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水奶”与美国食品立法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奶安全,往往会成为近乎全民性地支持食品安全立法的关键诱因。在镀金时代的美国,牛奶就曾在美国人心中扮演了令人不安的角色,它是日常必需品,却又让人严重不安,并且最终成为美国食品安全立法的推动力。
  “泔水奶”丑闻,曾经震惊美国。据估计,1854年仅纽约附近就有13000头牛以泔水为食,这些牛产下的泔水奶每年都会导致数千名儿童死亡。当时的一位评论员挖苦地写道,“孩子们有泔水奶,大人们有泔水酒,我们这个民族如此‘健壮’、‘豪爽’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对牛奶的不安全感,直接导致了母乳喂养人数的大幅回升。
  事实上,牛奶安全问题当时笼罩着整个西方世界。在欧洲,一些政府甚至强制母亲们必须用母乳喂养,在伦敦,供应的牛奶有近一半乃至3/4都存在着掺假问题,无良的商家不仅用淀粉增加牛奶的黏稠度,而且奶场工人用来冲淡牛奶的水也往往是污染水。最极端的情况是,人们完全不相信牛奶的安全供应,竟然要求奶厂将奶牛牵到家门口当面挤奶。
  泔水奶丑闻在民众心中打下很深的烙印,也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并由此对其他食品和饮品的安全开始疑神疑鬼,一些人感慨道,美国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但问题是,当时的欧洲也是这个情况,美国人在无从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变革。而这无疑为日后西奥多·罗斯福的食品安全立法和严厉执法埋下人气的伏笔。
  政府部门与媒体结盟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当时的美国化学局,在推动《洁净食品药品法》制定的过程中,与揭黑媒体巧妙结盟,他们为媒体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数据,帮助媒体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造势,从而为改革创造了极佳的舆论氛围。这对后世是一个重要启示:在推行重要变革,并且受到利益集团阻碍时,政府要学会与媒体结盟,调动舆论,督促国会,反压利益集团。
  1906年《洁净食品药品法》的颁布,与其说是对现实经济问题的一种回应,不如说是对消费者不断加深的担忧的一种回应,而新出现的、富有效率的、善于鼓动人心的媒体助长了这种担忧。显而易见,这部法律的主要支持者是消费者、揭黑报纸和有民族责任感的联邦官员。事实证明,这三个群体的联合是能量巨大的,以至于那些相关企业和利益集团也感到无可奈何。也正是看到了这点,老罗斯福才充满信心地开启了食品药品改革大幕。
  罗斯福在其国情咨文里提出:“我建议制定一项法律,对各州间商务中的假冒伪劣食品、饮料和药品进行管理。这项法令将保护守法的制造业和商业,也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与福利。”在这份国情咨文里,罗斯福首次提出了“消费者权利”这个概念。《洁净食品与药物法》禁止在美国各州间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并对假冒伪劣食品进行了定义。法案规定,对制造、销售和贩卖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者处以200美元的罚款。如若再犯,则会处以300美元罚款,或一年监禁。要知道,当时的300美元可以买一辆很不错的福特汽车。
  让人们喝上放心奶,也是在保护民族产业。在美国,乳制品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但由于一度面临信任危机,行业发展举步维艰,很多从业人员的生计都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的奶业不能纯净和给予消费者安全感,最终就会给外国公司占领美国市场打开大门,而一个民族的牛奶和食品都依赖于别国供应,不仅有损经济,而且也不利于国家安全。食道被掐住的国家,是很难底气十足地在国际上发声的。
其他文献
与“舌”有关,自然是关乎食物。  只不过这次不是“舌尖上的中国”,而是“舌尖上的浪费”。  临近春节,吃喝本是中国人生活的主题,但眼下,反对浪费成为热词。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整治,往日无所忌惮的公款接待、公款吃喝不得不收敛,但仍有人“顶风作案”,将盛宴转入“地下”。  公众对吃喝浪费之风深恶痛绝,对整治充满期待,但公众也有理由怀疑:反浪费会不会如一阵风,风过之后,一切如旧?  整治莫成“秀”  海南
如果说激情四射的比赛是世界杯的正面,那么,赛场外大麻制造的袅袅青烟,则是世界杯的阴暗角落。世界杯期间,吸食大麻等情况会比平常严重。  新华网报道,据巴拉圭国家反毒局消息,该国警方4月16日在东部与巴西交界地区设卡,拦截了一辆皮卡,警方随后在车内截获约1吨大麻。据初步调查,这批大麻计划被运往巴西圣保罗。  世界杯赛前夕,巴拉圭同巴西交界地区毒品走私活动有抬头趋势,巴拉圭警方因此加强了打击违禁品走私的
杜甫不忙。  我们很忙。  忙于谈肉色变。忙于抢购板蓝根。天上飞的,都不要碰?两条腿四条腿的,都不能吃?鸽肉、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羊肉、驴肉……突然間,肉被冷遇,千古美味居然避之唯恐不及?粗听像是笑话,再听还是笑话,且是两千多年来最冷的笑话——  因为曾几何时,食有肉,一直是人生快乐甚或成功的象征,郑庄公召大夫颍考叔,赐肉如同赐绿卡,考叔惶恐,包包好,携归奉母;孟子谈理想社会,王道尊老,
不久前,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小熊英二编撰的《平成史》出版。这部著作论述了1989年以来日本的政治、社会构造及社会意识的变化。他认为,在平成时代,1975年前后成立的“日本型工业社会”暴露出各种“功能缺陷”。尽管如此,日本社会对现状认识、价值观却未能相应转变,反而利用补助金等各种补救措施来拖延问题的解决。  在“国际环境与民族主义”部分中,小熊把冷战时期的日本民族主义分为三种类型:亲美保守民族主义、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