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过了,生活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羁的青春,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死不改悔的老文青。
  我们从年轻时就没好好生活,甚至可以说不屑于好好生活。那时也不知哪来的底气,我想多半是仗着自己一知半解地多读了几箱破书,便开始腾云驾雾,舍我其谁。我们推崇“高尚的艺术”,鄙视“小市民生活”。写一些惺惺作态的文字,听一些没头没脑的歌。我们把日常生活中林林总总的鸡毛蒜皮和无辜的七大姑八大姨捆绑在一起,统称为“庸俗的市井生活”。谁要是在我面前谈油盐酱醋,我向鲜花发誓会在心里分分钟灭掉他(她)且尸骨无存。
  那时我与许多文艺青年一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纠结着,上不粘天下不着地,扭曲着。
  与现实的和解、对生活的待见,得益于我二十年前开始习画。
  那是一个慵懒的午后,我把一个洗净的青红相间的苹果在空中抛了三圈,然后放在我家的原木茶几上,然后开始仰在沙发上看书,然后右手顺势伸向茶几……再然后我的眼睛无意中捕捉到惊人的一幕以致于我掉下沙发———一抹橘色的阳光透过白色的纱帘像梦中的羽毛一般轻抚在那个青红的苹果上,苹果上残存的水珠随我的渐渐移动在阳光下不断幻化出各色彩光……我凑得很近,仿佛能听见温润的阳光在茶几上流淌。我有史以来第一次极具耐心地端详了以一个苹果为中心的小世界五分钟。这异样的五分钟,让我品觉出生活中充满无处不在的触手可及的细好,让我开始强烈地感受到我想画画,不为名利地仅仅是想画。


  画画真的是件奇妙的事情,它常常让人感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当你关注一滴水引起的涟漪、晒坝里呼啦啦飞驰的麻雀、田埂上农妇皴裂粗糙的手掌时,你的心会就此变得朴素。它甚至影响了我对文字、对生活的态度。
  拿起画笔后,我的双脚牢牢地踩在了地上。
  这些年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跟读者道个歉,为我写过的一些惺惺作态、虚头巴脑的文字。从最初诗歌里的“阅读的苦难”,到后来新闻通讯里的“异口同声”……每当我回忆起这些就想直接撞墙上。
  二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的老师,那么生活绝对是我们的班主任。
  一直庆幸自己在花样年华能静下心来读书,而不是翻阅异性。
  年轻时在成都前后上过五年学,学纺织设计和计算机编程。专业于我成了名副其实的“挂羊头卖狗肉”。我以平均每周三至周四的饥渴速度,细读、浏览了两所学校我认为值得一读的所有文史类书籍。当然也做过大量傻了吧唧的诸如摘抄、心得方面的读书笔记。
  据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我们每个人都妄图把自己看过的好书记住。
  十三年前我搬过一次家。在清理几千册书籍时,我抄出了十来本字迹工整的读书笔记。纯粹是为了解闷,我顺手抽出一本浏览起来:朱光潜的《朱光潜美学文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西德尼?谢尔登的《狰狞的夜》、米斯特拉尔的《柔情》……看完那些傻了吧唧的摘抄我惊奇地发现我其实几乎全部忘记,我甚至不记得我看过弗兰克?戈布尔。
  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呢?站在庞大的书柜前,有那么一阵我感到无尽的虚无和恐惧。
  后来想着想着就想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在某个路口为什么会直行而没有转弯?看重什么不屑什么?对负面情绪为何具有“秒复”功能?……读过的书其实已渐渐渗透进我的血液、经脉、骨髓。而帮助这种渗透的,就是生活。
  养鸟的时候我大发慈悲地打开过鸟笼,然而五只画眉有三只在喂食的时候又飞回了阳台……
  去年因换季倒腾衣柜,在挂柜的一个旮旯里,我拾起了一枚九年前我以为是保姆小菊拿走的戒指……
  为能一睹传说中的蓝玫瑰,曾绞尽脑汁地配了把别墅区样板房大花园的钥匙,结果几个人倒腾半天也没打开门锁,后来才知道那把锁是坏的……
  生活如一位哑剧大师,不吆喝,不解说,默不作声。它的无言胜过千言万语。它像调味师,一点一滴地改变、刷新着我们的汲取、认知。它仿佛一位朱颜鹤发又趣味横生的班主任,袍袖一挥,让一众逻辑严密、口若悬河的科任老师在教室外无地自容。
