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随行,风流公子的红颜知己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克文也是个90后,只不过提前了一百年。
  1890年,袁家二公子在韩国首尔呱呱坠地。母亲金氏是朝鲜有名的贵族,与北洋军阀中极具盛名的重臣袁世凯结缘婚配,在这一年给这个大家族添了丁。
  金氏产子时,据说遇到一件奇事。临产前,她和丈夫各得一梦——朝鲜王牵豹送子,豹入金氏腹中。南柯一梦,却与古书上“奇人降世,必有异象”的说法不谋而合。为此,袁世凯特别为儿子取“豹纹”之意,按字辈和谐音,给二公子取名“克文”。
  碍于清政府驻外使臣不准娶纳异国妻妾的规定,袁克文刚出生就过继给了袁世凯的大姨太沈氏。沈氏膝下无子,二公子模样长得讨人喜欢,从小就被骄纵。
  骄纵归骄纵,大家族里读书受教的门风却行得丝毫不差。袁世凯最为重视新式教育,中西文化在袁家融会贯通。袁克文自然传承到良好的文化修养,不仅写得好字好词,还培养出收藏名家字画的雅兴。
  袁克文15岁时,已是相貌堂堂的翩翩公子。都说官宦子弟难脱公子哥气息,袁克文也不例外。自从被大哥袁克定带去烟花之地后,京城便又有了许多香艳的故事。诸如纵情声色犬马的袁二公子,为博红颜一笑挥金如土、一掷千金等。
  袁克文并非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18岁那年,袁克文入清廷法务部任职。各部官员皆闻袁克文6岁识字,7岁读史,10岁能文,15岁作诗。凭着“天才少年”的奇才和名头,袁克文结交不少人脉,并从他们身上受到更多新思想的启发。
  也是在这年,袁克文结识了他最为倾慕的红颜知己吕碧城。吕碧城大他7岁,当时在《大公报》任编辑,是位激进派的新女性,爱烫时髦的卷发,更爱写“女权文”。秋瑾被捕后,身为秋女侠的闺蜜,她也被牵连入狱。
  袁克文看过吕碧城的文章,崇尚其革命思想。办公桌上,吕碧城的案宗让他心内一动,马上计划救她出狱。他先将此事告诉了父亲,不想袁世凯也是吕碧城文章的粉丝,当即说道:“若有书信来往就是同党,那我岂不是也成了乱党?”一句话,让吕碧城就此脱罪,也让她与袁克文结下不解之缘。
  袁克文风流不羁,却重情重义。他敬重吕碧城敢说敢为的傲骨,也欣赏她在诗词造诣上比自己高出一筹的才气,甚至还陶醉于她谈论未来民主中国时的激情……对于袁克文的才华与洒脱,吕碧城自然也是喜欢的。
  只是,一个是尽管思想开放却遵从旧时封建制度的末代贵族,一个却是不折不扣的新潮革命和女权运动倡导者。二人尽管相见恨晚,一生惺惺相惜,却无缘更进一步。吕碧城曾说:“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梁启超)早有妻室,汪季新(汪精卫)年岁较轻……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对于友人推荐袁克文,她也明确作答:“袁家公子哥,只适合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袁克文到底不入她眼。
  虽说袁克文无心从政,但他的政治立场却是深谋远虑。
  1916年,袁世凯称帝。在众人对父亲极力吹捧中,他却吟诗一首:“隙驹留身争一瞬,恐声催梦欲三更,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袁世凯听罢面色凝重,转身拂袖而去。虽无力阻止父亲无异于自绝天下的步伐,但袁克文清醒、冷静的政治主张已表露无疑。
  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时,张作霖和张宗昌都曾聘请袁克文做高级参议或顾问,都被他一句“二爷不伺候”回绝。家族血统中浑然天成的霸气,透露出绝不趋附人下的狂傲。
  这位傲骨铮铮的风流贵公子,以他自身形成的文化观念和异于其他兄弟的远见,谱写了自己充满叛逆与不屈的传奇。也许,最适合他的还是无拘无束、行走天下的雅士生活,能结伴随行的,也惟有吕碧城那样的红颜知己。
其他文献
顾晶是《成都商报》旗下“成都全搜索”网站编辑,与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唐华擦出火花后,急于嫁入豪门。唐华怀疑女友动机不纯,为了躲婚,他将女儿从外地紧急招回当“挡箭牌”。怀孕两个月的顾晶无奈堕胎,把男友的千金宝贝视为绊脚石而痛下杀手。    惊天命案扑朔迷离    2009年12月3日晚,一个名叫唐晓雨的小女孩失踪。唐晓雨当年10岁,就读于成都市红光小学五年级,其父亲唐华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副总经理。  当
期刊
清晨,我开着车去公司,突然一辆车紧贴着从旁边超了过去,只听“吱”的一声,我的车门被刮出一道长长的划痕。   我把车停到路边,正想骂那个“冒失鬼”,看到那辆车里钻出一个神色慌张的年轻女人。她面如土色,匆匆向我走来。   “实在对不起。我刚学会开车,技术还不熟练。我会赔偿您的一切损失。”一到跟前,她就忙不迭地认错。可她一回头,发现自己的新车也“挂了彩”,前胎也瘪了,女人突然失声痛哭起来。   “你怎么
