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相机诱导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u12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对于作文教学而谈,根本就没有一劳永逸的好方法,更谈不上全面授予。因为作文是个性化的东西,受学生的生活体验、语文素养所限制,但不变的是作文能够源于生活,文以情生,能感动读者的就是好文章。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要求:写作要有内容、有思想,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真切体验和思考评析。多角度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可是如何利用有限的作文辅导课,让学生由课内走入生活,让学生明白其实作文就是生活的再现、情景的再现和情感的外露呢?只要我们愿意用心观察生活,愿意用心体会,愿意“我手写我心”,就能达到“原创、细节、真情”这三方面的要求 。
  1.巧设情境“诱”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作文要么是应试,要么是完成任务,很少为表达真情实感而作,脱离生活的作文频频产生。于是我常常借各种特殊的活动,如感恩节、美食节等,或常借身边的事,如提前批考试、家长会等;或借身边的景,秋雨冬雪、幽径连廊等相机命题,来拉近生活与作文的距离,学生与作文的距离,学生与事件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变厌写为乐写。让学生写作时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满足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需求。如在提前批考试结束后,给学生布置“有时,我也想 ”的作文题,就深深地触及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他们或羡慕、或悔恨、或想要奋进,写出来的作文就有了耐咀嚼耐品读的生命力,能真切地拨动老师的心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教于乐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教学方法,我在作文教学时很少涉及枯燥晦涩的理论,而是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难度不高,可行性很强,学生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都可以答出个子丑寅卯来。同时也常设计有趣的教学模式。如在作文《潜能》讲评课时,有一个学生不服打分,就自告奋勇地要求朗读自己的作文。我故意把自己比作裁缝师傅,将学生的作文裁成五块,然后引导学生做做裁缝师,如何运用精湛的裁缝技术将五块“布”缝合的精美,天衣无缝,这一设计博得了学生的喜欢,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写作氛围,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基石,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们修饰文章的热情,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会如何使文章更连贯顺畅,可谓一举两得。
  2.尽展师情“诱”表露真情
  “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要让教育渗透情感,我觉得首先教师要有满腔的热情,记得我在主题为“亲情”的作文讲评课上,在学生热盼的目光里,我开始了很自我的絮叨:从母亲偷看日记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矛盾。我总结说,那时的母亲,她一直来让我滋生一种渴望:我要早点出嫁。可是我又想到了出嫁前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那些事。我的表达开始破碎了,仿佛徜徉的溪流遇到了乱石丛生的浅滩 ,流畅的叙述遇到了明显的阻遏——我又看到了母亲瘦小的背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那一刻,为了不打扰我和学生的谈话,母亲站在风口吹红了双颊……我看见母亲骑着摩托车把我送到学校,拖着抑郁的我去师父家请教……我还看到这个国庆期间,当我面对家庭矛盾心力憔悴,力不能支时,母亲一大清早等在楼下,手里的八宝粥却一直热乎乎的。母亲喘着粗气,我忍不住一阵责怨,心里却落泪缤纷……回忆里的叙述随着情感一度澎湃,情感慢慢延伸高涨,到最后情不自禁流泪,这些内容也感染了学生,触动了他们的心弦,释放了他们的情感。
  歌德曾经说过:“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满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做到了,学生也感受到了,在接下来的学生发言中,就有同学潸然泪下,这就是最好的见证。由此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自己的情感,或悲伤,或喜悦,或恼怒,要尽情展现在学生面前,让这份感情弥漫教室的各个角落,乃至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唤醒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考,兴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
  3.下水作文“诱”再现细节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当我自曝隐私时,学生们一个个打起了精神。其实学生不缺少爱,他们也并不冷漠和麻木,但当他们渴望理解的呼声高于爱的呼声时,他们常常忽略遗落身边习以为常的幸福,有时甚至伤害着这份天然珍贵的爱。他们需要时间反省,寻找爱的契合点。教师的下水作文就是一座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能够缩短与学生的心灵距离。陶行知曾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教师的下水作文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一篇最好的范文,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佩服起老师的专业水平以及人格魅力来,从而诱导学生洞开心扉,去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畅谈生活的完美细节。学生总是喜欢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教师的心态有时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态,教师的投入能带动学生更加投入。记得一个学生曾对同学这样说:“看,我们老师都在认真写作文,我们学生再不好好写,未免太对不起老师了。”自己写作后,回头再去看学生的作文,分析起来就会有的放矢,既可以增强自身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打开思路。
  4.趁热打铁“诱”成就快感
  作文教学是有时效性的。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教学发挥无限的效力呢?作文讲评课决不能光讲不练,一定要及时巩固。我在分析《潜能》这篇学生习作时,教学生用提问法来构思:(1)什么是潜能?(2)潜能在哪里呢?(3)如何才能激发潜能呢?(4)潜能被激发后会起怎样的作用呢?分析完后我就趁热打铁出了与“潜能”同样较为抽象的命题“放弃”,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中当堂完成。结果,学生们基本上都在下课铃响之前把作文交上来,且质量普遍较高。学生们体会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写作的热情只增不减。另外,在批改后,我将优秀的学生习作或精彩语段运用多种方式予以表扬:或当堂朗读,或打印张贴,或编成集子,或拍照分享。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引起再创造的兴趣和热情。激励学生在作文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其他文献
 
期刊
阵雨停了,可清亮的歌声还挂在树梢上,挂在采茶女棕色的斗笠旁,挂在鹧鸪一声比一声更幽远的尾韵中,挂在远山一层比一层更丰富的新绿里。大牯牛的弯角上挂着一圈彩虹;银项圈不
@戴思杰(杭州高级中学):我眼中的国学,博大雄浑,情趣十足。木心先生说:“《红楼梦》的诗,如水草。取出来,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人的精神,也得放在文化的水中,方能有其味
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是小学生的贪玩个性和对英语的认识甚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从而让学生亲近英语,让学生能真正的学得有趣,也能获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了蛇床子素在伞形科、芸香科等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According to rec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port
无论是来过西塘的人,还是不曾来过的人,都会觉得,西塘就是一个梦,一个属于江南的梦。它诗意古老,朴素宁静,曾经被世人遗忘,如今又被世人追寻。我总以为,走近西塘的人是一些放不下有情过往的人,因为这里的每一片风景,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动你的柔肠。在西塘宁静的风物里,可以做一个悠长的梦,梦醒时,也会有一些抓不住的时光。  来到西塘之前,我也只是一个偶然的路人,却不知早在千年前,就与它有过些许的缘分。春秋时期
吕梁统计局在“创新环境、加快发展”大讨论整改工作中,针对揭摆的问题、建议,坚持高标准,大突破,大发展,大改革,高效率,不松懈的要求,扎扎实实抓整改落实。(一)按照地委、行署的统一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最近一段时间,“北大才子当街卖肉”的新闻被炒得不亦乐乎,我们脆弱的神经也跟着经受了一次次震撼:在陆步轩“天不遂人14年”的故事被发掘出来之前,我们谁会相信“北大才子当