  三
  我至今仍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就是那种在茅坑里都能寻找花朵的理想主义者。
  然而现实生活的强大远远超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想象。无论你多么激情四射,也难以掰弯生活。
  生活总是在你花枝招展的时候递给你一篮带毛的猪蹄让你拎着,又总是在你蓬头垢面的时候抛给你一只粉色的抹胸让你穿上……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豁达而温暖地生活。因为我特别不想假模假样地“端着”,装“大尾巴狼”。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天,我曾就信念问题满嘴跑火车地与我家二老唇枪舌战,其结果是母亲的拖鞋越过长长的餐桌向我呼来。当时我注意到的已不再是那只呼啸而过的拖鞋,而是母亲眼里泛起的憋屈的泪光……
  后来我想一定是我的嘲讽刺痛了他们那代人澎湃的情怀。假如,假如我们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恰好,恰好我们又血气方刚豪情万丈,我们又会怎样?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时空的某个节点上。我不是你,你不是她,她也不是成都纺校的顾大妈,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难逃时空之网。
  我是在婚后迅速学会做饭的。因为我发现那个号称会做“三鲜汤”(白开水加鸡精)的家伙其实红白两案都不会。“端着”就会每天吃饭“打游击”或者饿死。
  最初做每顿饭都很不甘。后来某天端详经自己调养的两个家人红光满面时,就滋生出几分成就感。再后来我竟爱上了做饭。从采买到烹饪,从讨价还价到雕花摆盘,厨房成了我统领食材的游乐场。
  我不止一次地觀察过一个洋葱切开时的摸样,中心部分是那种很淡很淡的明黄。这色泽让我着迷,它常让我想起水仙花的模样……我就这样怀揣“阳春白雪”,手持“人间烟火”,朴素而坚定地一边敲着键盘,一边熬着汤。
  “回收旧手机,旧手机换菜刀换剪子换盆,收长头发。”在我住的小区,这些年我时常会被喇叭里这个匪夷所思的吆喝声吵醒。我特别佩服这位收废品的老哥,这都是些怎样分类的生意啊———IT?通讯?五金?餐饮?美发?这老哥可不管这些,麻袋一扎,全部收了去。
  这就是生活。
  当有一天,你真切地感受到做生活中每件“庸俗”琐碎的小事都是一种享受,买菜、浇花、擦皮鞋、挂窗帘、遛弯……与写作、绘画和旅行一样是享受而不是折磨时,你就算活明白了。
  致谢生活。

其他文献
但凡爱读书的人都有买书的记忆,但是写买书这件事的文章不多,童臣贤能将少年时买书的记忆写出来,可见买书这件事在他的心灵里打下的烙印之深。“买书”不但感动作者本人,也深深感动着读者。  我们看一篇文章,首先看主题是不是突出、文章立意是否鲜明,还有文字流畅、语言准确、词意精练、内容感人等。如果以上几点都做到了,就是一篇好文章。《买书的记忆》这篇文章,我认为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比较突出,是一篇值得称道的文章。
期刊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定然有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瞪大讶异的眼睛,露出一副怀疑的神情来。是啊,撒下一路驼铃声的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难道不是在汉武大帝龙辇所在的古城长安吗?海上丝绸之路扬帆起航的码头,难道不是在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福建泉州吗?这是突然从哪方神圣冒出来的西阴呢?西阴到底是个什么所在呢?  若想打消心头的疑问,还请稍安勿躁,让我为您拉开中华文明发祥的历史帷幕,一起走进西阴。  西阴,地处禹都
期刊
