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于大家讨论。
  首先,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一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因此,我们要改变现状,从以下方面改善朗读教学。
  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内心的情感“悲喜绝望”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可以选一些感情浓烈的句段。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柞水县瓦房口镇九年制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高新技术领域的繁荣助推了教学领域的更新换代,这就使得以教学短视频为载体的微型课程开始出现在教育教学之中,并受到师生的广泛追捧和青睐,成为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相较于传统多媒体教具而言,“微课”具有内容精准完整、形式简短的特点,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又符合打造高效课堂的趋势要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优势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在培养优秀的人才的时候也需要积极地优化更新教育思想,充分彰显学生的核心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机械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机械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高校机械专业可以说是重点专业,受到的重视向来都是有增无减的,而机械专业的核心教育的内容则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机械
期刊
【摘要】在近几年内,我国高中学生由于其学习压力过于紧张,因此使得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受到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针对健身气功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及详细的研究,同时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多年工作经验,在我国南方某高中开展了小范围的相关实验,并且针对实验结果指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地提升我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健身气功;高中生;心理健康;健康水平  一、心理
期刊
【摘要】立德树人教育作为学校思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农村学校的立德树人工作相比城市仍有一定差距,包括教育方法的不足,以及对立德树人理解认识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加强立德树人在农村学校的渗透教育,达到提升农村学校整体的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立德树人 农村学校 渗透与应用  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报
期刊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而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留守老人面临着物质、身体、精神等多方面的困境。本文探讨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并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留守老人;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务工青年成为城市的主要劳动力来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农村的老龄化问题与城市相比更为突出,这无疑增加了农村养老的负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学校在幼儿教育方面不仅要考虑到游戏课堂的知识传授,重要的是在课程游戏化的前提下,幼教老师如何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身体素质的锻炼也十分重要。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讲活动游戏化,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在课程游戏化的前提下,幼儿教师
期刊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多地少,总体呈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很多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居民,为了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不得不外出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则留在老家交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其他亲戚代为抚养,这就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精准帮扶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陷,促进留守儿童心理、人格的健全发育,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陷;精准帮
期刊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地飞速发展。不仅是社会和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国家在教育这一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教育这个问题越来越被大家关注和重视,因为教育是民生之基,不论是哪一个国家,教育都是被群众所看重的一个方面。当今比较备受热议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的话题,多为一些教育领导层人员,我们更应该时刻关注教育,我们应该多进行反思和改进,我们怎样才可以做好教育工作? 我们怎样才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沦陷为快餐的时代,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仅仅是鼓励学生多读,而是要告诉学生怎么读。小学生进入中高段以后,笔者尝试应用批注式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种方法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实现课堂以生为本。  【关键词】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能力  在全国教育改革的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隐性目标,同时也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由此可见,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审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并使每个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抽象思维;推理能力  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以本体知识、教材为中心,并将唯一的教学职责定义为教什么,这样虽然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