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家长工作指导策略的研究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b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模式,是教师从孩子的生活中、从孩子的需要里捕捉、提取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其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活动,具有灵活性和生成性,以幼儿生活为学习环境,而家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环境。因此,引领家长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的家园互助、家园合作,才能充分探掘幼儿发展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关键词:主题活动;家长参与;资料搜集;制作讲解;后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9-0074-04
  一、问题提出
  (一)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变分科课程模式,建构整合课程模式,已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课程的整合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主题的整合,即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活动,它是在集体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的活动与交流,具有灵活性和生成性的特点,不仅各领域知识相互关联、相互渗透,而且是以幼儿生活为学习的环境,而家庭是幼儿生活最密切的环境。每一位家长不仅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且重要的是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与能力进行一对一甚至几对一辅导。因此引领家长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的家园互动、家园合作,才能充分挖掘幼儿发展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也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二)前人研究综述及发现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幼儿园主题活动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大多都是教师自己的点滴体会或经验总结,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大家都肯定家长工作在主题活动中占有绝对的地位,但并没有对主题活动家长工作的指导策略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我园在主题活动家长中发现的问题:
  1.前期资料搜集:主题活动前通过家长会、家园共育栏、校讯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主题的准备工作,帮助幼儿搜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每次只有几个家长带来,而且多是家长包办完成,很少有孩子的参与,大多数家长认识不到家长和孩子参与准备工作及家庭辅导的意义;搜集来的资料重复,不充足。
  2.中期具体指导:主题活动中关于家庭辅导的内容和方法教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可家长还是不得要领,而且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家庭辅导或有或无,没有坚持下去。
  3.后期评价:主题活动后请家长观看展示活动并针对活动中幼儿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家长们普遍认识不到幼儿的弱势项,请家长提意见或建议,家长总说“好”、“很好”,“以后多举办类似活动”,但好在那说不出来。
  二、研究成果
  (一)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家长收集各种材料、资料
  1.分组搜集不同资料法
  在搜集主题相关内容的实物、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时,我们把全班孩子平均分成几个组,分组搜集不同内容的资料。比如,在剪纸主题中把全班孩子分成四组,一组搜集不同的剪纸图案,如人物、动物等不同题材类,福、禄、寿、囍、年年有余等不同寓意类,《老鼠嫁女》故事类;一组搜集不同技能的剪纸图示,如四角折剪、对称剪、二方连续剪等;一组搜集有关剪纸的童谣、故事的音频、视频等;一组搜集民间剪纸的由来、工艺及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既保证了资料的全面到位,又节约了人力物力,避免重复、减少浪费。
  2.说明资料、材料的意图法
  经常引导幼儿向家长说明使用该材料的意图,即你想用这个材料做什么。如果让家长清楚地知道和孩子一起搜集的资料是如何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对孩子有哪方面的促进和发展作用,相信家长是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的。比如,开展“新闻小主播”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准备播报内容和图片,很多家长都会觉得非常麻烦,教师开展活动前向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激发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随时把孩子的表现、作品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张贴在环境中或者上传到班级群里,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参与给孩子带来的变化,使家长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3.鼓励亲子互动增加主题相关经验的储备法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具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可以增进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活动的开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前期经验可以从网络、图书等途径获得,也可以从周围的人身上获得,尤其是动手操作的经验。如欣赏活动《多彩的剪纸》中,由于大部分幼儿对民间剪纸文化不是很了解,平时接触的也比较少,如果教师直接自己准备一些图片、照片或PPT来上课的话,幼儿虽然能了解相关的知识,但是在活动中他们就只能是一个倾听者、旁观者,缺乏主动性,这样的教学就变成了一种灌输式的活动。现在在活动前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了解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在活动中幼儿就会主动参与,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个幼儿获得的经验是不同的,在集体交流过程中,分享不同的经验,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互动型的学习方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参与者、领导者。这个知识储备的环节对于一些胆小、内向的幼儿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他们只有在对问题的答案有相当把握的时候才会发言,前期的知识积累可以增加他们的底气,使他们在活动中更加自信,举手发言更加积极。
  在主题活动的资料、材料收集过程中,家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第一,在所有搜集资料、材料的过程中,不应该是家长的单方面参与,一定要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使其明白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这其实就是幼儿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怎样从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经验,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会学习的人才吗?
