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甘蓝型油菜下胚轴游离获得原生质体。经液体-固体双层培养,原生质体分裂、增殖。约四周左右形成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然后转入固体培养基中增殖。待愈伤组织长到直径约5mm 大小转入分化培养基中。两周后形成绿芽,并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和模糊概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提出了棉花品种综合评价的模糊概率值法,并说明了方法的原理和使用步骤。为了验证该法的有效性,综合评价了1984年黄河
大豆 Glycine max(L.)Merrill 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抑制因子是 Kunitz 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A_2)。经利用标准 SBTI 比较谱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方法,证实了我国栽
由六个亲本组成的双列杂交试验,采用三倍体遗传模型分析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经二年试验,结果表明:1.大麦蛋白质的 Wr/Vr 分析指出,F_2世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不
燕小黑1-1和81-7241两个小麦抗源材料,目前在四川是高抗白粉病的。它们对小麦白粉菌411菌株的抗性,受控于显性的主效基因。前者含有两对抗病基因,后者含有一对基因,在整个生
本文报道了波斯小麦与粗山羊草(5个品系),小伞山羊草和卵穗山羊草双二倍体及其亲本的抗叶锈和白粉病鉴定结果。粗山羊草对叶锈的抗性受波斯小麦品系 PS 5(不抗叶锈)的抑制,在
以 N6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各组份用量的多少对培养率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试验。1987年变化了20个组份的因素水平。在对87年试验结果进行变量分析和主次因子研究的基础上,
1978—1988年,我们对甜高粱与粒用高粱的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两者干物质积累过程都可用 Logistic 模型描述,但甜高粱较粒用高粱干物质积
本文报道了棉属 D 染色体组11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并采用了核型对称系数、异质系数和重合率等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核型同质程度,可将11个种分为6个亚组,即1—D_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叶片游离脯氨酸积累速度,拔节期比孕穗期快。随水分胁迫程度加深,叶片水势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当水分胁迫超过一定的程度,会引起
以5个新育成的玉米自系为母本,导入热带玉米种质小群体的选系“中7490”的6个姊妹系为父本,按 NCⅡ 交配设计,对穗粒重等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