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阴影笼罩下的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就一直在快速平稳的发展,在短时内就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这跟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摘要】经济发展;教育理念
  In the economic every shadow of education 
  Li Liping
  【Abstract】Now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economic has been stable and quickly development, in brief periods will become most potential, th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correct education policy and policy is inseparable. 
  【Key words】Economic development; Education concept
  
  “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理念都是众所周知的,的确,科技教育是振兴国家经济的根本力量。现在的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就一直在快速平稳的发展,在短时内就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这跟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整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每个人每天都迈着紧张而匆忙的步伐为手里边能够捏着更多的钞票而奔波着、忙碌着。所有成人的目光瞄向基本一致——钞票、钞票、钞票,于是,人们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观正在被金钱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有钱及有钱带来的物质利益(房子、车子等)几乎成了判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的取向。你去随便某个角落听听,人们张开闭口都在谈钱的问题,“哎哟,张家这几年做服装生意可赚了不少钱呢,现在连别墅都住上了!”“可不是,就是我们拿死工资的人倒霉了,不用说买什么别墅,就连普通的单元房都还成问题呢”“我再赞两年,就可以实现我成为开车一族的梦想了!”车奴、房奴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有房、有车成为不少人终其一生奋斗的目标,没房、没车的人站在有房有车的人面前,凭空矮了不止三分。所以说,经济的猛烈发展在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变得相当物化。这就是造成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卓有成效而精神文明却在滑坡的原因。
  而这种价值观的颠覆已经显露无遗地表现在了教育身上。每当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时,总是说:“你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否则,你的美好前途就要被你自己葬送掉了!”而不是这样劝诫:“只有努力多学知识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才华的人,才能实现你的事业理想和追求,你在某一方面的兴趣才会得以延伸和发展。”两者的劝说一比较,你看,前者的物质功利性就比较强,所谓的“好工作”无非就是指经济收入不错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才能够过上有房、有车的日子,在这里,工作就纯粹只是一种赚钱的工具;而后者的劝说,强调的就是孩子事业上的真正志向和追求,更注重精神价值的实现。你看,现在的高中毕业生填高考志愿,很多学生并不是按他所真正喜欢和追求的专业来选择,而是那个专业将来毕业了在社会上赚钱多就选择哪个,完全背离了自己在人生和事业上的真正志向和追求。这难道不是在经济大潮冲击之下带来的负面影响么?难道不觉得悲观么?
  因此,一旦没有了经济动力(比如不能找到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甚至毕业出来根本难以找到工作),很多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就会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倍感失望和泄气。因为他们口攒肚挪、节衣缩食辛辛苦苦把孩子抚养出来,就是为了将来能在经济上获利,但是没想到社会形势变了,大学生毕业后国家不给分配了,不管进什么单位都要通过考试,而且报考的人数又多得吓人,简直是僧多粥少。很多农村大学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而像农民工四处打工,但因为没有农民工能够吃苦耐劳,工资往往还没有农民工高,于是很多老百姓就认为,花了那么大的血本,都打了水漂了,读书这事已毫无意义,简直是赔本的活儿。
  当然,这种观点我们是不能苟同的,这说明老百姓的教育理念还处在非常狭隘的层次,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如此,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都需要积极转变,要知道,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培养一个人的谋生能力那么简单,而是在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独立的改革和创新精神……所以说,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就把孩子整个人给否决了,唉声叹气地说:“真是应了‘百无一用是书生’那句话了。”要相信,孩子喝了那么多年的墨水不会是白喝的,只是他自身的潜在“能量”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释放出来而已。
  其实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种严峻的就业现象说明,中国的整体文化素质正在快速提高,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国家就会越来越强盛,这难道不应该说它恰恰是社会在快速进步的表现吗?比方说,以前一个中专生就可以教小学了,现在本科生教小学的比比皆是,难道本科生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不远远比中专生要多、要全面吗?再比如说,去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大致是说农大毕业的一个本科生因为屡次求职失败而跟郊区农村妇女一样在街上摆起了地摊卖熟玉米,年龄老一点的教师看见报纸就评论说:“大学生出来卖玉米,那这个书还有什么读法,卖玉米需要读这么多年的书吗?只上过一年级学过加减法的就会卖了。”这种说法明眼人听了应该会忍俊不禁的笑。是的,这个大学生和农村老妇一样都是在卖玉米,可能那个农村老妇也许连一年级都没读过,或者压根就没念过一天书,但是,老妇可能已经卖了一辈子的玉米了,摆个地摊卖个玉米就是老妇的人生极限了,她也就只会卖个玉米了,而这个大学生呢,卖玉米肯定只是他的生存起点,只是暂时的,只是为了解决眼前亟待解决的温饱问题,就像“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那样的状况,但他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他还可以去开拓诸多美好的前景,当然,他还可以把自己的人生亮得很精彩,这就是卖玉米与卖玉米之间的天渊之别。
  因此,我们社会大众要清醒正确的定位,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价值观,不要被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冲昏了头脑,整天只会盯着钱看,特别是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更不要弄得太过经济化和功利性,否则只会落得个自食其果、苦不堪言的结局。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将大大促进英语教学的成效。多媒体软件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通过生动形象、活泼的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  【摘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方法  Discuss how to use multimedia English lesson   Li Junhai  【Abstract】Mul
期刊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摘要】教材指导;朗读;范读感染  Let’s read become language classroom “hot spots”   Xiong Lijiao  【Abstract】The Chinese teach
期刊
【摘要】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既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又是儿童认知衔接桥梁和纽带。但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抽象、枯燥,对于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要掌握好它具有一定困难。那如何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呢?  【摘要】激发兴趣;汉语拼音;读与写  Shallow about hanyu pinyin teaching   Xian
期刊
【摘要】预设就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并非是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完善的设计。它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是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固定不变、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生成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有不确定性、丰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语文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摘要】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培养;模式  Rural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integrated I   Yao Fei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一些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总是制约着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摘要】英语教学;阅读能力;阅读兴趣  Talk about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rea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导好。在化学课教学中,好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去精心设计导入语,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摘要】化学教学;设计;激发兴趣  Shallow about chemistry teaching in import language
期刊
【摘要】朗读与感悟是相辅相成的。感悟会之于心,朗读出之于口,心口相应,相得益彰。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就是要让他们走进角色,体会情感,想象场景。朗读课文,不过是把自已对课文的感悟用声音表达出来罢了。  【关键词】朗读;训练Primary language classroom practice and training explored   Chen Yongling  【Abstract】Read a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应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的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为此,我们应该立足于课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素材,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探究平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并能有所升华。  【摘要】新课程;一道习题;教学探讨;思维能力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
期刊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基础。然而,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强,长期以来,我们在上政治课时,过分强调学生接受,过分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打不开,死记硬背,自我封闭。因此,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老师难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