  第二,废旧材料的搜集要遵循易得性、多样性、安全性、持久性的原则。易得性是指生活中容易得到的,而不是买来的,如,纸杯、纸盒、易拉罐、毛线绳、旧布、手提袋等;多样性是指材料丰富,可以是纸类的、塑料类的、金属类的等;安全性是指不会弄伤孩子,干净卫生;持久性是指经常、随时注意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而不是突发的、一阵儿的。   (二)采用不同方法转变家长在幼儿制作、讲解、表演过程中的教育观念
  1.用照片、录像记录幼儿在园的精彩瞬间法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以照片、录像的形式记录幼儿的各种表现,让家长能够看到幼儿各方面能力上的进步。比如,在主题“运动会”中,教师把每一次的制作、项目的练习、幼儿间的配合等照下来或者录下来,然后把部分照片张贴在楼道中,大部分照片、录像上传至班级群中,一方面使家长感受到幼儿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是对主题活动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得到家长更多的支持。
  2.家长变换身份体验法
  家长变换身份体验法,就是让家长扮成幼儿参加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幼儿的感受和教师的指导策略。如我们举办了一次家长代替幼儿举办绘画作品的分享交流活动,教师选了一幅幼儿的绘画作品,请该幼儿的家长来为大家讲述画里的内容(画面上涂满了黑色的圈),当这位家长拿到作品时,满脸通红,哑口无言,甚至觉得在其他家长面前都抬不起头,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孩子画得很糟糕,从画面里看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赶快从家长手中接过这幅作品,代替家长给其他家长讲述起来:“我画了小花,很多花,还有草地,我画了好多圈圈,它是龙卷风,龙卷风来了,就把他们全都吹走了,我的龙卷风厉害吧!”由此,家长体会到倾听幼儿的想法,不以成人的标准来简单评价幼儿是多么重要呀!
  3.针对共性问题教师与家长集体交流法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家长和幼儿的互动会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会组织全体家长进行集体交流讨论。比如,在主题汇报展示中,家长往往会有以下一些表现:(1)大多数家长对着孩子又抱又亲。(2)个别家长小声对孩子说:“你表演时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3)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表演得多好啊,你怎么不好好表演呢?”(4)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表现不好,中场气愤地离开了。在填写主题反馈表中,大部分家长都在表扬自己的孩子,感谢老师,但也有个别家长总认为自己孩子不如别人……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利用家长会,与家长们讨论了“如何正确观看幼儿的主题表演”这一话题,请家长们说一说自己是抱着怎样的态度观看表演,观看的重点是什么?在家长会中家长们说了很多,例如,重点观看幼儿能否安静表演,动作是否到位,节目熟不熟练,孩子是否大胆表演等。通过家长们的发言,教师能感觉到大多数家长都是报着积极、热情的心态观看表演。接下来教师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首先,让家长了解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擅长表演,有的性格比较内敛,不能主动表现自己,但并不代表他/她不会,他/她不如别人,作为教师和父母要给他们时间、鼓励、机会去表现自己;其次,向家长说明个别幼儿在演出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很正常的,这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系;再次,提示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进步、表现突出的地方;最后,向家长列举幼儿,特别是不爱表现自己的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进步、想法等,让家长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幼儿。
  (三)归纳总结主题开展情况,提高家长认识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像一个一个点,分散开来,在主题结束时,教师召开家长会,对主题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使家长对主题活动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开会前,教师梳理整个主题,并做成ppt,内容主要包括主题目标、主题实施过程、幼儿表现、教师的指导方法、家长的配合工作及对家长的建议,在其中还插入大量活动照片。家长会上,结合教师的详细解说,家长对整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的表现都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和全面的了解。同时,教师还会提醒家长在接下来幼儿展示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怎么做,比如不要横向比较,要关注幼儿自身的发展变化等。
  接下来,家长开始注意到:第一,无论在展示过程中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是什么样,不会用批判的语言来评价他,能够用拥抱和鼓励性的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使其感受到家长的关注。第二,不再刻意追求结果,而是更多关注过程,关注自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哪些努力,有哪些进步,哪些能力(观察、探索、合作、表达、想象等)得到了提高,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培养等。
  总之,在家长频繁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在家长为回答孩子的一个个为什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他们也和教师一样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当属我们的孩子,他们在与家长共同收集资料、制作材料中拓宽了知识面,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家园合作为孩子的探索实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为幼儿拓展了探索的空间,也培养了幼儿求知的主动性,增强了问题意识,提升了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幼儿终身受用的财富。
其他文献
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是一种优良的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叙述并对比了目前制备ITO粉体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对其中的化学共沉淀法和化学滴定法,讨论了从铟锡化合物的物
学习活动《倒计时》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教会孩子倒计时的意义及倒计时的方法,让幼儿学会等待,养成良好的习惯。
采用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F .临床自然发病的欧洲幼虫腐臭病 (EuropeanFoulbrood ,EFB)幼虫 ,对其病原体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 :中华蜜蜂EFB的病原系蜂房蜜蜂球菌Mel
在常压条件下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和碳化、活化工艺制备碳气凝胶材料。用SEM和BET比表面积测量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紫外光刻体系,它由包含低分子量PVP(K30)作为稳定剂的钯胶和用作光刻胶的高分子量PVP(K90)/DAS组成。通过紫外光引发DAS分解及PVP交联、乙醇显影和高温处理在玻璃
目的克隆小鼠肺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缺氧诱导丝裂原因子(hypoxia-induced mitogenic factor,HIMF),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MF基因在小鼠不同脏器中
静电纺丝法是一种制造纳米或亚微米纤维的技术,综述了静电纺丝工艺的进展以及这种纺丝方法纺制纳米或亚微米纤维的形成机理和工艺过程,结合静电纺丝法的最新进展列举了一些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