期刊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公园里。走了一段路,女人说,坐一会儿吧。男人看到一张石条凳就坐了上去。女人忙叫他起来,掏出手帕在凳上拍了又拍,然后才让男人坐。看着女人拍打的样子,男人瞬间就喜欢上了女人。  一天晚上,男人送女人回家。在林荫道上,男人动情地抱着女人,动起手脚来。女人一阵挣扎,打了男人的脸,一双大眼睛就落下泪来。男人停了下来,与女人保持着两步的距离慢慢前行。到了她家楼下,女人突然回过身,搂着男人的腰
期刊
时针指向晚上10点,他依然没有回来。  她烦躁地关掉电视,钻进被子,关了床头灯。可她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他在酒桌上豪气冲天划拳的样子。  她摸出枕边的手机,准备给他打电话。她要愤愤地问他:“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就要拨出号码时,她犹豫了,将手机扔到一边,颓然躺下,瞪着天花板发呆。 她想,问了又有何用?他肯定会说:“快了,马上回来。”  自打结了婚,他的“马上”,便成了未知数,或许
期刊
每年七月,冯静和老同学们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今年的聚会地点,定在城郊的度假酒店。   聚会这天一大早,冯静就起床了,把衣柜里的衣服试了个遍,最后选中了一条天蓝色低领连衣裙。她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裙子很合身,美中不足的是脖子上空荡荡的,要是佩戴上一条白金项链就完美了。   冯静拿出首饰盒,盒子里只有一条颜色暗淡的黄金项链和一枚廉价的金戒指。她想起去年聚会的时候,其他女同学差不多都穿金戴银戴上大钻戒了。她
期刊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一生创作了90多部长篇小说,全称《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在22岁前,还是个不名一文的三流写手,只能用一些假名发表少量的低俗小说。后来,他遇上了45岁的德·贝尔尼夫人,一个有着9个孩子的母亲,她需要一个家庭教师辅导她的孩子。于是,22岁的巴尔扎克走进了德·贝尔尼夫人的家。  德·贝尔尼夫人出身高贵,母亲是路易十六王后的贴身侍女,德·贝尔尼就出生于凡尔赛王宫,国王和王
期刊
王腊娃,1978年出生在一户山村农家,15岁成了孤女。没上过一天学的她,走出大山,到城里打工。她能干的活儿不多,只好挑那些保姆、搬运工之类的工作干,而且都干不长,因为她一不沾邪,二不愿意受气。  1998年的春天,她流落到山西,在私人包工队里当小工。包工队的头儿大刘看上了她,他比她大10多岁。她开始不同意,后来觉得他人挺好,就谈上了恋爱。有人问:“你爱他啥?”她说:“就图搭伙,吃口热饭。”  谈了
期刊
姐姐和姐夫是经人说媒介绍的,见过几次面后就结婚了。姐姐说,那个时候谈不上爱情,两个人凑合着过日子而已。  婚后,他们经常吵架,有时候还动手。这种吵吵闹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姐姐怀孕,那时候,他们已经结婚两年有余。  姐姐临产时,我和父母都在医院守护。当然,姐夫也在。我和父母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坐着聊家常,时而看看产房的动静。姐夫在一边坐立不安,不时地走来走去。  终于,室内传来一声婴儿清脆的啼哭。我们4
期刊
空姐傍高官,踏空后悲痛欲绝    张莉莉1981年出生于北京市顺义区,父母都是私企工人。2001年6月,她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乘班毕业,成为一名空姐。  张莉莉身材高挑,容貌秀丽。然而,她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楚:为供她读书,父母节衣缩食,哥哥退了婚事,把彩礼钱寄给了她。尽管这样,家里仍欠下8万多元债务。2002年3月,眼看欠债就要还清,父亲突患心脏病,张莉莉又开始为父亲的手术费发愁。重压之下,她把目光
期刊
他是学校“最后一个去食堂”的男生。因为他穷,最后一个去,可以只要两个馒头,偶尔要一份廉价的菜,而不用承受同学鄙视或同情的目光。  半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这所著名的学府。父亲送他到车站,含泪塞给他的那把钱,交够一学期学费后便所剩无几。他从此在半饥饿状态下一边学习一边度日,周末做家教,积攒新学年的学费。  他从来没有吃过早饭,午饭和晚饭内容雷同:两个馒头,一份咸菜或是因为剩下而减价的菜……  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