《一把香木梳子》《昭化神韵》《曾家山印象》《苍溪纪行》《站在卢沟桥上》《登长城》《走进岳麓书院》《听纳西古乐》《拜访天鹅咖啡馆》《步入圣殿———在维也纳听音乐会》《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等。  这是近10多年来出自广元本土的著名作家童戈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的16篇散文作品。  “人民日报”的分量众所周知。高山仰止。能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这样高大上的平台上发表数量如此之多的文学作品,对于一
期刊
退休后,闲赋在家,有了收拾家务的时间,也有了收拾散乱记忆的心绪。天渐黑,柔和的台灯点亮书桌,闲书、茶杯、笔记本和我一起舔着那一点灯光,收拾着岁月中的滴滴留痕,就像一位拾荒的老人,遇见啥拾起来,瞧一瞧,有用的,装进行囊。今晚,我无意间拾起了一件东西,爱不释手。我决定包裹好,小心翼翼地装进行囊,它太珍贵了。  回家的路,走了千千回,装进我行囊的却只有两回:一回,第一次回家,想母亲了;一回,退休了,想回
期刊
冬天了,天气一天天地寒冷起来。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生出一份惆怅:天寒地冻的,做什么好?想来想去,惟有读书。  春光撩人,夏日炎炎,秋高气爽,时当良辰美景,即使读书痴书狂,也难敌造物的引诱,要掩上书卷,行万里路去了。惟独寒冬腊月,呵气成霜,举步维艰,最好收心敛性,埋头于读书。  读书乃读书人的乐事,冬天尤甚。叶灵凤在《书斋趣味》中,措绘了颇令人神往的一幕: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
期刊
冷雨敲打着窗户,寒风恣意地呼啸,冬天的世界是它们的,我只好倦缩在它们入侵不了的房间里。空调坏了,取暖器也坏了,我牙疼得紧!身上披裹着厚厚的睡袍,嘴里哼唱着《笑傲江湖》: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唱得热血沸腾起来,索性开了电脑,上网搜来听。金庸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在我想象中他就是一个穿越古今的大侠级人物,他壮怀激烈,爱憎分明,疾恶
期刊
这个冬天分外的冷,至少我感觉到分外的冷。  也许是终日的奔波忙碌加剧了我身心的疲乏吧,近日总是反复感冒。每当下班后,踏着暮色徘徊于湖岸的寒风冷雨中,就忍不住想念母亲,想念母亲的怜爱和温暖。  春节一别,与母亲又快一年没有见面了。住在城里的我们总感叹时光如梭,可如梭的时光于终日靠思念远离的儿女取暖的母亲,却不知是何等的漫长。感谢上天,老大不小的我还有福份不时听到母亲精神十足的声音。前些日,我身体不好
期刊
清晨,碰见一缕阳光,她脚步匆匆,有些气喘。我刚要问话,阳光说,走了好远的路,刚从黄土地里回来。  “那你一定碰见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子了?”我惊喜。  “正好与一位少女擦肩而过!看见她红扑扑的脸,背着大书包,走在山路上,一路都是鸟儿在给她歌唱。还看见那些嫩绿的叶子,红的桃花,白的李花,它们把温暖溢满那少女的眼睛。”  “还看见一位中年的妇女,赤脚走在田埂吗?”我有些得寸进尺了。  “看见了。她从水
期刊
穿越历史的长河,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望:我们生之为人,所拥有的健全人格和品行,不仅是那无比灿烂的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所带给我们的———熔铸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还有在这文明的浸染与熏陶之下形成的优良家风所带给我们的影响。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家风作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一个生长在书香门第的孩子,我时常觉得,这是何等的幸运。  我记忆
期刊
我正在读你  因为我也有个长夜  讀你如坐春风  去赴酒神的节日  连狂欢的虎豹都拉着载酒的车子  你可以想象得到我的陶醉  这是诗人郑玲写的《正在读你》的第一段落,对于这首诗,诗人树才以《“这热血,这泪水”——读郑玲诗篇〈正在读你〉》为标题,给予了详细的解读(详见《文艺报》2009年10月17日第3版),我在这里没有必要“孔子门前卖孝经”。因为解读一首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但我特喜欢“读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