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研究的“正”“反”“合”

来源 :阅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考察古代文学生成的时、空背景以及现代学术史成果可知,今天的古代文学研究依然有较大的空间。作家的童年经历及个性心理特征,民族文化心理、民族、国家认同等等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对立面普遍存在,那些或处于弱势,或与当下价值观相左的一面,如俗、非主流、文学的想象性等往往被我们忽略。文学史"层累叠加"的发展方式决定了文学现象是交融错杂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适于文学研究。以融通的眼光、稍微转换一下视角会发现大量的研究"生地",如"夹缝时代"、"死亡书写"、异域、
其他文献
人性即人之利己性,即自利性、自私性,这是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人之利己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人的基本权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普遍性的人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