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术课堂,提升学生想象力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颜色想象力的培养、线条想象力的培养、造型想象力的培养三方面,提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颜色;线条;造型;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并理解造型、顏色等的不同特点。学生的想象力极为丰富,美术教师不应扼杀其想象力的发展,而应结合课程特点,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为学生深入理解各种美术元素奠定基础。
   一、颜色想象力的培养
   颜色是美术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特点。虽然部分学生已经在幼儿园的课程中了解了颜色,但对三种颜色的结合,以及三种颜色所可能产生的变化需要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加以强化。例如,在教学“流动的颜色”中,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鼓励学生想象三原色的结合。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是可以想象的,基于想象来开展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三个玻璃器皿里面所盛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墨水,让学生观察搅拌后所产生的变化,并用一句话去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色彩变化。比如,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想象一下三个不同器皿里的墨水混合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颜色呢?红色跟蓝色混合之后是什么颜色?”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还是红色,因为红色看起来比较鲜艳。”也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是蓝色。”还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混起来可能是黑色,因为颜色太复杂了。”教师这时引导:“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大家的想象是否合理。”随后教师通过搅拌的方式,让红墨水与绿墨水混合,最终墨水成为深蓝色。学生的想象虽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颜色所产生的特点,这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有较好的提高作用。
   二、线条想象力的培养
   线条是基本的美术元素之一。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对线条的想象力,尤其在造型与表现能力的培育过程中,教师更应结合学生的想象力进行线条教学。例如,在“变化无穷的线条”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长线条与短线条的不同造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造型设计。学生可以通过线条的连接方式,以线条为主要的材料,把各种不同的线条收集到位,然后以手中的线条来进行造型设计。所有的造型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讲一下他们手中的线条是什么线条,然后做成了什么样的造型,为什么塑造成这样的造型。如教师提问学生:“请这位同学讲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线条?”学生回答:“我带来的是妈妈用来缝衣服的棉线。”教师再提问:“那你塑造了什么样的造型?”学生回答:“我用棉线塑造了一匹马,我用这个线圈起来。”教师又提问:“那你为什么要用棉线圈成一匹马的轮廓呢?”学生再次回答:“因为棉线非常软,没办法做成非常直的造型,所以我就用棉线圈成了一匹马的造型,这样更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逐步讲出自己选用线条的方式,以及之所以选择这种线条塑造成特定造型的原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造型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培养学生的造型想象力,让学生能运用各种素材创作出自己想象中的造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主题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造型塑造能力。例如,在“有趣的彩泥”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运用彩泥来想象各种造型,并塑造出来。教师可以以森林中的动物为主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不同的动物塑造出来。在塑造的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学生在塑造动物时的具体操作情况, 并让学生对不同颜色的彩泥进行拼装,如对颜色复杂的一些动物可以用多种彩泥进行点缀,从而提升学生对颜色与造型的塑造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造型与色彩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但不应过分地介入学生的想象过程,因为只有让学生在发挥想象力的条件下进行造型的塑造,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造型的理解,为学生宝贵的想象力提供更多的空间。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较多的素材,素材越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会越丰富。无论是对线条和颜色的想象力,还是在造型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教师都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美术作品的素材通常来源于日常生活及周边事物,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就要在实践活动中教会学生如何积累更多的素材。
   参考文献:
   [1]魏冠瑛.试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读写算,2019(6).
   [2]李歌妮.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
其他文献
一、传递爱心温暖学生   在現实工作中,由于受到评价的制约和观念的影响,农村学校班主任往往对班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缺乏耐心,或者方法简单、态度生硬。少年儿童经常会犯错误,存在缺点不足,但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于心智不成熟,想事简单,活泼冲动造成的,是成长路上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学生出现问题一般不是故意的,没有不良动机,教师很多时候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的错误缺点看得过于严重,缺少包容理解,从而不能彰显爱
期刊
摘 要:朗读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内容,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多元化朗读方式,丰富学生朗读体验;注重制定朗读目标,强化学生朗读效果;引导学生反思总结,积累丰富基础知识三方面措施,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朗读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综合能力提升而言至关重要,其优势和作用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懈探究的工作目标。情景教学法是目前已经在许多教学实践中得到深刻应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场景,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从多个方面阐述借助情景教学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措施,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情景教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得到了深化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德育成了教育行业中的重要因素。升旗仪式是学校教育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主题升旗仪式这个创新形式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德育及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及文明礼仪养成有着极大的推动力。基于此背景,针对小学主题升旗仪式开展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主题升旗仪式;实效性   一、小学主题升旗仪式内容简述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贪玩也属于他们的天性。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的一个方法就是把游戏引入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中玩游戏的同时也能够学到语文知识。主要讲述语文课堂中教育游戏的运用。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语文;应用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教育游戏就是语文课堂上通过引入一些学生较熟悉的游戏来促
摘 要:传统文化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可现在很多人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所以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对中华传统文化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继承并弘扬传
摘 要:作文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直接制约着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教者就要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提升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能力;途径;方法   作文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教者就要做
摘 要:小学时期正是启蒙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培养学生优良品德与德育品质的重要阶段。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小学老师应该不忘初心,坚持在小学日常教学中加强德育教学。德育的日常教学渗透不但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相符合,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与道德水平,为班级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性;有效策略   通过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班级
摘 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以及义务,不断探索与创新,切实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者,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班级管理策略的尝试与探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尝试与探索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时期是
摘 要: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成为语文课堂关注的焦点之一。这部分学生在农村所接受的言语训练比较少,同时,城市化进程中家长也难以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提升此类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创新语文课堂模式,重视家校学习沟通,可以有效提高此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语文;策略   进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