常重视。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十分看重,除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掌握外,还必须从思维、情感、态度、方法等方面,实现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从初中化学教学的具体课堂应用出发,来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与合作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自主意识;合作
期刊
摘要:就目前来看,中学生普遍缺乏良好法律意识,而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为此,本文对中学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当前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政治教学;法律意识;培养  引言  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中学
期刊
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低年级学生通过向高年级学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高年级学生在带领和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对项目的研究深度,不同梯队的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教学相长,共同完成项目研究,进行学习共同体的管理。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管理方式;梯队建设  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小组学习共同体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对主题的研究不够深刻、研究
期刊
摘要: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口算教学至关重要,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中、高年级计算能力的形成,同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又极其广泛  关键词:培养口算习惯;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口算习惯;家校合作  作为一个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